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前幾天有位寶媽在朋友圈裡真誠發問,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對於物品的擺放和做事的先後順序特別執著,要是人為地違反他的“規則”,他就會生氣的大哭,這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嗎?

這位寶媽表示,生活中沒有人刻意引導到孩子,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了這個習慣。孩子做事有安排,有自己的標準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有時候太刻意或者太追求一致性似乎就讓人感覺孩子有些擰巴了。

“我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也這樣,他不僅管自己管家裡人,到了幼兒園還要管別的小朋友。當時家裡人也很擔心,還找了心理醫生,但大夫說這是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不用刻意糾正,後來孩子確實長大一點就好了。”一位寶媽在評論區裡介紹道。

聽見有經驗的孩子媽媽這麼說,這位寶媽也表示放鬆了不少。

其實這還真不是什麼稀奇事,很多孩子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而且孩子在不同的時期裡,還會有不同的執著點和發育特點,這就很有可能是孩子成長到了不同的敏感期。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什麼是幼兒敏感期

幼兒敏感期並不危險,只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指的是孩子在某一段時間裡對某一項特質特別上心,以至於不願意接受其他特質的事物。具體表現有對某一事物興趣集中且強烈,可能會有單純的重複行為,直到下一個吸引點的出現。

既然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孩子在幼兒敏感期裡的種種表現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不過家長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幼兒敏感期的特點,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敏感期有哪些特點?

1.

出現

既然是一個期間和過程,那麼它也是隨著孩子長大而出現和消失的。一般來說,孩子會先後進入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運動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和社會交往敏感期。如果再細分的話,一共能分出來32個敏感期。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2.

遲早會來,無法逃避

每個孩子進入各個敏感期的時間和順序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它是無法逃避的。比如當別人家的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表現出了些微強迫症的特點時,自家寶寶還是十分隨和,這並不是別人家的寶寶固執不聽話,只是他先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3.

螺旋上升,重疊而至

敏感期裡孩子的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對於某件事的執著程度可能會逐漸加強,這時候家長們也不用恐慌,因為敏感期裡孩子的行為就是螺旋上升的。

同時,同一個孩子在同一個時間裡還可能會同時出現好幾種敏感期的表現,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各個敏感期之間並不衝突,它們很可能會重疊出現。

像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會有強迫症的表現,這是正常的成長過程,但也需要家長的適度引導,否則孩子後面還真有可能會發展成強迫症。而對待不同敏感期的孩子,家長的引導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要是錯過了敏感期,帶來的遺憾可能就是一輩子的。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敏感期錯過,有何影響?

青少年和成年時期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可能追尋到幼兒時期的,像之前身邊有一位同學,只要一遇到緊張的情景就喜歡咬手指甲。考研時期她更是無法控制自己啃指甲的衝動,十個手指頭簡直都不能看了。而她本人也很無奈,表示從有記憶以來就喜歡啃指甲,實在是戒不掉。

啃手指甲經常在孩子身上被看見,像孩子七八個月時是手足敏感期,就特別喜歡啃指甲,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制止,那麼這個習慣就可能會在重複中被不斷加強,成為一生的習慣。

可見敏感期的行為沒有得到重視和引導,長大了再想改,恐怕比把慣用手從右手改為左手還難受。

而且孩子在一個敏感期裡的行為沒有得到引導和糾正還可能會給他們進入下一個敏感期帶來阻礙。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1.

語言敏感期

孩子從出生後3個月就已經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儘管那時候他們僅僅只能發出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但那其實也是一種探索。

從單音節到模仿性語言,從疊詞到片語再到一句完整的句子,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是這麼發展而來的。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2.

秩序敏感期

前面談到的,孩子看起來像有強迫症一般固執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擺放玩具,吃餅乾時一定要先吃掉四個尖角,否則就要生氣或者大哭的行為就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一般來說,孩子在1歲半到5歲時很容易有這些表現。

這個時候的孩子正在理解規則和秩序,家長們不妨多順應孩子的小要求,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樹立規則感。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3.運動敏感期

0~6歲的孩子一直在認識世界,同時他們也在認識和探索自己的身體。像玩手指頭,翻跟頭和爬行等都是他們進入運動敏感期的表現。

這時候他們會比較多動,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但只要引導得當,他們的運動能力和平衡性也會更好。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4.

感官敏感期

當家長的一定都非常害怕孩子什麼都往嘴裡放,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了感官敏感期的特點。孩子長到6個月大小時就進入了口欲期,他們在探索世界時就總是想把眼前的東西聞一聞嘗一嘗。儘管這有病從口入的危險,但這也是孩子高速認識世界的時候,只要沒有我危險,家長也別太刻意地去阻止孩子。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5.

社會交往敏感期

0~1歲時,孩子之間很少會有矛盾發生,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其實還沒有社交概念,當孩子2歲左右時就成長到了社交敏感期。

大家可能會發現寶寶也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人了,會想在交往中獲得關注和主導權了,有時候甚至還會“欺負”別人了。這些行為看起來討人厭,卻是孩子學會分享和社交的重要環節。

可以看出,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裡可能會有不同的問題,甚至會做出讓人討厭的行為。因此,敏感期裡的孩子也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否則敏感期裡的壞行為就會發展成習慣。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孩子敏感期,家長怎麼辦?

1.

捕捉敏感期

像孩子對髒話特別敏感,做事情特別固執,有的家長就可能會認為是孩子不聽話學壞了,但真相是孩子只是這時候對語言和秩序特別在意。所以當孩子身上有了某一個突出的行為特點和喜好時,家長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只有家長及時捕捉到了敏感期,才能正確引導。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2.

多開發吸收性心智

有的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煩惱: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很有耐心了,為什麼孩子還是一點改變都沒有呢?

這還真不是孩子無可救藥,家長們還要繼續加油。孩子接受和學習新事物都是有後顯性的,即便他們已經從中受益了,可能也不會立刻表現出來。只有在吸收了足夠的善意引導後,他們才能厚積薄發。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3.

多進行實踐類遊戲、活動

對於進入敏感期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將教育融入到實踐類的遊戲中去。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做飯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家長會有更多的交流,孩子的肢體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孩子的五大“幼兒敏感期”家長不要錯過,成為孩子的教育老師

總結

敏感期躲不了,但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相反,敏感期裡引導得當,孩子的語言能力、運動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還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或許就是在這些時候被拉開的。每個孩子進入敏感期的時間不一樣,表現也不太一樣,如何引導敏感期的孩子還真不簡單,但只要家長有意識地去思考和處理,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