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熱愛世界,從成都開始

——————————————————-

第四篇 走進成都博物館

數千年的時光和文化自信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都博物館)

5月18日是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

堪稱一年一度的博物館盛會,

在這一天,

每一家博物館均會策劃自己的主題活動,

收費類的博物館,

也心照不宣地開放免費參觀。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都博物館內景)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

阿七經常利用業餘時間,

流連於成都的各大博物館的人,

但是在成都的所有博物館裡,

我最鍾情的,無疑是成都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都博物館內景)

當然,喜歡成博是因為我本身迷戀成都,

在這座城市生活,

有時候好像覺得在跟城市談戀愛,

深愛,愛上了她的全部,

既愛她的好,也愛她的不好;

充滿了歸宿感,也迷戀她的煙火氣。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都博物館內景)

所以,今天把我認識的成博分享給你,

像逛展一樣——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寶墩古城遺址出土寬沿平底尊)

這件寬沿平底尊,是生活在距今大約4500-3700年期間,最早的成都人寶墩人所使用的盛水的容器。它口沿很寬,從上到下裝飾著一圈圈弦,是四千多年前成都人使用的典型陶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新津寶墩古城遺址)

寶墩文化約距今4500-3700年,當時的成都人建造了四千多年前中國的第四大古城,古城面積達到了270萬平方米。

大型古城的建設,證明在當時成都或已出現權力集中和等級分化,一個文明時代即將到來。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人頭像)

這是三星堆青銅人頭像,三星堆文明約距今3600-3200年,直接繼承了寶墩文化,年代相當於中原的商代。

同樣是青銅時代,古蜀人更多地把青銅製造成神樹、人頭、面具和鳥的形象,與中原形成顯著差別,詭譎而神秘,極具地方特色。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西周獸首雙耳銅罍)

銅罍是中原式樣青銅器的代表之一,是一種盛酒或盛水的容器。西周時期對應成都地區,進入了以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時期,此時三星堆文明已經衰落。

十二橋文化距今約為3200-2600年,該銅罍的出土,證明了兩千多年前,成都地區與中原地區的交往,並已經受到中原文明的輻射。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青白江雙元村出土青銅盞)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都,屬於古蜀國最後一個王朝開明王朝的統治時期,距今約2600-2300年。這一時期蜀地明顯受到了來自長江中游的楚國的影響,這件銅盞便是在蜀國高等級墓葬發現的楚式青銅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漆床)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漆禁)

這件漆床、漆禁及其他大量漆器出土自商業街古蜀船棺葬,該墓葬被認為是開明王朝王族的墓地。成都由於盛產漆樹和硃砂,一直是中國漆器生產中心之一。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商業街船棺葬出土船棺)

船棺葬是古蜀開明王朝流行的下葬形式,即將上好楠木中間劈開,一半做成獨木舟型,一半作為棺蓋。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古蜀式柳葉劍)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古蜀式荷包型鉞)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古蜀式三角形戈)

出土的古蜀國晚期青銅兵器數量激增,顯示出戰爭增多,王權開始大於神權。上面三類兵器顯示,蜀式兵器有著自己獨有的特色。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雙劍及劍鞘)

古蜀晚期極富特色的兵器,插兩把柳葉劍的雙鞘劍。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虎鈕錞於)

曾風行於戰國古蜀國和古巴國的虎鈕錞於,是一種軍樂器,用於指揮戰爭。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巴蜀圖語銅勺)

古蜀國至今沒有發現文字,但如這件銅勺,發現了很多表示一定意義的圖案,被稱之為巴蜀圖語。這件銅勺上有魚、鳥、龜、手心紋等紋飾。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戰國石犀)

這件石犀為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能是戰國時秦蜀郡太守李冰所造的五隻石犀之一,李冰主持修建了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也顯示出秦滅巴蜀後,秦國對於巴蜀地區的有效開發。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裴君碑)

裴君碑本是記述漢代蜀郡太守裴君的一些生平事蹟,其上有漢代成都”列備五都“的記載,即成都是除首都長安外,全國最繁華的五座城市之一。說明在漢代的時候,成都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發,已經成為全國性重要的城市。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西漢提花織機模型)

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提花織錦機模型,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織錦機模型,它的出現,讓我們窺見了漢代織錦技術的高超,也證明了蜀錦的千年繁華,以及在絲綢之國中國,成都作為錦官城的歷史地位。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曾家包漢墓畫像石)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曾家包漢墓畫像石)

曾家包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生動描述了漢代成都人:種植水稻、飼養家禽、養蠶紡織、舂米釀酒……展現了一片祥和富足的生活氣息,同時還描繪了年滿70歲的老人憑鳩杖向官府要糧的場景,這是中國最早的養老制度。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陶俳優俑)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陶俳優俑)

這兩件俑又叫說唱俑,他們的工作是在宴會時透過表演逗笑賓客。而他們常常是身材矮小的侏儒,利用自己身體的缺陷來取樂他人。工匠極傳神的刻畫出了表演最精彩的一瞬間,透露出一種辛酸、詼諧但樂觀的精神意趣。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陶車馬)

該件為廟山村出土的陶軺車,是古代的一種輕便馬車,亦稱“遙車”,因四面敞露,可遙望,而稱軺車,是低階官吏坐的車。漢代成都除了設定錦官城外,還設定有車官城。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銅樽)

銅樽是漢代較常見的盛酒器,這件銅樽樽蓋呈山形,最高處立一鳳鳥,通身刻飾紋飾,做工細膩精湛。成都在漢代冶鐵和冶銅業均比較發達。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西漢·漆盤)

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漢代漆器,成都是漢代漆器生產中心之一。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鐵牢盆)

鐵牢盆是官府製造用於控制管理鹽業生產的量器,內刻“廿五石”銘文,為其計量單位。鐵牢盆的出現,顯示出四川井鹽產業的發達。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西漢·經穴漆人)

這件西漢漆人是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漆人身上刻劃著穴位點和經脈,還標記著不同臟器的名字。是國內發現的最早在完整的經穴人體的醫學模型。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西漢·老官山醫簡)

老官山共出土920支竹簡,後整理出9部醫術,並可能是扁鵲學派失傳的醫術。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漢·陶仙山座)

成都是道教的發源地,道教是以張道陵在成都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為標誌,而中國傳統的神仙信仰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構成之一。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漢俑)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成漢俑)

西晉滅亡後,四川出現了一個叫成漢的割據政權。這是在成漢墓裡發現的陶俑,與三星堆的造型藝術異曲同工。而成漢政權是由古巴人的分支賨人建立。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南朝背屏式造像)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南朝背屏式造像)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南朝背屏式造像)

成都是目前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最多的地區,南朝是東晉滅亡後,在淮河以南建立的宋、齊、梁、陳四個割據政權的總稱,首都在今天的南京,是一個朝代更迭頻繁的亂世時代,但佛教卻在這期間迎來發展高峰期。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南朝·阿育王像)

這尊阿育王像是全國發現的全國唯一一尊阿育王全身像,具有印度秣菟羅造像風格。阿育王像指的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及其第四女所造釋迦牟尼像的簡稱。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南朝道教造像)

此尊為南朝道教造像,比較少見。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邢窯“官”字款瓷器)

唐代邢窯是白瓷的生產中心,位於今天河北省。這件”官”字款白瓷質地緻密堅實,釉質細膩,是邢窯細白瓷產品的精品,也是我國唐代白瓷典範。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金香囊)

香囊以黃金製作,通體鏤空,透雕花鳥紋。它與法門寺的銀香囊如出一轍,內部設有兩層同心圓機環和焚香盂。焚香盂能保證不管怎麼晃動香囊,香料都不傾斜灑落,該原理類似於現代陀螺儀原理。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團窠對獸紋夾聯珠對鳥紋半臂)

這件蜀錦半臂,暗淡的一半是蜀錦“陵陽公樣”,鮮紅的一半是西方的粟特錦。這件織錦中西合璧,是中西文化在一千多年前交往的產物。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邛窯三彩瓷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邛窯三彩瓷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邛窯三彩瓷器)

邛窯是四川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民窯,在唐代它以燒造釉下彩繪瓷器聞名。而邛窯三彩瓷器,算是邛窯最高階的產品。邛三彩也有別於唐三彩,是一種生活實用瓷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邛窯省油燈)

省油燈是邛窯創造型燒造的一種節能產品,它在油燈中再設計一層夾層,用於注水。透過夾層加水的方式降低油溫,從而增加油燈的使用時間,深受文人士大夫喜歡。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彭州窖藏銅佛像)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彭州窖藏銅佛像)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唐·彭州窖藏銅佛像)

唐代成都佛寺林立,現成都市區大多數寺廟都始建於唐代。來自彭州的窖藏銅佛像,隱隱可以讓我們一窺那個時代的佛香古韻。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五代後蜀·趙廷隱墓陶俑)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五代後蜀·趙廷隱墓陶俑)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五代後蜀·趙廷隱墓陶俑)

趙廷隱是五代後蜀的權臣,也是《花間集》編撰者趙崇祚的父親。其墓中出土的伎樂陶俑被評為西南地區最精美的伎樂陶俑,他們如同一支樂隊,演奏形態惟妙惟肖,體現出五代成都地區歌舞燕樂的興盛。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陶庭院)

趙廷隱墓陶庭院,仿若一個跨越時空的視窗,讓我們得以一窺五代時的貴族庭院的模樣。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唐宋·江南館街磚鋪路面)

江南館街位於今天成都地標IFS的樓下,因考古發現唐宋時期成都的磚鋪路面和排水系統而聞名,被評為200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唐代中晚期經濟上有揚一益二一說,即揚州第一,益州第二。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宋·彭州窖藏銀器)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宋·彭州窖藏銀器)

這兩件精美的銀器均為彭州出土的宋代窖藏物品。宋代四川經濟繁榮,貿易繁盛。藥材、布匹、茶葉、糧食等蜀地特產運銷外地,同時大量的瓷器、金銀器則銷往四川。正因為貿易的興盛,加上四川鐵錢過於笨重,以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達,催生了紙幣交子的誕生。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宋代·青銅象棋子)

這套出土於華陽的宋代象棋子,一共30枚,比現代象棋少了兩枚象,一枚炮,多了一枚卒。宋朝末年,已經形成了32枚象棋的對弈模式,這套象棋應該和現代下法一致。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明·蜀王墓鎮墓武士俑)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明·蜀王墓鎮墓武士俑)

明朝朱元璋分封他的第十一個兒子朱椿為蜀王,後世代代沿襲王位。蜀王家族對於明朝四川的影響力巨大,這些鎮墓武士俑也反映了當時蜀王家中軍官的形象。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圖:@蜀王府龍紋琉璃滴水)

蜀王府的規制是仿造故宮所建,所用建築材料也是皇家御用,極其氣勢恢宏,顯示出朱元璋分封藩王,威懾一方的目的。

成都博物館|閱盡一座城數千年之繁盛

(明·蜀王墓陪葬俑)

蜀王府的陪葬俑群,透露出氣勢磅礴的王家風氣。

關於成都博物館,就寫到這裡了。

同樣,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這個公眾號吧!

如果你有朋友喜歡阿七的風格,也推薦他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