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成都人好遊樂由來已久,至少在魏晉南北朝時就有了享樂的因子。享樂主義的始祖阿里斯蒂普斯認為,爭取享樂和排除痛苦是生活的目的,也是人生價值的標準。以此旁觀成都人的遊樂,或許是最佳註腳。

唐時修建的合江亭是這一時期經常舉行遊樂的場所。何長髮《成都合江亭》載:合江亭鴻盤如山,橫架赤霄,廣場在下,礫平雲截。登亭俯之觀之,清流激端,沙鳥上下,船樓相接;遠望東山,翠林隱約,把林籠竹,列峙左右。置身其中,使人頓生詩情畫意。為唐人又一宴飲餞別、遊覽勝地,名士騷客題詩,往往在焉。五代時期,合江亭因被前後蜀王據為別苑為王室貴族所獨享。北宋時期官府不治,合江亭園頹圯。蔡迨《合江園記》言:“園可娛官,官之人未必皆材。又屬公府尚簡,重燕遊闊,疏因弗以治。樓欹亭陊花竹剪刜,荒穢蕭條,可念其恙者,獨長江茂林耳。”

閒暇在西方文化裡是“高等的正經”,遊樂則是都市生活的一面鏡子,這其中也包含了娛樂生活。中國最早的娛樂社團出現在五代時的成都,似不是偶然的。宋人調露子《角力記》:“蜀都之風,少年輕薄者口口為社,募橋市勇壯者,斂錢備酒食,約至上元,會於學射山前,平原作場。於時新草如苗,口侯人交,多至曰晏方一對,相決而去。或贏者,社出物賞之,馬擁之而去。觀者如堵,巷無居人。從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罷。”這個最早普及摔跤運動的社團,就是後來的“角力社”。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遊樂之風在唐宋時的成都很流行。陸游《自合江亭涉江至趙園》詩注:“成都合江園蓋故蜀別苑,梅花甚盛,自初開監官日報府報至開五分則府主來宴,遊人竟集觀賞遊樂。”白麟《合江探梅》詩:“艇子飄搖喚不回,半溪清影漾疏梅。有人隔岸頻招手,和月和霜剪取來。”張燾《合江亭》詩:“卻暑追隨水上亭,東郊乘曉戴殘星。餘歌咽筦來幽浦,薄霧疏煙入畫舲興發江湖馳象魏,情鍾原隰詠飛鴒。故溪何日垂綸去,天末遙岑寸寸青。”是重建之後的合江亭,不過,在南宋末年,合江亭再次被毀,這裡成了一片廢墟。

譚繼和和馮小露在《九天開出一成都》一文中認為成都有三種遊樂方式:一是歲時遊樂,幾乎每季每月都有二至三次全城性的全民遊樂活動。唐宋、。時成都的遊樂:正月元日遊安福寺、二日遊大慈寺、七日(人日)遊草堂、十五日上元放燈(道士葉法善引玄宗夢遊成都燈市,酒於成都東郊富春坊)唐代時成都放燈一夜,宋代時發展為三夜,在昭覺寺舉行。到近代,燈會時間越來越長。正月二十三日遊聖壽寺蠶市,二十八日遊淨眾寺。二月二日踏青小遊江,從萬里橋開始。八日觀街藥市,十五日蠶市雜耍三月三日遊學射山,九日大慈寺蠶市,二十一日大東門遊海雲山鴻慶寺,二十七日大西門外聖人廟。四月十九日浣花大遊江,從百花潭至九眼橋,有龍舟競渡,僅大型龍舟即達百餘艘之多,“最為出郊之盛”。五月五日大慈寺飲雄黃、買綵線、掛長命索、吃筒飯、粽子。六月初,頭伏遊江瀆池。七月七日夜市,十八日盂蘭會。八月十五日中秋。九月九日士女遊車,全城遊覽至玉局觀止。十月冬至遊大慈寺,冬至後一日遊全僧寺。臘月慶壇神、遊川主廟,歲末獻金花樹、忘憂花。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二是“遨頭”、“遨床”遊,這是唐宋成都遊樂的獨有特點,為其他城市所無。所謂“遨頭”是指帶頭遊遨的成都太守,“遨床是旅遊用的小板凳,老百姓帶著凳子游樂。特別是浣花大遊江和龍舟競渡這兩個節日以及正月和歲末,都要由太守帶領老百姓同樂。這個習俗是成都獨有的。

三是土俗土風遊樂。除了其他城市共有的一些土俗土風旅遊外,成都有三種土俗旅遊最特殊:禮拜杜鵑鳥(杜鵑是蜀王杜宇啼血的象徵,蜀人見杜鵑鳥即認為是望帝之魂而要跪拜祭禮)、拜川主(即拜大禹、李冰和二郎神)、拜馬頭娘(養蠶之祖,即螺祖)。

宋代尚遊樂,更少不得觀賞性娛樂,成都也不例外。莊季裕《雞肋編》捲上記成都看戲的盛況:“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遊賞幾無虛辰,使宅後圃名西園,春時縱人行樂…自旦至暮,唯雜戲一色。坐於閱武場,環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於其上如山。”

元人戴良曾說:“元有天下已久,宋之遺俗日就湮沒,而流風遺韻之存者寡矣。”具體到四川,“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為賓主。治者狃聞習見,以遺風舊俗為可鄙,前言往行為可陋”。成都遊樂之風也就多已不存。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雖然清代的成都相對穩定,但習俗早非昔日舊模樣,而更多的是與今天的習俗接軌。至於遊樂之風,也非唐宋時的盛況,雖然也有觀燈、花會、掃墓、踏青、廟會、划龍舟、重陽登高等風氣,也還是開拓了新的遊樂活動,比如正月十六的“遊百病”,當天,男女老幼都要在城牆上走動走動。據說這項習俗起源於唐代,只是在清代發揚光大罷了。無疑,不管是戰亂,還是和平時期不管是經歷過多少次移民,成都人還是保持著遊樂之風,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成為成都的標誌。遊樂在今天依然是成都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

而其內容與過去相比,更顯得家常。三五好友相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再一起吃下飯,就有了遊樂的趣味。此外,成都還有這樣那樣的節日一百多個,如櫻花節、羊肉節、非遺文化節等等,不一而足,這樣密度的節日出現,說明成都人對遊樂的興趣不減。作為娛樂方式的一種,遊樂所帶來的猶如吃蒼蠅館子般的快感,卻同樣在精神上能夠達到相應的高度。但在遊樂節目上或許更加現代。春天裡,我的朋友“子夜的曇”感嘆:“成都人太好耍了。從我家出來十多分鐘車程,便是白鷺灣溼地,很大很大的一片溼地公園,但人太多了,便去了旁邊不知道叫什麼的地方,有一條不知道盡頭在哪裡的腳踏車道,很多野餐的人,四輪車、滑翔傘竟然都是耍家自帶的。離我家這麼近,我白做了這麼久的成都人呀!”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這只是成都人週末的一景,實則是在農家樂、公園、綠地等地方,成都人都可隨意找到遊樂的可能。這與其說是遊樂的地方眾多,倒不如說是成都人愛遊樂成癮,對大多數人來說,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良辰美景,豈容輕易浪費。

詩人曾說:“愛生活,才能發現生活的樂趣。”成都人在遊樂裡找到的又是什麼?單就娛樂而言,其花樣似乎算不上特多,但透過娛樂聯絡的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還包括了對世界的共同認知:最好的時光,總是與遊樂在一起。

關於成都的回憶:遊樂的良辰美景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有補充的可以給小編留言!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