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歷史上的孫權帶兵能力很差,兩次北伐均大敗而歸

想了解更多精彩史料,快來關注程史

文|程史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策

公元182年,孫堅的第二個兒子,孫權出生了。史書記載,孫堅對孫權非常寵溺,在征討黃巾賊期間,一見到好吃好玩的,就立刻命親兵送到富陽老家孫權處。

雖然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寵愛,但孫權成年後卻毫無紈絝之氣,他為人氣度不凡、善養俠客,聞名江東。老爸孫堅陣亡後,孫權為人更加沉默,只知每日勤讀兵書、經史,一時眾人皆稱賢。

公元200年,孫策被仇人許貢的門客刺傷,在臨終之前把位子傳給了寄予厚望的孫權。

孫權上位後,各地反叛之聲層出不窮,廬江太守李術公開造反割據一方,廬陵太守孫輔暗中與曹操互通書信,想要顛覆孫吳政權。豫章山越族也蠢蠢欲動,宗室孫翊、孫河先後被刺死。。。。。

當然,孫權也不是吃素的,他重用哥哥留下來的張昭、周瑜、程普等人,先是平定了李術叛亂。得兵三萬後平定了宗室叛亂,緊接著用懷柔的政策迫使山越退兵,初步穩定了自己的統治。

生子當如孫仲謀?歷史上的孫權帶兵能力很差,兩次北伐均大敗而歸

公元208年,曹操攜一統北方之威南下,在收取了荊州、大敗劉備之後,他親手寫了一封信給盤踞江東的孫權,大意是讓其乖乖繳納江東之地,莫要螳臂當車,負隅頑抗。

當時的江東內部分為兩派,一為周瑜、魯肅為首的主戰派,他們認為曹操收取荊州後早已成強弩之末,如此急切攻打江東必然落得慘敗收場。二為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他們認為曹操奉天子之命征討不臣,名正言順且實力強大,不如投降還能保全富貴。

孫權對於是主戰還是主降猶豫不定,不過最終在周瑜的堅持下,孫權決意與曹操決戰。

於是在同年,周瑜、魯肅制定黃蓋詐降之策,以五萬軍隊擊破了曹操的南下大軍,打贏了這場江東孫氏的滅國之戰。

事後曹操覆盤全域性,感慨地說了一句話,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不過曹操不會想到,孫權只是會御人,他本人的帶兵能力非常差,之後他親自統帥的2次伐魏之戰皆大敗而歸便印證了這一說法。

生子當如孫仲謀?歷史上的孫權帶兵能力很差,兩次北伐均大敗而歸

公元215年,在聽說曹操親自掌兵在漢中與劉備交戰的訊息後,孫權認為這是個好機會,於是便命令

呂蒙、陳武、甘寧、淩統、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等將領率領本部兵馬集結,自己則是調江東軍十萬北伐合肥。

曹操在漢中之戰前抽調了重鎮合肥的一部分兵力,所以導致合肥守將張遼可用之兵僅七千。十餘萬對七千,可以說東吳方面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場“優勢在我”的戰役,孫權率軍猛攻合肥十天愣是沒打下來。久攻不下就是輸,在一個月黑風高夜,張遼在軍中挑選八百壯士,他帶著這些人殺到了孫權的駐地,一路上左劈右砍,差點活捉了孫權。

張遼單刀直入的這一舉動打擊了江東軍的軍心,孫權見此情形只能宣佈撤軍,就這樣,第一次北伐以江東損兵折將,被迫後撤而告終了。

生子當如孫仲謀?歷史上的孫權帶兵能力很差,兩次北伐均大敗而歸

公元234年,蜀漢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眼看著諸葛亮的節節勝利,東吳大帝孫權也動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同年六月,孫權率馬步軍五萬進攻曹魏石陽。

當時石陽的兵力僅六千,根本無力抵擋十倍於己的東吳軍。守將文聘在深思熟慮之後,於一天夜裡藏匿了所有軍隊,只留下幾個稀稀疏疏的守軍。

孫權見狀後認為文聘肯定是有埋伏,於是便緊急命令部隊撤回江東。見東吳方面緊急撤軍,文聘馬上調集軍隊進行追擊,

“所獲甚眾,權狼狽而逃。”

此戰文聘軍繳獲大量輜重糧草,孫權的第二次北伐依舊以自己慘敗後狼狽逃竄而告終。

生子當如孫仲謀?歷史上的孫權帶兵能力很差,兩次北伐均大敗而歸

結語: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孫權的能力就在安撫民生、穩固地方,他在軍事方面其實並不強,不然孫策也不會說外部軍事出擊你不如我,內部安撫地方我不如你這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