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我陸陸續續寫了幾篇中醫脈診的文章,分別談了把脈知懷孕,把脈知男女以及脈診中的死脈“七絕脈”的脈診原理。這些文章受到了不少對中醫脈診感興趣的朋友的喜歡,很多人會在文章下面給我留言或者給我發私信,分享一些自己的讀後感或者探討一些脈診問題。有一個朋友私信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他說他是一箇中醫的民間愛好者,特別喜歡中醫,對中醫的脈診很感興趣,特別崇拜中醫大夫把脈時候那種氣定神閒的感覺,但是他的大學不是中醫類大學,而且既沒有老師,也沒有家傳,像他這種情況,他應該怎麼學習把脈呢?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脈診愛好者

其實他的心情我很理解,中醫擁有很好的民間基礎,愛好者非常多,好多愛好者和他的這種情況很相似,痴愛中醫卻有心無力,專業不對口,也沒有緣分遇到良師,找不到學習的方法。脈診此事的確宜有師承,有老師點撥會更好一些,可是好的老師的確可遇不可求,古人云:師豈易得?正是此意。但是沒有老師並不代表著沒有了學習的機會,中醫自古就不缺自學成才的案例,滋陰大家

朱丹溪

,婦科聖手

傅青主

,四聖心源

黃元御

,近代的《名老中醫之路》開篇第一個大家

嶽美中

同樣是自學成才,這些大家們他們難道沒有老師麼?

“書本”就是他們的老師。

古人在資訊那麼閉塞的情況下都可以自學成才,我們現在學習環境那麼好,有大量的教學影片,想看什麼書都能找到,這些事情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所以說我們想自學把脈是絕對可行的。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書本是最好的老師

外國有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這句話用來形容學習中醫也非常合適,學習的事,永遠不晚。我之前的脈診文章大部分都是說的中醫把脈的神奇,關於普通人如何學習脈診其實沒有詳細說過,這一期咱們就講講既無師承,也無家傳的情況下,中醫愛好者應該透過哪本書築基學習脈診。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脈診

學習把脈之前,我們先要知道古代脈學的中醫大家都有誰?中醫古代人才輩出,脈診大家也是有很多,

王叔和,李時珍,李中梓,滑壽,張景嶽

都是不世出的大家,他們在脈學這方面建樹很高,但是好大夫未必是好老師,雖然《脈經》《瀕湖脈訣》《診家正眼》《景嶽全書》都是特別好的書,但其實這幾本書對脈診新手都不太友好,王叔和的《

脈經

》自是千古一書,但其分體論像,頭緒繁瑣,過於龐雜,而且脈經成書較早,

普通人讀起來都吃力,理解起來就更難

;李中梓《

診家正眼

》援據經旨,考校典章,衷極理要,闢非糾謬,正本清源,是李中梓究心三十年始成書,但是

“診家正眼”適合學習脈診有一定心得欲更進一步的人學習使用,新手上來學診家正眼,欲速則不達,很容易事倍功半

;李時珍《

瀕湖脈訣

》全書簡明扼要,立意深遠是很多人的脈學啟蒙書,但是

瀕湖脈訣的脈象描述過於縹緲,書中一些詞如“如水漂木”“如捻蔥葉”“輕刀刮竹”好似講得很明白,但新手對脈象沒有直觀感受的話,把脈時很容易大腦一片空白,不知指下為何脈象

。這些書都很好但是作為一個把脈新手如果上來就學這些書的脈法,是很容易越學越不知所謂。排除了以上這些脈學經典書,我認為中醫愛好者脈診入門築基應學的書是:《

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要訣

》。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要訣》更適合基礎薄弱的人來入門。

《醫宗金鑑》是清朝官方中醫教科書。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乾隆

《醫宗金鑑》是

乾隆皇帝

詔令太醫院右院判吳謙主持編纂一套大型的中醫叢書。不同於王叔和,李時珍等人是根據個人經驗寫書,吳謙動用一切力量找遍了全國的所有新舊醫書,並挑選了精通醫學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員共同編修,歷時三年的時間才成書。成書後被乾隆皇帝賜名:

御纂醫宗金鑑,

被定為清朝醫學教育的教科書,有一句話形容當時的醫宗金鑑:“

使為師者必由是而教,為弟子者必由是而學

”。用現代話講就是醫學老師應當根據醫宗金鑑來教,學子們也應該根據醫宗金鑑來學。

《四診心法要訣》是脈學集大成者。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四診心法要訣

《四診心法要訣》是《醫宗金鑑》系列叢書中的一部

,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望聞問三診,下卷專講脈學,

《四診心法要訣》是脈學集大成者,

該脈學上合《黃帝內經》,中合各朝各代脈診大家,並參考崔紫虛《四言脈訣》的方式,一改李時珍的詩詞形式,用朗朗上口的四言形式記載脈象,初學者很容易熟讀乃至背誦。

《四診心法要訣》以六脈為提綱,極易上手。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極易上手

《四診心法要訣》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為提綱

。此書認為無論人有多少種脈,總能分為部位,至數,形狀三個方面。浮沉就是部位,浮沉統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遲數就是至數,也就是速率,以遲數統諸三至,六至之至數也,滑澀就是形狀,以滑澀統諸滑流澀滯之形狀也。掌握這六種最簡單的脈就可以脈學入門。

《四診心法要訣》用詞簡單易懂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脈象描述簡單易懂

脈學不同於望診,聞診,問診觀察的是客觀存在的症狀,新手只要仔細讀書認真學習,就能慢慢觀察掌握這些診斷手段,脈學講得越詳細,初學的人反倒越模糊。古人曾說過“切脈之事明於書未必明於心,明於心未必明於手”,所謂“胸中了了,指下難明”就是此意。《四診心法要訣》用詞簡單易懂,而且成書年代比較貼近現代,沒有古文基礎的人也是能讀懂的。例如講浮沉的“浮脈皮脈,沉脈筋骨,肌肉候中,部位統屬”看完能明白皮脈取之為浮脈。筋骨取之為沉脈;講速率的“三至為遲,六至為數”看完能明白一呼一吸跳三次是遲脈。一呼一吸跳六次是數脈。講形狀的“形狀如珠,滑溜不定。往來澀滯,澀脈可證”看完能明白滑脈是像摸到一個來回滾動的珠子,澀脈的脈象進退艱難,脈象凝滯。這些脈象雖然一句話概括,卻是很容易明白的。不似《瀕湖脈訣》描寫形狀太縹緲,初學者容易雲裡霧裡,不知如何下手。

綜上所述,作為一箇中醫愛好者,如果只讀一本書築基入門的話,《醫宗金鑑》肯定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的《四診心法要訣》更是脈診初學者的不二法門。近代中醫大家

倪海廈

當年就是在中學時代透過《醫宗金鑑》入門,才有了後來的成就,寫下了《天紀》《人紀》這些書;醫學大家徐靈胎更是認為:

熟讀《醫宗金鑑》,可以名世

。這些都是對《醫宗金鑑》莫大的肯定。

既無師承也無家傳,民間中醫愛好者應透過哪本醫書築基學習脈診

倪海廈

道德經雲:

大音希聲

。《四診心法要訣》用語至簡,絕對是返璞歸真,直達脈象本源的佳作。既無師承也無家傳的中醫愛好者,想學把脈的話不妨照我說的試試,認真的研讀下《四診心法要訣》,從開頭一點一點的去了解脈診,從最簡單的浮沉遲數滑澀六脈掌握所有脈象,自會讓你感覺到脈診並不是遙遙不可觸碰,也是普通人可以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