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文具,乃文人雅士揮斥方通之用具;書房,中國意蘊積聚之處。自古起,文房用具便為文人雅士探索藝術、追求悠閒雅趣生活的必備之物,不但要求用具實用,更要注重藝術雅緻。

西泠中人繼承了古人對文房用具的考究,以藝術家級別的嚴苛標準選擇文具。產地、材質、工藝優中選優尺寸、器形皆雅緻與使用兼具,以此訂製“西泠文房”套裝,延承古的,更新工藝,品味絕佳。

文章閱讀時間約3分鐘

前言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圖片來自網路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一,床頭小几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閒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上。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如吳中雲林幾式最佳。壁間懸畫一,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鳥獸人物不與也。”

——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裡描述的書齋陳設,雖有些繁瑣,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間舒適古雅的古代書齋的大概。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明代文人歸有光的文房“項脊軒”

以“小”出名:“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即使皇家書房,也並非以大為好。

“文房”原指官府掌管文書的部門,後來專指文人的書房。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文房用具中的代表,被歷代中國文人視為至寶。

本文將對文房四寶作具體的介紹以及講述文人雅居之樂——案頭清供等文物雅品。

01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筆墨紙硯——中國人的文房四寶

最先把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 的是北宋的蘇易簡,他在其所作《文房四譜》中對筆、墨、紙、硯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文房四寶”由此得名。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THe Writing Brush

文房四寶中的“筆”是指“毛筆”。毛筆是中國古代先民所創造的書畫工具,由獸毛捆縛於筆管制成。筆頭柔軟富有彈性,能夠表現出漢字點、撇、橫、捺的變化,以及中國山水畫的濃淡起伏。毛筆位居文房四寶之首,其使用和普及是中國文化興盛的標誌。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毛筆的起源

毛筆的出現遠早於秦朝(前221一前206)。從出土文物提供的證據來看,最遲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類似毛筆的工具產生了。

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一些彩陶上,有刻意描繪的紋飾圖案。這些紋飾清晰流暢,顯然不是質地堅硬的刻畫工具所能完成的,而應是由柔軟的類似毛筆的工具描繪而成。因此考古學家推斷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毛筆的雛形。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左:網格紋彩陶船形壺(仰韶文化)

右:豆莢紋彩陶缽(仰韶文化)

“筆”字的演變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從左至右依次為:金文、篆書、繁體字、簡體字。金文裡(聿)字像手持聿,篆書中則是在聿字上加了“竹”構成筆字。

各個時期毛筆賞析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 滑動檢視下一張圖片 >>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自敘帖》【區域性】懷素(唐)

《自敘貼》成書於唐大曆十二年(777),是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經典之作。全卷強調連綿之勢,長鋒筆的使用是此佳作的重要基礎。

毛筆的種類

毛筆的種類繁多,且有多種分類方法。比較常用的有按筆毫軟硬、筆鋒長短、筆頭用途不同的等來進行劃分。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羊毫筆(清)

羊毫筆以上等山羊毛製成,多用青、黃、黑、白色的羊毛。羊毫質地柔軟,吸墨性好,適於製作較大的毛筆和長鋒筆。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狼毫筆(現代)

狼毫筆是用黃鼠狼的毫毛所制,是最常見的硬毫筆。筆毫富有彈性,筆頭有光澤,但毛質較脆,不耐磨損。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筆中的名品

筆有四德

古人對選筆提出了四項基本標準,即筆的“四德”。筆有四德之說是由明代文人屠隆在《文具雅編》中首先提出來的,即好的毛筆應符合“尖、齊、圓、健”四項基本標準,即筆頭尖、筆鋒齊、筆身圓、毛體健。毛筆若有此四德,即便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也是上品佳作。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左:“雙羊牌”毛筆

右:鯊魚骨、獸骨杆羊毫筆(清)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日本鳩居堂所制毛筆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北京書畫筆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Ink Stick

墨是一種黑色塊狀的研磨顏料,廣泛應用於書寫、繪畫、拓碑等方面。墨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文字的儲存條件,加快了文字傳播和演化的速度,也使中國古代書畫擁有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春秋戰國時期,墨的使用已經較為普遍。同期出土實物竹筒、木牘、帛書上的文字,經考證有許多是用毛筆蘸墨書寫的。

戰國文獻中記載了關於墨的使用情況,如《尚書·呂刑》中有關於“墨罰”的記載,這是一種以刀劃破面部,再在傷口處塗墨的刑罰,這種刑罰留下的印痕終身難以脫落。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木牘(秦)

木牘上的文字是用毛筆蘸墨書寫的。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左:古代墨模

右:西湖十景墨(清)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制墨圖

各個時期的墨賞析

隋唐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硃砂柱形墨(清)

硃砂墨多用於修改文稿或點校圖書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蘭亭序》(摹本)【區域性】褚遂良(唐)

明清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朱子家訓墨(明)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五鳥敘倫墨(明)

墨的收藏

中國古墨品種很多,在墨史上使用較多、地位較高的主要是松煙墨、油煙墨兩種。另外,制墨名地徽州所產的徽墨也是墨史上最重要的墨品,制墨名家大多也來自此地,他們製作的許多精美絕倫的墨,是墨收藏的主要物件。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富貴圖墨(清)

具有收藏價值的墨

現在存世的古墨已十分稀少,儲存完好的古墨更是少有,因此古墨收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具有增值價值的古墨多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目前存世較多的是明清時期的古墨。其中做工精細,品質優良,儲存完好的宮延御墨是最值得收藏的一個品種。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Paper

文房四寶中的“紙”是指書畫用紙,即宜用毛筆寫字或作畫的紙。造紙術與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合稱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紙的出現,不僅使人們擁有了輕巧方便的書寫材料,更成就了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在中國造紙歷史中,也產生了許多精美的加工紙,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紙的發明

中國曆來就有蔡倫造紙的說法。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元興元年(105),當時負責製造宮廷御用器具的官員蔡倫,經過潛心研究,發明了造紙術,生產出新的書寫材料“蔡候紙”。

但是考古發現表明,紙的誕生遠早於蔡倫生活的年代,所以現代學者認為蔡倫只是造紙術的改良者。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竹簡(秦)

竹簡是由竹片或木片穿系而成,體積大,在紙出現之前是主要的書寫材料。

各個時期紙賞析

東漢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帛書(漢)

絹帛是絲織品,成本高,在紙出現之前是珍貴的書寫材料。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早期寫有漢字的紙(漢)

造紙術在東漢時有了技術突破,但在發展初期並沒有完全取代竹簡和絹帛,而是有一個紙簡併存的過渡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麻紙《平復貼》【區域性】陸機(晉)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藤紙《快雪時晴貼》【區域性】王羲之 (晉)

隋唐五代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水紋紙《張翰紙》【區域性】歐陽詢 (唐)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澄心堂紙貼》 蔡襄(宋)

明清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羊腦箋《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三卷》(明)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竹紋砑花紙 書札(明)

具有收藏價值的古籍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古籍的版本是決定其收藏價值的重要因素。通常,木刻本價值高於石印本,石印本價值高於鉛印本。此外,初版的古籍價值要高於再版和重複印刷的。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麻紙本古籍

題材內容越獨特的古籍具有越高的收藏價值。一般來說,在經史子集裡,子集類古籍的收藏價值相對較高。

明清以後的古籍,則以那些記載了重大歷史事件的工具書,傳記書,記錄特殊年代、特殊事件的古籍最有收藏價值。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Ink Slab

硯,是研墨的工具,同筆、墨、紙一起共同記錄著中國古老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硯的材質和式樣豐富多彩,是文房四寶中流傳至今數量最多的。

各個時期的硯賞析

魏晉南北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北齊校書圖》【區域性】楊子華(北齊)

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的硯臺有不少是仿辟雍(西周天子所設大學,其園如璧,四面環水)之形設計。硯臺四周留有深槽儲水,中心隆起,以眾多的柱足承託硯身。

隋唐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石硯(唐)

宋元時期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抄手石硯(宋)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蟬形歙硯(宋)

明清時期的硯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雕人物端硯(清)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端硯(四大名硯之一)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龍尾硯 (四大名硯之一)

今天,筆、墨、紙、硯仍然在中國傳統書畫創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現代文具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文房四寶的演變過程闡釋了傳統的文人精神,它仍可貫穿當今生活。

後來,與筆墨情趣不可分離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現,超出了筆、墨、紙、硯的範疇,如筆床、筆架等等。不只是文房四寶,更有其他文物雅品, 值得玩味。

02

案頭清供——文人雅居之樂

文房用印

南宋瓷印中,亦有文房用印一類,專指文人清玩翰墨及收藏使用的印章,如“文房之寶”“玉堂清風”“藏書”“家藏”“可齋”等。多見模壓成批製作,更有以鼎爵、葫蘆等圖案造型製成。這樣的印跡在宋代書畫及書籍並不鮮見,也曾見到傳世的這類南宋銅質印章,皆可與這批瓷印相互佐證。圖中這類文房印記,有著南宋時代典型的風格特徵。

——景德鎮窯南宋青白瓷印研究

黃 惇

西泠印社理事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圖片來自網路

文人書房必備雅器

清供

“清供”又稱清玩,其發源起於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後來漸漸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吳昌碩《清供圖》欣賞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圖片來自網路

歲朝即一歲之始。指農曆正月初一,“歲之朝也”,有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並預報一歲平安吉慶之意。歲朝清供蘊涵豐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賞, 給節日平添了吉慶祥和的氣氛。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圖片來自網路

紫砂器物

選自2015西泠春拍 |

中國曆代紫砂器物專場部分精品欣賞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清同治·王東石制、子勤仿古款玉成窯三叉提樑壺

款識:子勤仿古(底款);東石(壺流款)

16。4×13。8cm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清康熙·陳鳴遠制衎齋款段泥半桃

款識:衎齋

出版:《砂本無韻》P57-P58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1。8×3。2×4cm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清道光·申錫制、子冶刻茶熟香溫款段泥漢君壺

款識:茶熟香溫(底款);

申錫(把款);子冶(刻款)

鐫刻:煎雨前茶作詩中,畫清涼世界。子冶。

說明:商承祚舊藏

8。3×17。2cm

百年西泠第六期 | 文人的精神後花園——書房案頭上的風景與情趣

清晚期·王東石制、雪居畫何心舟刻玉成窯紫泥香筒

款識:陽羨王東石制(蓋款);

心舟(筒身款);雪居(刻款)

鐫刻:長生未央,雪居畫。

26×11。7cm

古制物總是有講究,器物,有分明而妥帖的用途。每件器物背後都有一片精神領地。各類文物雅品不僅是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載體和組成部分,也體現著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文章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筆墨紙硯》 季孫歙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