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建首個古生物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川渝共建首個古生物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化石修復中心展廳。川渝共建重慶市古生物與古環境協同演化重點實驗室供圖

8月18日,川渝共建重慶市古生物與古環境協同演化重點實驗室在重慶掛牌。該實驗室由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與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自貢恐龍博物館聯合申辦,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局與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聯合認定,研究內容涵蓋古生物骨骼化石、古生物遺蹟化石、古環境和地質演化、科普等方面,是川渝共建首個古生物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遠古時代的四川盆地,草木繁盛、氣候溫和,是恐龍的重要棲息地,川渝地區多次發現恐龍足跡、骨骼。“川渝兩地山水相依,是恐龍繁衍生息的重要通道,共建實驗室有助於推動兩地科研共建,成果共享。”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共建實驗室主要有三方面考慮,一是為推動古生物、古環境、沉積學與埋葬學相關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二是匯聚川渝古生物、古環境、地質遺蹟領域的精幹力量,以川渝兩地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為基礎,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三是在前期科研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古生物、古環境、沉積學與埋葬學相關學科發展,併為西南地區古生物化石的發掘、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和實物材料,助力培養川渝地區古生物科技創新團隊。

實驗室已作出三年工作計劃:首先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古生物化石調查,摸清重要古生物化石資源家底。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化石保護技術研究,助力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開展雲陽恐龍動物群、自貢恐龍動物群合體研究,分析恐龍的系統演化、恐龍的遷徙、化石埋藏區域的古地理與古環境等,並探討地質構造運動與川渝恐龍化石群形成關係;開展鹽井溝哺乳動物群系統研究,研究哺乳動物更新以來的演化程序,推測其遠古面貌;研究地質演化形成的典型地質遺蹟等。

據介紹,該實驗室對推動古生物、古環境、沉積學與埋藏學相關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將推動川渝古生物研究工作高水平發展。(白文起 羅會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