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吃鴨,吃出味道,吃出了文化,還吃出鄉愁……

廣西桂林平樂“七月半”有吃鴨的習俗

在平樂的中南部地區,有“七月半”吃鴨的習俗。這一天,圩市買賣鴨子最為熱鬧。趕圩回來的路上,人們手裡提的、車子後箱裝的,大都有“錢紙蠟燭香,鴨子蓮藕姜”。要問今晚吃什麼?就一句話:“殺鴨!”。一般情況下,逢年過節,雞是人們家宴裡的首選。然而,中元節吃鴨卻是成為首選。

平樂俗稱的“七月半”,即是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亦稱鬼節。其實真正的中元節應當是七月十五日。傳說,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部分漢人倉惶逃往南方。遠離故土,就要連同祖宗的牌位也要一起 搬走。而要搬走祖宗牌位,須選擇在清明節、中元節、重陽和除夕這幾天。而這一天,正是七月十四日,距離中元節還有一天,可事急等不及了,就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於是,現在的南方漢人和少數民族都是過七月十四,而北方人是過七月十五。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據說,中元節這一天在陰間的鬼魂會被放出來。為了緬懷先祖,人們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祭拜祖先,而祭祀最好的方式就是美食。

祭品不能用雞做供品,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會把給祖宗送去的錢物都給刨出來,後輩的心意就傳不到祖宗那裡,所以就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因為去“陰間”要渡河,河上僅有一座奈何橋,“使者”太多,橋上擁擠,而鴨子則可以帶著給祖宗的祭品游到對岸,所以在中元節當天的祭祀品以鴨子為主。祭祀儀式完畢後,剩下的鴨子,人們就“散福”了,所以留傳下來中元節吃鴨子習俗。

也有人說,中元節吃鴨是因為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相傳古代北方人攻打南方,遇江,久不能渡,持續到七月中旬還沒有攻下,北方人就以殺鴨子吃為意頭,祈求能適應水性,也有提前過年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人們一到中元節、“鬼節”就吃鴨子。後來,則被不同地方的‘人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大體上就是驅魔辟邪之意。“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鬼節”其實是一種靈魂崇拜。在這一天,人們燒香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也趁此機會與家人團聚。其實,在七月半吃鴨子,還因為它是一個本地時令菜餚。古時候,平樂中南部以上的區域稱為“南木峒”,是平樂傳統的稻作農耕區。每年的農曆四月初時是養殖鴨子的好時節,而到了六月底收割完稻穀後,鴨子可以吃在田裡掉落的穀子和小動物。這時,正是鴨子長大進入換羽期,不僅肉質肥美,而且易於去毛。恰好迎來了七夕節和中元節,於是,人們在祭祀祖先和神靈時就開始殺鴨子過節。

鴨屬於水禽,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元朝的御醫忽思慧在《飲善正要》裡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因此,夏秋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現代人對於鴨的烹飪方法非常多,有烤鴨、白果老鴨湯、啤酒鴨、醬鴨、鹽水鴨等等,但平樂中南部區域,特別是青龍、陽安一帶最特色的頭菜鴨。這一帶區域的人們本是北方移民,儘管在南方,蔬菜豐富,四季不缺時令蔬菜。但他們還是傳承了北方人制作窖菜的傳統,酸鹽菜、菜花幹、豆角幹、筍乾、酸筍等等。特別是這一帶盛產的頭菜最富有特色。

每年十月頭菜成熟採摘後,人們就把頭菜曬好入缸醃製,用黃泥把壇口密封。到了來年,一罈黃爽光鮮的頭菜便可食用了。輕輕撕下一塊,放進嘴裡細細品味,一絲酸甜,幾分香脆,讓人回味無窮。這時,從田裡隨便抓一隻子土鴨,與頭菜相配,無論湯煮,還是燜炒,都堪稱一流佳餚。“頭菜鴨”之所以好吃,關鍵在它的食材原汁原味,鴨子土,頭菜鮮。它製作簡易,無須任何配料,只放生薑幾片,那清甜、鮮美和香脆足以讓外出的遊子牽腸掛肚,讓初來的食客大聲叫絕而留連忘返。

“七月半吃鴨”,吃出味道,吃出了文化,還吃出鄉愁……

七月半吃鴨,吃出味道,吃出了文化,還吃出鄉愁……

七月半吃鴨,吃出味道,吃出了文化,還吃出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