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這“四個冷”

陳安之說:“成功等於知識加人脈——知識佔成功的30%,人脈佔70%。 ”

人在社會上混,獨處可以使一個人的內心強大,但不能讓一個人真的混得風生水起。想要混得好,就要依靠“人幫人”的規則。

一個人在社會上混,有很多的親戚朋友幫忙,有群眾的好口碑,一定混得不差。這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如何匯聚人脈資源?一方面靠人品好,一方面靠自己的實力,還有一方面靠掌握求人的技巧。

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以下“四個冷”。

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這“四個冷”

01

冷廟燒香:求人要有的放矢。

熱鬧的廟裡,有很多香客,擁堵不堪,你夾在人流裡,廟裡的神仙,也許根本就沒有看到你。

冷冷清清的廟裡,香客少,你在廟裡的神仙眼裡,就是貴客,他一定會對你多加關照。

同樣的道理,你去人多的酒店吃飯,老闆沒有時間和你打招呼,服務員也服務不太周到;小店裡,人少一些,老闆會認真招呼你,服務員圍著你轉。

任何一個單位裡,都有好幾個上司。你到底要靠近哪個上司?如果你和熱門的上司結交,他多半對你不夠熱情,因為請他吃飯的人,都排著長隊。你和冷門的上司結交,他會覺得“受寵若驚”,對你也特別關照,在關鍵時候,他也有話語權,可以推薦你到更好的崗位上去。

你的圈子裡,有很多有錢有勢的人。你要和那個熟人建立深厚的友誼?你要綜合考慮一番,和實力不錯,為人耿直,並且有時間管你的人多交流互動。

求人,要權衡利弊,不能盲目去求那些熱門的人。別人的門檻都被擠破了,也不差你一個。求人要精準,你才能不浪費時間,才能真正實現“大樹底下好乘涼”。

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這“四個冷”

02

冷靜思考:遇事要善於分析。

阿諛奉承的人,其實是在“捉弄”你,拼命讓你高興,讓你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當頭棒喝的人,其實是在幫助你,雖然話很難聽,但是他真的想幫你改正錯誤,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口無遮攔的人,雖然令人討厭,常常說錯話,但是他沒有歪心,不會揹著你使壞。有任何事情和問題,都當面說出來,並且第一時間告訴你。

悶不作聲的人,是不起眼的人,但是他對人對事,都看得很清楚,一旦發聲,就能夠說中要害,能夠提出非常有價值的意見。

與人交往的時候,你要學會察言觀色,把別人的言行看清楚,然後冷靜分析一番,看看誰是真的幫你,誰是一個好心人,誰是暗中傷害你的人。

只有冷靜思考之後,才能夠更好地做到“趨利避害”,遠離禍事,靠近喜事。

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這“四個冷”

03

冷眼旁觀:揣著明白裝糊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果你無法保持冷靜,還常常被脾氣控制自己,那麼你一個真心朋友都遇不到。

你大發雷霆的時候,會得罪別人,也會破壞自己的形象。你表情難看的樣子,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不靠譜的樣子。

越是人多嘴雜的時候,你越要保持沉默。你默默地觀察身邊的一切,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之後,你不要急著表達出來,甚至別人問你,也不要說。

與人交往的時候,你要心中有數。誰是靠譜的人,誰是面善心黑的人,誰是“放長線釣大魚”的人,誰是虛偽的人,你都一清二楚了,然後你在匯聚人脈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親君子,遠小人;寧願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樣的古訓,就是告訴我們,要和君子多交往。可是,如何發現君子,還得你自己想辦法。

旁觀一個人,要掌握以下幾個訣竅。

第一,看他的過去

。一個人過去做了壞事,說明他的人品不太好。如果他不知悔改,說明他以後也不值得交往。知錯能改的人,才值得交往。

第二,看他身邊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身邊的人,和他有很多類似點。壞人和壞人在一起扎堆,好人和好人一起共事。

第三,看他的理想

。毫無理想的人,你和他在一起,也沒有出息。他的人生的迷茫的,還指望你來幫他引路。也許,他會拖垮你。有遠大理想的人,才是有正能量的人,值得交往。

第四,看他處理急事的方法

。一個人遇事之後的第一反應,往往說明了他的能力。一個不冷靜的人,總是把事情搞砸,你不要和他交往。能夠急中生智的人,是能力很強的,值得交往。

建立人際關係,你要學會這“四個冷”

04

冷暖自知:靠誰不如靠自己。

一個人最好的人脈,就是優秀的自己。

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你才能夠匯聚更多的人脈資源。

一個“爛泥巴糊不上牆”的人,就是跪下來求別人,也沒有用;有骨氣的人,就是不求人,也會有人幫助他。

好的人脈,就像一架梯子,可以讓你順利登上人生頂峰。你要明白,梯子架好了,攀登還得靠你自己。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用心去做一件事,肯定做得好;用心去和別人交往,朋友圈肯定會擴大。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清理你的人脈就像清理你的衣櫃一樣,將不合適的衣服清出衣櫃,才能將更多的新衣服收入衣櫃。”

人脈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常常清理,把負能量的人踢出去,把正能量的人留下來。

感情投資,也是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