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看這部電影之前,剛去了盧浮宮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相距五六米,相隔兩層大厚玻璃。用一分鐘的時間從人群中擠到了中間拍了張照片,然後就走了。實際上我什麼都沒看到,更沒心情欣賞她神秘的笑容,就看到了一大群人擁簇著擠到最前面拿著自拍神器跟這張名作合影,拍完了就像是完成了一個偉大的人生儀式。後來我在旅館裡遇到了一箇中國女孩,我們一起計劃第二天出去玩,她開啟app列了一長條柏林的景點給我,問我想去哪。我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隨便逛逛,她說這麼冷她也只是想去景點拍點照片,發個朋友圈,打卡自己來過了。第二天我們坐了一個小時的火車到了“景點”,卻只看了十五分鐘的東邊畫廊。她問我柏林牆是幹嘛的,這些畫都是誰畫的,邊說邊找一些好看的背景讓我給她拍照,終於在大冷天兒留下了這麼多張照片才不虛此行。

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白日夢想家》中的Walter為了得到一張底片的下落,在追尋攝影師的過程裡體驗了那麼多驚險刺激和快樂。他在冰島遇到火山爆發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坐著小飛機冒死拍火山的攝影師,可是那不是Sean。後來準備要放棄的時候,回到家發現了新的線索。他又去了喜馬拉雅,最後找到了在雪山上等待雪豹出現的Sean, 可是在雪豹終於出現的時候,Sean沒有拍,就一直看著它出現到消失。他說If I like a moment, personally, I don‘t like to have the distraction of the camera。 Just want to stay in it。 Right Now。 好攝影師有熱愛生活的天性,不可控的去享受每一個自然界帶來的驚喜,跟抓拍那個珍貴的時刻比起來,全心的投入在那個瞬間於他更重要。

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在一個“全民攝影”的快時代,每個人都在不停的按著快門,巴不得每秒鐘都把自己遇到的新奇事物記錄下來,拍照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人們太過於依賴拍照來儲存記憶,所以形成惰性不再專注於事物本身,所以很難記得美麗的景象,以按快門取代了體會和記憶那個瞬間的感受。人類站在令人感動的事物面前卻喪失耐心去欣賞或感受這個當下,在某種程度上可算作一種社會性冷漠。這就像是一個大胃王面對一塊精緻小巧的分子料理甜點,連嚼都懶的嚼便一口吞掉,然後即刻告訴你這個蛋糕味道還行。

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在一個略感寒冷的午後看了這部電影,之前跟大夢想家一起下載來看的,沒想到各有千秋卻同樣優秀……劇情令人各種意想不到,開始以為是中年男人鬱郁不得志到後來變成科幻冒險再後來的公路電影,感覺是個什錦拼盤,卻又那麼文藝。羨慕肖恩的工作,也羨慕男主和他之間的情感;從被生活壓抑的忘掉初衷的中年人到瞬間行走歐洲的社交達人,一張底片讓他從做白日夢到行動,我又何嘗不是之前的他呢?男主的媽媽真的是一位cool lady,默默的關注著男主的成長;故事到最後25號底片出來的瞬間眼淚就崩潰了,沒想到還有點基情向呢!為了紙質文化付出的一輩人致敬吧,他們是偉大的!也為了同樣活在囹圄裡的我早起覺醒找回自己!

白日夢終究是夢?這類電影看完總能夠更同情自己?

當這一切把和我自己的經歷聯絡起來後,就變得非常清晰。電影無非就是想說,少做些“想太多、讀/經歷太少”的事情吧,不如直接去做、不顧一切去追求。然後當你闖了一段路以後,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就會發現一切比白日夢還要美好,那絕對是做白日夢的你無法想到的,你的成就也會自然而然的伴隨你。所以核心還是“不如去闖”。我自己這一年多,也是透過多個“闖”的契機而走出白日夢的。但是人畢竟總是不願意滿足的。今天看了這電影覺得自己已經走入下一個迴圈了,因為我不同階段想要的東西變了。所以正好提醒一下自己,不要想太多,要去看書、去經歷、不顧一切去努力去闖。題外話(只是突然想到,和電影無關):努力是你的本分,是底線。而知識、經歷,這些才能讓你更具備能力和競爭力。這個社會不需要僅僅是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