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累不累並不是關鍵,那到底什麼人才適合學醫呢?我覺得有兩點

有人說,想學醫,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覺得讀高三累不累,如果覺得累就不要學,因為學醫跟高三一樣累,還要累好幾年。在我眼裡,這個問題就是扯淡。

我是鶴立煙雨,北大畢業的心臟科醫生。不管什麼行業,你想做到頭部,都是要付出艱辛和運氣的,醫學生總是調侃自己課程多,但其實其他專業的人,如果他們的大學是每天打刀塔四處旅遊,而不是好好找實習學技能,他們看似輕鬆的背後,也終究要付出代價。醫學生考試很多,但終歸有自己的套路可循,考試而已,你以為有幾個醫生,能真的把那幾百萬字的書一字不落的背下來?醫學考試,是不需要把書上的全部內容都背下來的。所以醫學生並沒有那麼誇張的累,你也會有玩遊戲的時間,四處看看祖國大好河山的時間。這是沒問題的。那學醫累不累並不是關鍵,那到底什麼人才適合學醫呢?我覺得有兩點。

學醫累不累並不是關鍵,那到底什麼人才適合學醫呢?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擅長溝通。擅長溝通不是說你跟同學朋友關係好,而是,你能用你的知識說服別人,比如,你平時喜歡研究車,當你家買車的時候,你能不能說服爸媽按你的思路買車?是要電動還是油車,是要加錢上豪車還是把錢省下來幹別的。這些決策,絕對不是說你懂得多就能做的吧?其實醫學是一樣的,醫學並不是什麼確定性的行業,病人生病,其實真的就想買車,一種疾病有很多種治療方案,各有優劣,有的花錢少,有的復發少,而你只有擅長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說服別人,你的工作才能順暢開展,所以,溝通是第一要在意的。

第二,家境不能太差,至少要30歲前衣食無憂。30歲之後,其實你會有很多選擇,如果你樂意去二線城市,其實未來的醫療人才引進政策一定是豐厚的,比如福建現在搞的,清北復交博士的200萬補助政策。現在都流行躺平,其實你能不能留在一線,和你學什麼真的關係不大,終歸是需要家底的,但醫學的好處就是,每個地方都必須有醫院,所以你可以選擇一個對你好的地方,也可以選擇一個有發展的地方,豐簡由人,躺平和努力都看你當時的喜好,我認為18歲的你,是不知道30歲的自己想要什麼的。而學醫其實會給你更多的選擇。有很多人認為醫生轉行困難,這在我眼裡是不存在的,醫學背景在很多行業都是響噹噹的敲門磚。但是30歲之前,你確實需要家裡幫襯,這個並不丟人。

我是鶴立煙雨,關於學醫的問題零零碎碎講了三期,你們如果還有什麼困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都會看,也可以再抽時間講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鶴立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