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一些認知偏差所誤導。比如,我們到處可以聽到成功的企業家,但創業成功的機率只有百分之幾,創業中百分之九十多的失敗者我們看不到。

我們到處可以聽到影視明星,但電影學院每年畢業生幾千人,成名者能有幾個。由於我們只看到成功者,而由此形成了對事情的歪曲看法。這種現象在機率論中稱為“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也稱“存活者偏差”)指的是我們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因為死者不會說話),而忽略了關鍵資訊——“沉默的大多數”,如此所得的結論與事實情況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比如在二戰時期,一個英國皇家空軍作戰指揮官,邀請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幫助改進飛機。研究顯示:所有的飛機都是機翼中彈最多,駕駛艙和尾部基本上沒有中彈。如果依據這個統計資料,在飛機改進中是不是應該加強機翼彈痕最多的位置?

然而統計學家亞伯拉罕·瓦爾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駕駛艙和尾部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資料被忽略了。

研究者越關注彈痕,離真相就會越遠。

事實證明,瓦爾德是正確的。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這樣取樣的偏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因為失敗者壓根就觀察不到。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經常聽到“我親戚吃這個藥好了”或者“我一個朋友去找了這個醫生”等等。不管你的親戚和朋友和你關係如何好,如何值得信任和尊重,在客觀規律面前都是等同的。

疾病和醫藥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照顧或者偏袒你的親朋。所謂“兼聽則明”也是這個道理,拋掉對個案的迷信,全面系統地瞭解才能克服這個偏差。

我們比較容易把視角集中到倖存的東西、可以看得見的東西上,而忽略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但實際上,我們把能看到的東西,看得越清楚,我們距離真相就越遠。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大量有關創業神話的圖書,講述的都是創業者如何一朝抓住機會成功而致富,創業者如何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破釜沉舟,百折不撓,最終獲得成功。市面上有關馬雲的書就有幾十本,就連馬雲自己都很納悶:“他們沒采訪過我,書是怎麼寫成的?”

許多人喜歡閱讀成功者的傳記,希望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殊不知書中的許多英雄壯舉往往是誇大或杜撰的結果。即使有的真實可信,但前人的成功也很難複製,模仿他們進行創業基本上不會成功。

不要相信“1年創立、2年融資、3年上市”的神話,這是小機率事件。很多創業者成功之後會下意識地杜撰很多“英雄壯舉”,宣傳所謂的“英雄故事”,這些故事害人不淺。按這種方式去做,基本上會“死無葬身之地”。

其實,研究成功者的經驗還不如多看看失敗者的教訓。創業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而創業失敗的緣由大致類似。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比如沒有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選錯了創業方向,沒能開發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錯誤的營銷策略、打價格戰造成嚴重虧損,投資規模過大超出了企業能力,創新能力弱、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和市場潮流變化,合夥人選擇不當、管理不善、團隊合作差等。

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經常說:多研究失敗的案例,這樣才知道怎樣避險。

股票投資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價值投資者,有趨勢投資者,也有成長股投資者;而失敗者大體類似,比如不止損、逆勢交易、重倉交易等等。

交易中止損最為重要,控制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看錯了方向,一定要認賠出場,逆勢加倉就像去接從空中下落的尖刀,絕不能拿全部資金去冒險。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我們只願意相信我們看到的,看不到我們沒有看到的,但他們並非不存在,恰恰相反,他們起著重要的作用。

懂得幸存者偏差的原理,不僅使我們在人際溝通中對他人更加包容,也能使我們在做投資決策時更加客觀、理性。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堅持原創不容易!如果您閱讀後感覺滿意,請給予點贊、評論並轉發,以示鼓勵!「本文作者:翟海潮 」

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不如吸取失敗者的教訓

養成良好習慣,打造成功人生

遠離焦慮的三項原則

《未擇之路》:面對人生的岔路,我們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