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第十一回》聊聊陌生人社交

透過《第十一回》聊聊陌生人社交

第十一回 劇照

今晚看了《第十一回》。一走出電影院,我對這部電影的評級就是“遠高於國產片水平的一部片子”,演員不會讓你失望,劇情也不會,靜下心看完,會有點感觸的。

不劇透,各位自行去感觸就好啦。

在我眼裡,這部電影圍繞著兩個主題:戀愛和倫理。所謂戀愛,就是你愛我我愛你,兩情相悅;所謂倫理,就是我愛你但我是一個不能被社會承認的身份,比如小三。

男性在戀愛中往往需要很大的努力,而女性在倫理中則需要承受更多壓力。社會的普世價值觀是:符合倫理的基礎上去戀愛。而這種循規蹈矩的秩序,往往讓一些尋求新鮮或是不滿現狀的人一再打破,打破後的結果是倫理破碎的代價。

這些

戀愛和倫理的背後是社交。所有的戀愛、發生關係、違背倫理都是社交的結果,社交的初衷和方向決定了戀愛和倫理的平衡或失衡。

所以,我們都在追尋高效的、友好的、滿足個人價值實現或需求的社交工具和方式。

但是個人的信念(belief)往往因為底層訴求在社交工具和方式上嘗試釋放並得到最後的目的,即電影中的“你是不是想睡我”。這沒錯,別責怪自己,尋求短暫的瞬時的快樂是人的天性,就像刷抖音一個道理,有的人控制住了有的人沒有,但是這個想法會有人沒有嘛?不存在的。

基於電影中的展現,我對於陌生人社交又有了點不一樣的看法,當然電影中都是熟人的社交,聯想到陌生人社交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

因為做過這個方面的創業,所以對市面上的社交軟體都比較關注,一直想寫一個關於陌生人社交的文章沒來得及,今天就藉機簡單聊聊。

先拋一個觀點吧,

現階段市面上的陌生人社交軟體中,女性都是產品,而且賦予了她們營銷的屬性。

這其實很好理解,在同類軟體上,男生活躍人數應該至少是女生活躍人數的五倍起步了,所以現在的大部分軟體其實都是女生占主導地位的,比如需要男生答題才能聊天,即便是相互喜歡才可以匹配的,女生也掌握絕對的話語權,正是這樣的設定,這些軟體有了第一批女性使用者,從而吸引了一波男性使用者。

這是為什麼呢?楊笠那句“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之所以處罰那麼多人共鳴,還是有其合理之處的,男生的自信在社交軟體暴露無遺,這種匿名的方式賦予了他們很多膽量和不該有的“調皮”,他們很大膽, 不怕被拒絕,池子這麼大總有會上鉤的,所以他們會很廣泛地去獵奇,而女孩子相對保守,她們很少願意主動去接觸。。調查顯示,條件差的女孩子也會有很多男生點喜歡,而條件不錯的男孩子卻少有人問津。男多女少的普遍現狀,女生成為產品也並不稀奇了,正如酒吧女性進不收費,男生需要收費一個邏輯。

社交軟體依靠對於給女生的特權招攬一批女性使用者,男性使用者就會源源不斷的男性使用者,他們也逐漸會發展成主要的付費使用者。

但是一個現實是,市面上在陌生人社交領域沒有絕對的巨頭,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在人類底層需求的驅使下沒有任何一種模式能夠化解這種尷尬,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達到陌生人社交的真正目的。一旦社交——有效社交——再社交的閉環不能形成,軟體只會人越來越少。

扯遠了

說說今天的電影和陌生人社交的關聯,主要關聯部分是倫理部分。“違背倫理道德的社交不要做”我認為這是做人的底線,但是在現如今的社交軟體上,已經把在違背倫理的邊緣瘋狂試探成為了一種日常。我承認玩法和玩的人直接相關,但是當你試了又試,疲於覓新的時候,確實會有想動搖價值觀的衝動。

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改變就是像遠離抖音一樣遠離社交軟體,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看臉盛行的陌生人社交屬性,早已經把社交重新定義了,讓它符合這個社會快節奏的要求,但是仔細想想這是你需要的嗎?我的回答是,不是。所以,並不值得。

其實我很期待有一款真正的社交軟體,它不是完全基於面貌的配對,而是有形象基礎,也有上層建築。男女關係的社交不看臉是不可能的,不能只看臉才是正解。

所以,再見,希望未來以更好的方式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