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為了研究那些時代的遺存,考古學界發現一種分佈於一定的範圍、延續了一定的時間並具有共同特徵的考古遺存時,往往就把它稱為一種“文化”(所謂文化是廣義的。這裡特指考古學文化,不同於今日一般文化的解釋)。

在歷史學,考古學上對於某一文化的命名,習慣上多使用最初發現這種文化的地名例如仰韶文化”或“龍山文化”等。因為地域分佈的不同,可以把這些文化分為: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陶器、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以及其他地區的新時期時代陶器。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陶器:

一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根據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的考古發現命名的。以後又在黃河中、上游的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陸續有類似的發現。這一文化發現有不少精美的彩陶和較粗的灰陶、紅陶以及石器、骨器等遺物。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當時工藝製作大致包括制石器、制骨器、製陶器、紡織、編織等。在出土的陶器上面曾發現有布紋的痕跡。另外在個別陶器的底部還發現過席子一類的編織物印痕。製陶技術基本上仍處於手製階段,普遍採用泥條盤築法。小件器物則直接用手捏製,部分陶器的口沿還發現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即初級形式的陶車,結構簡單,轉動很慢,故稱“慢輪”)。陶器品類以細泥紅陶與夾砂紅陶為主,灰陶較少,黑陶尤其罕見。個別遺址內還發現過少量近似白陶的器物,主要有磨光、拍印和彩繪等幾種裝飾方法。紋飾以繩紋、線紋最為常見,籃紋、弦紋、劃紋、附加堆紋等次之。在個別器物上印有席紋(如罐底、瓶耳部分,但未必是有意印上的)。以彩繪的幾何圖案和動植物花紋最為突出,多施於細泥紅陶的碗、盒、罐上面。常見器形有:甕、罐、瓶、盆、盂、盤、碗、杯、缽、甑、釜、灶、鼎、器蓋等。其中以小口尖底瓶最為典型。由於年限或地區不同,往往在某些器物的造型和紋飾上有所區別,因此可以進而復分為幾個主要型別。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由於仰韶文化的分佈範圍十分廣泛,延續甚為久長,其型別劃分亦十分複雜。在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按年代早晚可分為半坡、廟底溝、西王村三個型別,在豫北、冀南地區有後崗、大司空村型別,豫中地區則有大河村型別。

二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是1924年在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內發現,故以此為名。以前曾稱它是“甘肅仰韶文化”,與仰韶文化幾乎平行發展,然而,現在已經證實它是略晚於仰韶文化的遺存,是受其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另一種系統文化。

馬家窯文化的陶器多用於泥條盤築,只有少數形狀特殊的器物才用手捏,陶色以橙黃為主,彩陶較多,而且常在缽、碗、盆、豆等器物內部繪彩。根據馬家窯文化陶器器形和花紋的變化,現在一般 將其分作“石嶺下型別”、“馬家窯型別”、“半山型別”、“馬廠型別”。其中,以後三者最為精緻。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三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和政齊家坪被發現而得名的。據目所知,它的分佈範圍除甘肅、青海外,在寧夏境內也有所發現。

齊家文化所製陶器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粗紅、褐陶為主,彩陶很少發現,都是手製。部分塗有白色陶衣。紋飾、器型多與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別相似,顯然是受其影響。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大耳罐與侈口高頸深腹雙耳罐。

齊家文化彩陶慣用的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多直拍印),也有少量篦紋。彩繪以黑色為主,紅色較少,以斜線構成的菱形帶和兩邊對稱的方格紋為特徵。所繪圖案十分工整,此類圖案者以罐、杯居多。器型有罐、盆、碗、杯、盆、豆、盉、斝、鬲等。其雕塑藝術也相當發達,曾發現有精美的陶鳥頭,以及陶罐口沿上面形象逼真的人面。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四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1959年在山東寧陽堡頭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墓地,它和泰安大汶口隔河相對,是一個遺址的兩部分,考古學界即將其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主要分佈在山東和江蘇北部。

大汶口文化陶器在器形方面也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如背水壺、高頸罐、三足高柄杯(觚形杯)等。其中鼎的造型相當複雜,有盆形、缽形、罐形、釜形等。除有空足的以外,還有實足的。豆也有盆形、罐形、筒形等多種,以筒形豆最為別緻。而這一時期的陶器已廣泛應用把手、三足、圈足、流口、器蓋,是其較為突出的特點。此外,當時的陶塑藝術也非常生動可喜,如山東曲阜尼山出土的陶豬、膠縣與寧陽出土的豬形鬹等形象都十分逼真,也充分反映了先民們高超的藝術才能。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這時期的陶器大部分仍用手製,多為紅、灰、黑陶器。但是到了晚期階段表現出巨大的進步,不僅出現了輪制,而且能製作相當精美的白陶,以後還產生了薄黑光亮的“蛋殼陶”,這種陶器有的高柄(足)杯器壁只有1-1。5毫米,口沿不過0。5毫米左右(如山東臨沂大範莊墓出土的均為細泥黑陶)。尤其是白陶的製作,標誌著人們開始使用含鐵量極少的“高嶺土”,在淘煉、燒製等技術方面都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後來瓷器的出現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大汶口彩陶也別具風格,色彩有紅、黑、白三種,一般都施在器物外部。其中存在少量“彩繪陶”是在燒成以後再畫上的彩色,因而容易剝落。常見紋飾有圓點紋、圓圈紋、窄條紋、水波紋、漩渦紋、三角紋、菱形紋、絃線紋、花瓣紋、八角星紋、平行折線紋、帶狀網格紋等。這種“彩繪陶”的出現,已開後來戰國、兩漢彩繪陶器之先河,豔麗非常,也是當時製陶工藝的代表作品。

五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發現而得名。從目前發現的材料看來,它的分佈較廣,與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都有聯絡。例如後來在河南、陝西等地也陸續發現了與其類似的遺存,而在文化面貌上則與山東的有所不同。目前考古界一般多將其區分為“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或稱“後崗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等。

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製,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早期龍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斂口罐、尖底瓶等器形還保留、繼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雙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這一時期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些陶器又在籃紋上面飾以數道甚至通身飾以若干道附加堆紋,主要原因用來加固器身。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為主,紅陶已佔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數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紅陶的燒成溫度均達1000℃。仍以手製為主,但輪制技術革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部分陶器已採用模製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盤、碗、盆、罐、鼎、甑、器蓋、器座及新出現的鬲等。紋飾以繩紋、籃紋為最普遍,還見少量方格紋。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黃河流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