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比長安十二時辰更燃,親王

馬伯庸

馬伯庸

自從《長安十二時辰》之後,馬伯庸似乎變得更出名了,找他約稿的人絡繹不絕,從市場的角度上來說,他的很多朋友都建議他趁著熱度把這個大IP做下去。就像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沙海》系列,以及天下霸唱的《鬼吹燈》《河神》等等都非常炙手可熱。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但馬伯庸卻在緊要關頭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不知道是否能成為爆款的新書上。這本書名為《顯微鏡下的大明》。

儘管虛構小說才是馬伯庸的特長,但這本書是他第一次系統地嘗試非虛構作品,他希望寫出來的歷史紀實,也是一個個吸引讀者的完整故事。

縱觀馬伯庸這些年來寫的小說,每一本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每一次都是全新的體驗,似乎讀者只有從他這裡才能讀到不一樣的東西,但每一本書也清楚明白的告訴讀者們,不論寫的是怎樣的故事,都是馬伯庸的味兒。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不論是早期的作品,抑或是前年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還有比較新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以及《兩京十五日》,馬伯庸都善於捕捉社會底層的人物結構,素手編製成世態永珍。

新作,揭秘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疑雲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熟悉馬伯庸的都知道,他對於中國歷史的演技絕對是透徹。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案子,這樁案子在《明實錄》裡原只有一句簡簡單單的記錄,然後就被塵封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最不起眼的地方,不出意外,可能再過上個一百年都不會有幾個人發現。

或許是冥冥之中歷史想讓它重見天日,恰逢遇見了太愛鑽研的馬伯庸,才讓這個小案子的迷霧層層撥開。

每一個故事就像一顆大樹一樣,似乎上面的樹幹並不茂盛,卻沒想到這底下的根越挖越深,越挖越繁茂,最後就有了現在這本書

就拿《顯微鏡下的大明》來說,他的靈感就來源於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顯微鏡下的大明》

甚至創作靈感,也是可以從大量的閱讀中捕捉到的,從一些你想象不到的書籍中汲取養分。這就是他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多大IP的原因。

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當下,還能有像馬伯庸一樣沉下心閱讀寫書的人實在太少,用馬伯庸自己的話說,人

他曾說:“一個創作者要想保持創作熱情的話,除了靈感之外,最重要的依然是積累。”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1)

馬伯庸原名馬力,至於他為何會給自己起這樣的筆名呢?

“伯庸”其實源於屈原《離騷》的第一句:

的氣質,就像是古董的包漿,那古玩表面的那層光澤,你說不清道不明,但一眼看過去就能感覺得到。

白話譯文: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皇帝的兄弟,這不就是“親王”麼?

正因有這個歷史趣談,他後來才被稱為“馬親王”。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在2015年之前,馬伯庸還是施耐德公司的職員,他的筆名“馬伯庸”也是在一次在公司中偷偷寫稿中被同事發現的。

後來辭職進入全職寫作已經是後話了。那麼馬伯庸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寫小說的呢?

不知道哪位大神說了這樣一句話“愛閱讀的人不一定成為作家,但作家一定熱愛閱讀”,馬伯庸對自己的過去是這樣形容的:我正是茫茫人海中喜愛閱讀的最不起眼的人。

早在2005年的時候馬伯庸就非常熱愛網文了,依稀記得在那個時候,網際網路還不夠發達,要想看書只有那幾個網站,或者去大神的部落格看,還有就是去地攤買一本超級大的盜版書。

哪怕條件再艱苦也擋不住閱讀的熱情,而馬伯庸的寫作生涯正是在某一次網盤崩壞沒有書看,他接著那位作者的小說開始寫的。

雖然寫作生涯源於這次意外,但馬伯庸也非常期待喜歡的故事劇情結尾由自己來創造,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馬伯庸依舊熱愛閱讀,每次從閱讀中收穫的素材,都成為她日後寫作的積累。

當然,馬伯庸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像《長安十二時辰》那樣的著作,畢竟他給自己的定位只是個普通人,也沒什麼天賦,只是勤快了點。

在早年間,他最愛的就是村上春樹,因此他選擇以村上春樹為藍本開始寫自己的小說。

馬伯庸覺得那時候自己寫的東西算不得小說,只是寫比較有趣的小故事,沒想到更著更著就有了《她是在QQ上》《機器貓和階級鬥爭論》等文章,在網路上他也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讀者。

這個階段的馬伯庸也算小有名氣,按理說寫小說一來是為了愛好,二來是為了賺錢養家,許多作者都會在剛出名的時候賺錢,但馬伯庸卻沒這麼做。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他一邊吸收網友的反饋,一邊拼命讀書,吸收借鑑,繼續寫作。遇到不合理的情節他也會和網友們討論,寫著寫著馬伯庸也逐漸寫出了自己的風格,與那些和帝王分不開的作者來說,他獨愛小人物,普通人,就像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那樣既接地氣也可以拯救世界。

他總覺得,站在一個特別高的視角上,沒什麼人情味。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馬伯庸的書中很少能看到皇上,嬪妃,大多數都是接地氣的小角色,

他們可以是站在皇上,嬪妃旁邊伺候的人,也可以是為精美建築釘釘子的人。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正是馬伯庸的另類視角也讓他的書成為了眾多小說中的一股清流。

當然了馬伯庸也不是順風順水,他也曾收到過很多批評,只不過馬伯庸對這些批評並不生氣,反倒是誰罵他罵得一針見血他感激誰。

錯誤只有被指出來了,才有改的必要,要是一篇文章裡讓人挑不出毛病才是大問題。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不斷改進,不斷學習。馬伯庸常說,“如果把我稱作《風起隴西》的親生父母的話,那麼它的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賈克,祖母則是弗·福塞斯,外祖父是羅貫中與陳壽,外祖母是丹·布朗。”

從被人詬病得越來越多,到捧場叫好的越來越多。馬伯庸勝不驕敗不餒,樂在其中。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2)

就這樣,馬伯庸打造出《三國機密》《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她死在QQ上》《風起隴西》等一個個暢銷小說,出奇的想象力,大開的腦洞,作品相繼被搬上熒幕,改變成動漫、影視劇。

但要問馬伯庸最喜歡哪個小人物,他想了想還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雖然是小人物,但其實也是馬伯庸寫著比較複雜的人物,這個角色在歷史上的原型也跟《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樣。

在姚汝寫的《安祿山事蹟》裡面“馬嵬坡之變”中記載,楊國忠帶人來問責然後陳玄禮就造反了,在陳玄禮的親兵中有個小兵就叫張小敬,然後他勇敢的衝出來,一刀刺向了楊國忠,楊國忠當即斃命。

就是這麼一個人,在歷史上只有這麼一句話,但就像那種“人狠話不多”的大哥一樣,讓馬伯庸有了興趣。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在馬伯庸筆下才有了自己的靈魂。

他出身極其低微,出場就是死囚犯,又髒又兇暴、長得又醜的髒漢子。跟主角光環加身,年輕有為出身高貴的李泌相比簡直是判若雲泥。

但就是一個卑微極致的普通人,為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為了身邊一個一個普通人來保護長安城,不是為達官貴人、皇親國戚。而是為了“眾生平等”的準則。

張小敬崇尚的是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他為了保護這些真正的平民,願意付出一切。而馬伯庸也正是透過這樣一個人物來折射出現代,凸顯出生而為人皆平等的真理。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在馬伯庸眼中的英雄,重點不在於行為,而在於出發點,當一個人心懷憐憫之心,胸中擁有蒼生的時候,他就變得偉大,心甘情願為了奉獻而燃燒自己,這樣的人就是英雄。至於他怎麼做,忍辱負重還是征戰四方都沒關係。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馬伯庸寫的另類歷史故事呢?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因為有了歷史,才有了與當代的結合點。這就好比人們看歷史,看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一樣,並不是對古人有多好奇,而是希望看到古人在面臨問題時會怎麼解決,因為古人遇到的問題不代表現代就不會遇到。

人們能夠在其中讀到人性,讀到現在所面臨的困惑和糾結。不管時代怎麼變,人性始終沒變過。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文學鬼才”馬伯庸,是怎樣煉成的

馬伯庸的書,讓我們能從歷史、人物的選擇、以及他們的命運中找到讓自己淚流滿面的一瞬間,正是這種微妙的共鳴感,才讓馬伯庸的另類歷史故事變得富有魅力。

試問能創造出

在他眼中,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構建起了整個社會,是每個小人物的默默付出,才構成了一個壯觀的時代。

怎能讓讀者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