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2月1日(當地時間),SIA(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佈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業績為4,390億美元,同比2019年增長6。5%。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其中,2020年12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392億美元,同比2019年12月

增長8.3%

,環比2020年11月下降2。0%。2020年第四季度銷售額為1,175億美元,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

增長8.3%

,環比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3。5%。

按營收計算,SIA的資料代表了

98%的美國半導體企業

近2/3的非美國企業

,其資料具有較高的真實度和說服力。

以下晶片大師結合SIA往期報告資料談談關於

中美半導體的幾個關鍵真相

真相一:地主家也缺晶片

首先,關於美國半導體有三個資料值得關注。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圖: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佔率構成(SIA)

一是2020年美國半導體制造商(即總部設在美國)的銷售額約為

2080億美元

,約佔全球總額的

47%

。二是2020年進入美國本土的晶片銷售額(即進口額)為941。5億美元,較上年

增長19.8%

。三是在美國本土製造的晶片銷售額僅佔全球的

12%

簡單來看,造的遠不如賣得多,而且自身需求旺盛、重度依賴進口。

整體47%的市佔率比韓國、日本、歐洲和中國臺灣地區之和還多,顯示了美國半導體

產業的整體強大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圖:2019年美國半導體各領域市佔率(SIA)

同時,美國依然是

半導體產業鏈最為齊全的國家

,其

IDM、IC設計和半導體裝置

全球份額均在

40%以上

,優勢非常明顯。

但作為美國的“夕陽產業”,半導體也難逃美國

製造業空心化

的命運。一是美資廠商大量將產能佈局海外,造成本土大量依賴晶片進口。二是由於建廠成本高昂,美國本土在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領域對外商始終缺乏吸引力。

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業佔比從

1990年的37%

一路縮水至

2020年的12%

,這背後儘管美資廠商依然賺得盆滿缽滿,但30年間本土損失了大量的

就業、稅收和產業附加值

。在經歷了2020年的晶片奇缺之後,美國本土在

先進工藝和產能上的劣勢

體現得更加明顯,而這個劣勢傳導到美系汽車、飛機、軍火上就是產品

國際競爭力的整體下降

看明白上述幾點,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政府和軍方不惜威逼利誘、瘋狂要求先進晶片製造本土化了。

真相二:中國買了全球80%晶片

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進口積體電路超過3,500億美元,佔到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79。7%,中國仍然穩坐全球最大單一晶片市場。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圖:2020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情況

晶片大師畫了一個簡圖,表示中國市場進口晶片的兩大需求。其中,中國市場實際使用的晶片為

1,517億

美元,佔全球的

34.6%

,其他晶片則被工廠組裝後再以整機形式出口到全球。

這直接解釋了,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同時扮演了

“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

的雙重角色,中國市場和終端製造業的復甦是全球半導體業獲得增長的直接決定因素,“雙迴圈”的強大動能在此可見一斑。

同時我們看到,2020年日本半導體年銷售額增加1。0%,其他亞太地區增加5。3%,歐洲銷售額下降(-6。0%)。

真相三:任重道遠的晶片自給率

與龐大市場和製造能力形成鮮明反差的事實是,中國晶片的全球市佔率僅5%。從細分領域來看,只有

真相三:任重道遠的晶片自給率

在全球份額上有位置。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圖:半導體各品類/國家市佔率(SIA)

官方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

邏輯晶片(9%)和分立器件(5%)

但IC Insights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境內共製造了價值227億美元的積體電路,其中中國企業製造了

70%

(佔36。5%),這個數字僅佔中國積體電路市場的

83億美元

。而其他產值來自各大代工廠和IDM的在華企業,如臺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和聯電。

439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成績單背後的三個真相

另外,中國公司生產的83億美元積體電路中,約有

5.9%

,60億美元來自

23億美元來自IDM

這樣的晶圓代工廠。

如果如IC Insights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積體電路製造業規模將達432億美元,而中國製造的積體電路製造將僅佔中國整體積體電路市場的

中芯國際

,70%的自給率目標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