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自真宗建立內侍官階之後,確立了遷轉順序,但唯一沒有確立的是,真正類似於外朝官員的磨勘,因而在仁宗時期,確立了內侍的磨勘年限:十月五日,樞密院奏:乞自今前、後省內臣入仕,並理三十年磨勘;有已經磨勘者,理二十年。其以勞得減年,無得過五年。從之。

這樣一種嚴肅的宋代特色的磨勘體制,讓內侍官系列跟外朝官系列更無區別,似乎已經達到了官僚化管理水平的頂點,讓內侍官階與外廷官階一致,並以樞密院統領,使得內侍官不再因為皇帝特恩而隨意加官,制度化的因素在這一時期,成為防弊之下更合理的選擇。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神宗元豐改制,有宋一代研究官制者,無不以其為分期重點,但是在內侍官階更易方面,神宗卻獨為小心,與武人官職一樣,說出了這樣的話:“元豐官制定,有請並易內侍官名者,神宗曰:祖宗為此名,有深意,豈可輕易?”。

內侍官名,宋神宗認為從太宗以來,尤其是真宗對內侍制度的構建,已經形成了宋人獨特的官階,因此沒有改變的必要,這與真宗建立內侍官體系時候,周到的考慮不無相關,導致內侍官體系似乎在真宗之後,只有小修小補而未有大的變化,到了最終徽宗改武選官階時候,對內侍官階進行了總結性的規範,這可以看作是內侍官體系在宋代最後的構建過程。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徽宗政和改制武官階,在經歷了唐末五代,至北宋上百年的發展之後,盤根錯節的文官體系,在元豐之後得以修正,而更為繁雜的武官、武選官、內諸司使等一系列,列於武官階名下的職官體系卻仍然紛繁。

而政和改制最終從官階層面,對武官體系做了大膽而最終一體化的階官改造,這個往往被人忽視,導致人們卻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有著多重原因,但對於同屬於武官體系之下的內侍官階來說,這是一次最終確立和總結。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這樣的一種沿著神宗董正官制,讓武官也名正言順的行動,無疑體現了徽宗繼續謀求,自宋建立以來,便一直在進行的改善官制紊亂,和重建工作的決心。其中武選官的改易很多,不一一贅言。

但是其有兩個特點,一是將所有的武選官體系,全部列入,共52階,涵蓋面極廣;二是透過改名為大夫和郎,讓上下官階極為明晰,武選寄祿官體系得以運轉,自唐末五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內諸司使體系,在這裡終於畫上了個句號,如文官元豐之後一直。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那麼這樣一來,所有包括內侍在內的武選官系列,便完成了它的改造,所有的官名更加簡明,並且上下通達,遷轉順序一覽無遺,這樣嶄新的內侍官十二階,一直保留了下來。雖然有靖康年間的動盪,但是在紹興釐定官制時候,“內侍官十二階,並政和舊制。

這樣的表態,無疑表示出了從宋初開始的內侍官,重建程序到了政和改制之時,真正進行了總結性的重構,形成了外觀內侍,官僚化程度極高的武職化內侍官階,讓宦官組成的內侍能和外臣一樣遷轉磨勘,並且十二官階明晰,無疑是對唐五代以來諸司使系統的重建。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某種意義上,政和改制對於官制史影響的意義,甚至要高於元豐,讓宋代官制對於“使”這樣一種混亂,但適合中古以來發展的官職系統,徹底進行了重構,完成了宋人內重外輕的改造。

作為宋代內侍官階中,最低也最少人關注的一環,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祗候班的存在,需要我們關注。所謂內侍兩省中的祗候班,多為犯罪之後被使用之階,並且一旦成為內侍祗候,不僅很難升遷,同時更難回到內侍官體系之中。

宋代建立了一種特色的內侍磨勘體制,提高了官僚化管理水平

但是這類祗候班卻並非全是戴罪之人,其實祗候在宋代各種官職中都有見到,如“閤門祗候”等等,其實就是為低階或者常待命的一種官職,顯示其隨時需要為皇帝服務的屬性。

雖然也有一些例外,並未將其罰入祗候,但是仍然從後省送至前省,加以管理,實際上也是從事著祗候的工作。可見祗候班之官階多為犯罪懲處的一種序階,因為其有犯錯或者身份較低的屬性,會被人們所忽視,但是對其研究,有利於我們對於宋朝祗候這一類官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