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才擔得起常州之名

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才擔得起常州之名

常州,一座尋常、不尋常的城市,普通的表面蘊藏著這座城市璀璨輝煌的歷史、艱鉅的歷史使命和潛力無窮的未來。

為什麼常州要爭創更多“第一唯一”?

常州在歷史上,就有這種“勇爭一流”的基因,這種基因深深印在常州人的血液中,激勵著無數常州先賢的奮鬥前行,“事事爭當第一流,恥為人間第二手”的陽湖精神,如今已作為常州城市精神,古已有之,常州誕生了陽湖學派、孟河醫派等具有常州地方文化且對中國有影響的獨特文化現象,更是儒風蔚然,為東南冠。

常州先賢心懷天下,敢於人先,創下多少第一唯一,讓常州人,常州之名在歷史中顯得格外耀眼,陳濟,明朝史學家,《永樂大典》編纂都總裁,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平民身份出任國家文化工程負責人的人。《永樂大典》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百科全書,顯示了古代漢族文化的光輝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曠世大典。盛宣懷,洋務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他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更有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作者呂思勉、趙元任、劉海粟、周有光等,這些大師先賢用他們的才幹成就詮釋了他們作為常州人骨子裡的不甘人後,勇爭一流。

這種基因一直延續傳承,改革開放初期,常州不等不靠,巧抓機遇,敢為人先,率先起跑,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蘇南模式在此起源,獨創“一條龍”經驗,“小桌上唱大戲”最終成就“第一個崛起的常州”、“中小城市學常州”、“工業明星城市常州”。

到新的時期,爭創更多第一唯一的背後,不僅僅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性格的傳承,更是一種歷史使命和擔當,只有爭創更多的第一唯一,才能更好的提升常州城市知名度和城市能級,才能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更好的建設五大明星城、國際智造名城和長三角中軸樞紐,才能擔得起常州這座城市之名。

新千年以來,常州更是以這種精氣神,開建BRT快速公交系統,全國第三,全省第一和唯一,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市政類公園全部免費開放,當一屆最圓滿最成功最難忘的江蘇省運會在常州舉辦時,常州人民群眾幸福感和自豪感爆棚,外地遊客為之羨慕,至今想來,依然讓人激動,常州以人為本,民生工作走在前列。

常州的產業發展更是以“第一唯一”為目標,2020年常州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透過率、申報數量增幅、培育入庫數增幅均居全省榜首,一舉拿下3個第一:高企擬認定數達1148家,透過率66。9%,居全省第一;全市共推薦高新技術企業申報1716家,申報數量同比增長65。16%,增幅居全省第一;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1156家,同比增長60。33%,增幅居全省第一。光伏、碳產業、新能源、智慧製造等產業,常州均處於全國頭部行列。

常州的雄心壯志,需要靠所有常州人去努力,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以勇爭一流的精神態度,去工作,去努力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有可能路遇險阻,有可能難以實現,但只要秉承這種“勇爭一流,恥為二手”的精神,努力將常州建設成為全省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幟,亦不負常州之名。

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才擔得起常州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