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唐代秋季詩的數量與春季詩大體相當,有1900餘首,其中描寫了植物的有580餘首,可見四季之中最能引起詩人關注的是春秋兩季。

中國的古人似乎對春秋季節有著洞幽燭微式的觀察,這兩個時序之中任何變化的發生都能攪動人們內心細膩的情致

,導致了中國人對春、秋的文學詠歎自詩騷的時代至今綿綿不絕,蔚為大觀。

同春天所代表的生命與活力、希望與美好相對的,秋天意味著荒蕪與凋零、肅殺與寢陋,

人們對秋的情感體認總會偏向悲慼的一面,文學家們寫到秋天也似乎總是透著一股悽切

。唐代的劉禹錫歌詠秋天,希望能別出心裁,所以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由此可見劉禹錫以前歷代文學但凡寫及秋天大概都含著悲寂寥的情緒。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一、秋季詩中的植物

秋天給人的感覺雖然近乎“冷落清秋”,但植物世界並非一片蕭索,紅葉黃花鋪地滿,自是金秋勝景,橘柚棗柿掛果香,亦有別樣風情。

秋季固然是草木零落的時節,可同時也是植物果實成熟、人們喜迎豐收的時節

,唐詩注重表現生活,這些秋季的植物景觀在唐詩裡都有記錄。

經過統計,唐代秋季詩寫到的植物一共有近50種。這一資料有些顛覆了筆者此前對秋季詩的大致印象,即原以為秋季乃氣候轉寒、草木漸衰的時節,未曾想到

秋季詩中出現瞭如此眾多的植物景觀,毫不遜色於百花齊放的春季

。究其原因,其實不難想到。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首先中國古代文人歌詠秋天與詠歎春光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詩史傳統,從先秦至唐代一貫如此,錢鍾書先生將之概括為“春與秋均足騁懷也”,“春秋均足銷魂也”,這就使得整個秋季詩的數量與春季詩不相伯仲。

詩人們創作的詩歌數量多了,在詩句裡運用植物意象、描寫植物景觀的機率自然也就高了。

同時,旺盛的創作需求也促使詩人更加細緻地觀察生活,這有助於為他們的文學表達蒐集素材,因此詩人會主動發現更加多樣的植物,將其寫入詩中。

歌詠秋天是詩史傳統,透過描寫草木來抒發秋情也是一項重要的詩史傳統

,所以秋季詩寫及植物的機率也與春季詩相當。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另外一個重要的客觀現實是,秋季在自然界中確實存在著大量“可觀”的植物,就是說秋季的植物雖然呈現衰敗之相,但其外形依舊保持著之前的姿態,僅是葉黃草白。再加之

秋季本有許多當季興旺的植物如菊花、桂花、各樣秋果、各種常青植物等等

,人們雖然感覺略為蕭索,其實植物世界本身依然呈現繁華景象。

二、植物在秋季詩中的意義:悲秋之寓物

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讀者而言,秋歌發悲情似乎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可若令讀者解釋秋歌發悲情的原因何在,恐怕大多數讀者都會有明於心卻不能發乎言的感覺。其實對於古代文學的研究者而言,這也是個難解的問題。近十數年來研究中國“悲秋”文學的論文數量已有很多,各種詮釋方法都有,

研究者們依然興趣盎然,樂於繼續抒發自己對“悲秋”的見解。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鬱白在《悲秋》一書中解釋了秋天為什麼會引發人們哀傷的情緒

,他說:“秋天,發人憂思地向貌似死寂的冬天過渡。秋日是自我保護並防患於未然的季節。這個時候,莊稼被裝進了穀倉,房門也栓好了,寒夜一夜長過一夜,失眠與憂思疑惑也因此易於滋生。看來,秋天應該是適合於表現個人愁思亂緒的理想季節。”

此種解釋雖不盡詳明,也甚有道理。在筆者看來,悲秋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秋季氣候變化導致的人體舒適感下降,和外部世界動植物景觀的蕭條化。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植物在人們產生悲秋之情的過程中顯然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植物景觀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外部物象之一

。如果人們觸目所及皆是植物葉片捲曲乾枯、殘果搖搖欲墜的凋傷形態,則很顯然會產生接近死亡的悲寂寥心情。

《雲笈七籤》卷三七引《本相經》曰:“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己”,可見植物的“枯木”就含有死亡的寓意,

人類的心理感受“寂若死灰”與植物枯萎的外形所蘊含的意味是“同於”的關係。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文學領域中,詩人產生悲秋的情緒與他們見到的秋季植物有密切的聯絡

。中國古代詩詞文學表現悲愁有兩種方法,一是把悲愁的感情比喻為具體的事物;二是不直接寫悲愁,卻用較大的篇幅寫悲愁產生時耳聞目見之物,營造出一種氛圍,讓讀者自行領會作者的悲情。

如果比照以上兩種方法來分析唐代秋季詩對植物的描寫,那麼很顯然應該將之歸於後一種“寓物”的方法。

秋季詩中的植物乃是詩人悲秋之寓物,植物既誘發了詩人的悲情,也代表著詩人陰鬱的思緒。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植物生長到了秋季,大多數種類已難以忍受低溫,因此將葉片盡數落去,進入休眠的狀態。在這一過程中,葉子會因失去葉綠素而由綠色變為黃色(或紅色),進而乾枯萎縮,經風一吹就會飄搖墜落。在古人看來,

秋季植物一旦呈現出黃葉的形態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命力,走向了死寂與消亡。

植物的死亡形態促使人們聯想到自身,人類在光陰的消磨中也終將走向死亡。

而死亡是人類的終極恐懼,因此當某樣事物與死亡能夠建立聯絡時,此事物也就擁有了趨向死亡的寓意。這會給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使人產生悲哀憂傷的情緒。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普通人見到枯萎黃落的秋季植物,僅僅會在內心產生悲情,而難以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情緒,但是

詩人作為最善於用文字來書寫情懷的群體,他們見到草木凋零的場景後,能透過描寫植物來傳遞悲秋之情。

比如唐代詩人王武陵見到“一川紅樹迎霜老”,便感覺到“秋滿空山悲客心”,令狐楚說“新秋偏易悲”的原因之一便是“柳意已呈衰”都是見到秋季的植物而生髮出悲情。盧綸更是由植物的葉片變黃聯想到人的頭髮變白,深刻地感受到時光一去不回、人無再少年的悲哀,

“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從春季到秋季,植物的榮枯提醒著人們時序的更替、光陰的流逝,也令人認識到年歲的增長、軀體的衰老,白居易秋天在長安曲江看到“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早蟬己嘹唳,晚荷復離披”的秋日景色,便隨之聯想到自己,生髮出

“歲月不虛設,此身隨日衰。闇老不自覺,直到鬢成絲的哀嘆。”

杜甫《秋興八首》,其第一首的第一句便是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歷來論之者大多認為其表現方法是以秋季典型之景物起興,進而抒發凋傷悲秋之意。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杜甫《秋興》第一首的頸聯還有“叢菊兩開他日淚”的句子,明代邵傅《杜律集解》將這句詩補足了主語,釋作“我此見叢菊兩開,乃垂感時之淚”,很是準確。

凋零的楓樹、盛開的菊花都是秋季常見的植物景觀,它們誘發了杜甫內心的悲情。

所以詩人見楓樹而覺秋氣蕭森、見菊開而流傷心之淚。

生活場景中秋季的植物能夠引起詩人的愁緒,

文學作品中秋天的植物意象也能夠建構起一籠愁苦的意境

。秋季詩中的植物意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詩人的陰鬱思緒,它們是悲情的指示物。對此,有些詩人在詩中表述很直白,十分明確地把秋季植物與愁緒聯絡在了一起。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戎昱說“今來秋已暮……愁中葉又飛”白居易說“慘慘八月暮……草蟲伴愁吟”

,李商隱看到枯萎的荷葉吟詠道“荷葉枯時秋恨成”

,趙嘏將長安秋天的植物擬人化,說蓮花掉落花瓣好似人褪下紅衣,“紅衣落盡渚蓮愁”,其實植物哪裡能滿含愁緒呢,是詩人愁思滿懷罷了。

還有的詩人寫得較為含蓄,不直接寫悲愁,而

用一種或多種植物的狀態、情姿來烘托出作者構想的氛圍

,以此引導讀者玩其景而能得其味,品出物象背後的深意。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李白詠秋景,有“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名句

,此詩後面兩句為為“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李白懷念謝公,本就有著穿越時空的哀愁在。且唐代詩人每臨風而立,常發怨嘆之聲,如“臨風一長慟”、“臨風默惆悵”、“臨風欲慟哭”、“臨風淚莫頹”、“晨起臨風一惆悵”等等,可知李白臨風懷謝公,亦必有憂鬱、惆惋一類的情感。

這樣分析下來便可知道,頸聯描寫植物的兩句實乃全詩情感轉折的關鍵所在。炊煙中的橘柚、秋風裡的梧桐,本是秋天常見的植物景觀,但李

白以“寒”、“老”二字相串結,是借植物來造出清寂寥落的意境,為下句抒發懷謝公的憂傷之情作鋪墊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細細品味李白這首詩的含義,秋天到來,繚繞的炊煙裡,樹上的橘柚應是冰涼的,蕭條的秋氣中,衰老的梧桐枯折飄零。

如此衰微凋敝的秋節景象,怎能不令觀此景象之人生出“天秋木葉下,坐愁群芳歇”的悲秋之情呢

?李白僅用兩句描寫植物景觀的言語就營造出了悲慼的環境氛圍,如此下文過渡到追念謝公時的滿懷惆悵,雖然筆鋒一轉,也便不顯突兀,渾然一體了。

三、總結

中國絕大部分疆域位於北溫帶,從秋季開始冷空氣就頻繁南下,氣溫下降之後人體的舒適感也隨之降低,外界的動植物景觀也是草木黃落、鴻雁南飛,一片蕭條之氣,

人們見到這樣的景觀自然難以生出歡快感,悲秋情緒就此產生。

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及其在秋季詩中的意義

植物(非常青植物)隨著季節生長,到了秋天其形態發生重大改變,葉凋果落,不再欣榮,植物的這種狀態既是人們產生悲秋情緒的原因,也是文學家們寄託悲秋情緒的重要載體。

秋日凋零的植物引發了詩人悲秋的情感,詩人將誘發其情感的植物寫入詩中,也就賦予了植物意象以悲秋的內涵。

總之,愁乃秋心,唐詩寫秋,總會含著一些蕭索的意興,唐代秋季詩中的植物也就擔負起構建此種愁秋、悲秋意境的任務。因此,

植物承載了文士悲秋的情愫

,分析秋季詩對植物的描寫狀況,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描寫秋季的文學作品,有助於我們窺探文人們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