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確切說,頂著“蟋蟀天子”名號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個雖然犯下了嚴重挖坑錯誤,卻奠定了明朝盛世江山的優秀政治家。

但在講他的優秀之處前,卻先得講清楚他腦袋上的一個汙名:蟋蟀天子。在明清年間的好些史料裡,明宣宗玩蟋蟀的愛好,造成的惡劣後果簡直一筐。明朝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裡,就繪聲繪色講過明宣宗命大臣況鍾,去江南強徵上千只蟋蟀的“惡政”。到了明清之交的野史《明朝小史》裡,更衍生出了為徵用蟋蟀鬧出人命的悲慘故事。蒲松齡的小說《促織》,更把這類為徵蟋蟀害死人的惡劣橋段,加工到無比虐心。在那橫徵暴斂嚴重的清初廣外流傳。

可這類故事真實性強不?明宣宗喜歡鬥蟋蟀不假,就連宣德年間流傳下來的瓷器裡,都有獨特蟋蟀圖案的珍品,可見確實是大愛。但有沒有鬧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記載內容最悲慘的《明朝小史》,距離明宣宗在位時卻隔了三百多年,蒲松齡的《促織》更是百分百小說。而一個直觀的證據是:在各類筆記裡為明宣宗強徵蟋蟀的況鍾,卻是中國古代史上出名的清官能臣,至今深受當地民眾的懷念。都鬧的“民不聊生”了,竟還流芳千古?

所以可以百分百確證的是,明宣宗這個日常的生活愛好,被後人特別是改朝換代後的清代筆記,人為的誇大了。

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而比起這類被誇張的惡名,歷史上真實的明宣宗朱瞻基,卻也同樣有一些足以羞殺後世好些帝王的“小事”,比如微服私訪。

微服私訪這件低調事,古代很多帝王都喜歡嘗試,但其中絕大多數人,嘗試的後果都是雞飛狗跳,明宣宗卻是百分百低調。他曾經在祭陵典禮後回宮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裝體察民情,跟沿途耕地的老農聊家常,聽老農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勞逸的繁重,默默回宮後就立刻火速辦公,源源不斷出臺各種惠民政策。這麼一件後世某些帝王經常勞民傷財,且常編成野史海吹的事,他只當做了解民情的視窗。

也正如這段低調卻堪稱偉大的微服私訪一樣,在他十年執政時代,“務實”一直是他的主要風格。當然也因為這個風格,他也在另一個領域給未來的大明朝,包括他的寶貝兒子挖了大坑:國防問題。

雖說明宣宗的少年時代,是在“馬上皇帝”永樂大帝的身邊長大,且親自抄傢伙和瓦剌鐵騎血拼過。但登上皇位後的明宣宗,卻是十分愛好和平。尤其崇拜戰國名將李牧,還經常要求邊關將領們學習李牧,不要為求邊功亂開戰。結果他在位時代,明朝邊防一縮再縮,開平衛等昔日遏制草原的要衝大量放棄。保守的國防戰略,終於給瓦剌崛起開啟方便之門,還把寶貝兒子明英宗坑成了俘虜。

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如果說拙劣的國防眼光,是明宣宗執政年代的敗筆,那麼在更多的方面,他留給明王朝的,卻是閃耀歷史的執政妙筆。

尤其影響明朝三百年的,就是他開明的執政風格,不同於明太祖朱元璋立國起的高壓政策,明宣宗大量廢除嚴刑峻法,鼓勵朝臣們廣開言路,明朝的思想文化,也在他從此寬鬆的執政理念下蓬勃發展。輕徭薄賦更成了他十年來一直堅持的信念,多次下詔書在災害中減免賦稅並安排賑濟,仁政效果之好,恰如清朝人的服氣評語: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相。

但千萬別以為,這位明宣宗是個爛好人,一直堅持“仁政”的明宣宗,對於貪汙腐敗問題卻是從不放鬆。但比起明太祖動輒殺一片的大手筆,明宣宗卻更重監察作用。他執政後反貪的第一刀,就先砍向有監察大權的都察院,法辦了惡名昭著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更厲行大刀闊斧改革,確立了都察院與吏部互相監督的原則。明朝的監察體制,從此戰鬥力更煥發。

而比起之前永樂皇帝朱棣幾乎乾綱獨斷的模式,明宣宗對明朝歷史影響最深的,卻正是這個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明王朝分權制衡的行政模式。曾經只是永樂皇帝身邊小秘書的“內閣”,在明宣宗的苦心改革下提高了事權,內閣“票擬”的話語權也正是從此開始。正是這全新的內閣模式,確保明王朝的國家機器,有了更好的糾錯與運轉保障。哪怕攤上甩手掌櫃似的懶皇帝,這套科學的行政體系,依然可以保證國家的穩定。

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以這個管理創意來說,明朝三百年政治史上,明宣宗的重量級地位,就不在朱元璋朱棣等強力帝王之下。

也正是在這一套全新政治運轉監察平臺上,明宣宗強大的用人能力更是一展身手。他用人不疑的精神,更確保明朝完成了多項重大改革,特別是江南賦稅改革。這個明太祖朱元璋時代的賦稅大坑,到了明宣宗時已經舉步維艱。但面對祖制的壓力,明宣宗卻力挺了能臣周忱,在不違背“祖制”的口號下推廣了平米法改革,大明的國庫這才盆滿缽滿。正是這強大的國力基石,才叫明朝挺過了多年後的土木堡國難。

也正是在他這十年的嘔心瀝血下,大明王朝的綜合國力,繼續蒸蒸日上。不單是糧棉儲備豐厚,強大的手工業更是爆表增長,以蘇州為核心的江南紡織業,正是在明宣宗時期火熱發展。以“宣德爐”為代表的冶煉業和以“宣德款”為代表的瓷器業,工藝規模更是突飛猛進。中國古代手工業幾個標誌技術,幾乎都雲集於這一時代。如此治國成就,不負“明君”稱號。

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到底該評價他是昏君還是明君?

雖然,軍事層面的錯誤,是他不能抹去的敗筆,但是一個有強大抗風險能力的明王朝,卻是他親手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