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大家好,我是棠北雨,寄情寫作,以聊表心意。為大家分享武俠仙俠的世界,歡迎大家一起溝通討論。

這聲音雖然細小,但不知怎麼。竟如細針般鋒銳,刺進了在場每一個青雲門弟子的心間。那是類似於什麼事物悄悄斷裂的聲音,從他們身旁的,誅仙古劍上傳來。

所有人的臉上突然都失去了血色,彷彿那一聲輕響,竟是這世間末日的迴音。他們緩緩轉頭,似乎這個動作要耗費他們全部的力氣。

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下,那柄傳說中的誅仙古劍,安靜地倒插在地面石板上的誅仙古劍,從古樸的劍刃上那道已經擴大的細痕之中。再一次的,發出了一聲細細小小的碎裂聲。

裂痕慢慢的變大,緩慢卻勢不可擋的向四周延伸,在古樸而曾經神聖的劍刃上蔓延。直到,誅仙古劍再一次地發出**。

啪!

那麼輕輕脆脆的一聲,半截劍刃連著劍柄,掉落在了地上,而另一半劍刃,依舊倒插在土地裡面。

剎那間。所有的人都呆住了,都沒有了呼吸。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神劍夭折,天地慟哭。

誅仙,竟然斷了!

書至此,筆者忍不住擊節讚歎,作者大才,可怖可畏。誅仙劍這一斷,時機、方式,處理的恰到好處,箇中深意,引人遐思,伏筆安排的妙到毫顛。(注:世人皆以為伏筆的安排是為了最終解決伏筆,有些作者偏要別出心裁,認為伏筆設而不解才是王道,這一點上蕭鼎尤其是個中翹楚,出類拔萃)

筆者以為,斷劍當然是為了重新續借,而且必然會被接好,否則,張小凡拿什麼和鬼王開始那場貫穿全書始終的“正邪”巔峰對決?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既然如此,可能有讀者就要問了,張小凡恨的是道玄,他為什麼不直接找道玄報仇,卻要悄悄潛入幻月洞府把誅仙劍弄斷?再或者說,既然你說了斷劍是為了重新續接,那為什麼不直接跳過這段,讓誅仙完好無損不行嗎,何必多此一舉?

這兩個疑問恰是問題的關鍵,下文細細道來。

青雲山一戰,張小凡和獸神,這兩個被命運肆意玩弄的可憐人,終於奮起反抗了。同樣是別人“長生實驗”的小白鼠,這一對天生的“知己”,宿命的“死敵”,在沒有任何約定的情況下,“聯手”殺上青雲山,一明一暗,配合的恰到好處,獸神在前山力抗道玄,張小凡則在後山與道玄的化身誅仙劍展開了殊死搏鬥。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最終,獸神和張小凡都成功了,獸神重傷道玄,張小凡則弄斷了誅仙劍,後,二人同樣帶著滿身傷痕,逃離青雲,一個回南疆鎮魔古洞找玲瓏,一個去了天音寺找普智,接著,張小凡便與獸神在鎮魔古洞成功會師。

所以,鎮魔洞裡所發生的一切,與其說是一場戰鬥,倒不如說是另一種的交流方式——只存在於張小凡和獸神之間,完全排他性的,心與心的交流。在這之前之後,不過數月光景,張小凡原諒普智,獸神與玲瓏和解。獸神此生再無遺憾,帶著滿足的笑容與玲瓏相擁著化為灰燼,張小凡則帶著階段性的勝利和輕鬆,繼續邁向下一個戰場,下一個人——道玄。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對張小凡,作者是仁慈的,給了他足夠的轉圜餘地,在天音寺面見普智之前,作者先借助幻月之力,安排張小凡與靈魂深處的普智提前相見,數十年的激憤,張小凡殺掉了普智,然後,他就後悔了,燒火棍丟在一旁,跪倒在低失聲痛哭:師父、師父?

如果沒有這一幕,沒有這樣的提前演習,直接讓張小凡與普智相見,筆者不敢肯定張小凡還會選擇放棄鞭屍洩憤,而是跪在普智面前,道:師父,你,安息吧!

這對他來說,未免太難了,也太殘忍了,數十年的負面情緒,總需要一個發洩的途徑(注:幻月洞府裡一棍擊殺普智虛影,便是提前演戲,也是作者精心為張小凡設計的“後悔藥”)

普智如此,道玄何嘗不是如此?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普智對張小凡的影響遠遜於道玄,張小凡可以在借幻月之力擊殺普智虛影后,就能幡然醒悟,但他沒有辦法僅僅是擊殺道玄虛影就能獲得解脫!

所以,在正式面見道玄之前,作者同樣安排了類似於幻月洞府的一幕,但是針對性更強,情境更為慘烈,即讓張小凡在青雲後山砸斷誅仙劍。

道玄即誅仙,誅仙即道玄,就如同天琊即陸雪琪,噬魂即鬼厲,玄火鑑即張小凡一樣,這在小說裡,仙劍法寶本身便是主人的一個化身,也是其精神傳承。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張小凡斷誅仙劍,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便等於殺了道玄(注:事實上,道玄最終被劍靈反噬入魔也正是因為張小凡和他的同夥獸神損毀了誅仙劍)。

誅仙是普天之下殺人最多,戾氣最重的法寶,但是誅仙拯救了天下蒼生;前面講過,道玄是成功的政治大家,其內心深處,絕非什麼良善之輩,但是道玄同樣拯救了天下蒼生,這同時也印證了張小凡初出道時的一句核心話語:

這燒火棍或許是邪魔之物,但我用來斬妖除魔,便是正道,我便問心無愧,便如你所說的我門中古劍“誅仙”一般。

誅仙:誅仙劍斷的背後,是小凡和獸神兩個可憐人反抗宿命的結果

把張小凡這話稍作改動,便是:

道玄或許不是什麼良善之輩,其內心未見得多麼仁慈,但是他擊殺邪魔,拯救天下蒼生,便是正道,便問心無愧。

故而,經此一役,那深埋於張小凡心中的,對道玄刻骨的怨恨,其實已經淡了很多,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已經報了仇,只是他自己不願承認罷了。

心病終須心藥醫,逃避不是辦法,一味地壓制更只會適得其反,讓矛盾激化,作者讓張小凡報仇成功,將道玄的化身誅仙砸成兩段,可謂是高明之至。

剩下的,就要靠張小凡自己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