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各空軍為何至今買不到F35或其他隱身戰機?

南亞各空軍為何至今買不到F35或其他隱身戰機?

人類自從進入階級社會,出現大規模的戰爭形態以來,就有一個基本規律。這就是對土地和其他資源爭奪激烈的地區,必然戰爭頻繁;而戰爭頻發的地方的人類肯定普遍好戰和善戰。這個規律可以說是幾千年來就沒有特別變化過。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戰爭的勝負和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息息相關。工業化強大和技術水平高的一方,可以對相對落後地區形成有絕對代差的碾壓。海灣戰爭以來,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出現了少數大國包括超級大國,裝備的武器系統普遍比其他中等強國領先一代。對全球90%以上的普通國家則完全是一邊倒的態勢。隱身飛機就是絕對代差在這方面的最佳體現。當今全球能裝備隱身機的,普遍是一流大國。其他作為大國盟友的中小富國。也可以透過入股或者採購的方式獲得隱身戰鬥機。

南亞各空軍為何至今買不到F35或其他隱身戰機?

而對既不是超級大國的絕對盟友,本身工業實力不強的地區來說。就顯得相當尷尬了。比如到今天。南亞地區、非洲地區和拉美是至今仍然沒有任何隱身機裝備的空白地帶。雖然南亞處於整個蓬勃發展的亞洲板塊之內;而且南亞的地緣衝突一直是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機率全球最高的地帶之一。但是高比例的風險並沒有給南亞地區帶來隱身機的過早裝備。現在北非一些國家也有購買隱身戰機的意向。一旦操作成功,那麼除了空中對抗本身就不激烈的拉美地區,南亞就成了全球罕見的隱身機的空白區。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這與南亞本地的一系列不成功的操作,以及和外部大國對南亞地區的微妙戰略平衡的隱形操作都有相當的關係。在F117、B2和F22A這些超級大國的隱身戰機參加實戰,顯露出一邊倒的能力之後。其實南亞方面也早早地有裝備隱身機的規劃。

南亞各空軍為何至今買不到F35或其他隱身戰機?

但是南亞地區常年的孱弱的工業實力。顯然不支援其對隱身機的完全本地化生產和製造。目前南亞地區兩個實力最強的國家,都有在外部幫助下自己“組裝”輕型三代機機的初步能力。但是一牽扯到隱身機,則就絕對束手無策了。只能靠外界的力量來實現獲得隱身機的可能。南亞某國空軍最早是想入股蘇式隱身機,結果蘇57專案相當不成功。這個最早入股的股東最終什麼也沒得到。當然也由此錯過了參與F35專案,早早分一杯羹的機會。而與之不對付的另外一家空軍。則不是那麼著急。因為其背後後更強大的力量。一旦位於南亞的本地對頭獲得不論是蘇27還是F35,那麼該國空軍必然會半年內獲得一種足以壓制對手的新隱身機。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那麼外部各大國就更加慎重了。等於都面對一個隱形的平衡。也就是說,任何外部大國給南亞不對付的2國先提供任何一種隱身機。

南亞各空軍為何至今買不到F35或其他隱身戰機?

就等於立即為對手的隱身機銷售打開了方便之門。雖然本方也可以獲得隱身機銷售的利潤,但是在地緣利益上的損失肯定會遠遠大於首批隱身銷售獲得的那幾十億美元。這樣任何外部大國都對把自家的隱身機銷售到南亞地區慎之又慎。而對超級大國來說。F35的各種產能和質量問題就已經讓其焦頭爛額。並不著急於開拓南亞市場。何況超級大國對推銷F16的舊生產線,榨取最後的百億美元級別的超級利潤,比推銷F35更加積極。必須先買F16的老舊生產線,才能再談F35的銷售問題。這個強買強賣式的做法,南亞使用者也很難接受。這樣問題就不斷地拖延下去。就算再過10年,南亞地區裝備第一種隱身機機率都不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