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

中醫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

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是宏觀的、全面的。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

陰陽

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透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

陰陽

、五行、氣血津液、髒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因為我是中醫扶陽學派所以要說一下

陰陽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陰陽的互動作用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

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鄧氏的現代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對立統一規律是“陰陽”的上位屬概念,陰陽則是對立統一的兩個下位種概念。說陰陽那我們必須要說一下代表陰陽的“太極圖”《太極圖》是象數和義理結合的表達,也是對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最簡明的表達,因而也最能代表中國固有的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太極圖》各層的圓形,表達的是宇宙萬物為一個整體,完整無缺。儒家哲學上的“無極-太極”一元論,對應著儒家歷史學上的“《春秋》大一統”。

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立杆測日影

太極圖起源於古人立杆測日影的實踐中,是古人研究太陽運動規律的成果。古人注意到冷熱往復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以太陽在地上的投影規律,來研究探索太陽的運動規律對天地萬物的影響關係。

《周髀算經》中記載有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所測的日影資料

夏至→秋分→冬至:

夏至:晷長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處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冬至:丈三尺五寸。

冬至→春分→夏至:

冬至: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驚蟄: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穀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小滿: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芒種: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夏至:一尺六寸。

在不具備精確測量儀器的先秦時期,其尺度只能是基本的估測。假設以一尺六寸記為2,作為單位長,並按四捨五入處理,而在北迴歸線上夏至立竿是無影的,故都減去夏至影長一尺六寸;根據這些晷數製圖,其中太陽由南往北移的春夏二季的投影為陽儀,分春、夏二象(由南迴歸線經赤道移動到北迴歸線);太陽由北往南移的秋冬二季的投影為陰儀,分秋、冬二象(由北迴歸線經赤道移動到南迴歸線)。這樣,太極生兩儀,則可獲得原始實測太極圖。

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需要重點提一下的是,

黃道赤道有一個交角,而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交角才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這個交角在太極圖上也清晰地顯示出來,實際就是我們這個兩條太極圖的尾巴,角度就是23.26度。可見太極圖是多麼科學的圖形,中醫是多麼的嚴謹和科學!

太極圖也跟河圖洛書一樣,是一個三維立體的球體,二維投影以後變成平面我們看到的樣子。

中醫的時空觀——太極圖起源

陰陽,從辭源上來講,就是跟日光有關。

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上的生命活動,離不開陽光的照射。若沒有了陽光,那就是永久的寒冷和黑暗,陰、陽爻作為卦爻符號模型中最基本的符號,刻畫陽光的照射,可謂與生俱來的專長。中國地處北半球,地球自轉,同時圍著太陽公轉。但地球自轉的軸線並不垂直於它的公轉軌道面,他是傾斜的,成23度26分的傾角,即赤道圈跟黃道圈之間有那麼一個黃赤交角,這個交角正是產生二至、二分的原因。太陽正照北迴歸線時,則為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