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面前,相信感覺還是相信理性?

很多人在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時,往往只是費盡心思地分析什麼事情值得做,什麼事情不值得做。

最後得到的答案往往是

“變得很有錢”或“被別人崇拜”。這樣的目標不能說有錯,但往往不能長久,也無法給人真正的動力,因為這是理性思維權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後的結果,其動機往往來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評價”,時間一長,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使動力枯竭。

在選擇面前,相信感覺還是相信理性?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的感覺和理性是怎麼產生的?

為了方便理解,我把理性表述為意識,把感覺表述為潛意識。

對於潛意識,學術界看法不一,比如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

“危險地帶”,裡面蘊藏著邪惡,它會讓人遵從原始慾望回到野蠻狀態;

但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潛意識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無法涉及的東西,甚至包含了人類的集體智慧。

到底孰對孰錯呢?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二者各對了一半。潛意識沒有思維,只關心眼前的事物,喜歡即刻、確定、簡單、舒適,這是屬於天性的部分。

它處理資訊的速度極快,至少可達

11 000 000

/

秒,能極其敏銳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覺的資訊,這是屬於感性的部分

而意識,即我們的理性思考,處理資訊的速度只有

40

/

秒,潛意識是它的

275 000

與潛意識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想不到我們潛意識的感性部分這麼厲害吧?

這樣一個高階的系統如果不善加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很多高手都是靠“感覺”來做選擇的。

比如學習專家李曉鵬在《學習高手的三駕馬車》一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方法,

他讀中學的侄女趙璐向他請教學習的秘訣時,他只說了

3

個字:憑感覺。

這個答案讓趙璐簡直不敢相信。

對此,他解釋道:

“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水平,這一招都管用——就是憑感覺!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不用理它;一眼看過去就頭痛、不知道在說什麼的題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種大致能看出點思路,但又要動點腦筋的題目,一定要多做。這個就是中間地帶,是你能夠進步最快的地方。”

看出端倪沒?

“憑感覺”之所以被稱為頂級的方法,是因為它能幫我們感知真正適合自己並需要的東西。從而引導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

讓自己處於學習的

“拉伸區”,因為在拉伸區內學習難度最小、需求最貼合、見效也最快,很容易產生心流。

如果單純運用理性,我們通常會向優等生看齊,把眼光放在那些最難的題目上,想著如何追趕他們;如果順從天性,我們就會在最簡單的題目上打轉,無法進步。

在選擇面前,相信感覺還是相信理性?

再比如,

林肯的一位朋友曾向他推薦一位閣員,等見過面後,林肯卻沒任用他。朋友來問原因,林肯說:

“我不喜歡他的長相。”朋友說:“你怎麼能以貌取人?這也太苛刻了,他不能為自己天生的面孔負責啊。”林肯回答道:“不,一個人過了

40

歲就應該為自己的面孔負責。”

兩位著名人物竟然都如此感性!

當然,僅憑感性是遠遠不夠的。比較潛意識做出的決定還是很模糊,而且我們的人生經歷、創傷都會植入潛意識中,影響潛意識的判斷。

所以我們還要對潛意識的選擇作分析。

比如,讀書的時候看到啟發自己的內容。立刻停止讀書,圍繞這個觸發點立刻對自己提問。

·為什麼剛才這個點讓我有啟發?

·我能夠把這個啟發點用在

3

個不同的事情上嗎?

·這個啟發點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知識?

再比如,在生活中像

是被某件事擊中,

“動了感情”,就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追問原因。

·為什麼這個電影橋段會讓我感動?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這個產品讓我這麼喜歡?是什麼讓它與眾不同?

·為什麼我不由自主地沉溺於這段劇情了?

這就是高手的方法:先用感效能力幫助自己選擇,再用理效能力幫助自己思考。

觸動來自感性,而提問則來自理性,感性在前,理性在後,這背後的原理就是透過捕捉潛意識發出的訊號進行感知。

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什麼事情讓自己最觸動,而不是用腦去思考什麼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計算無法解出內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覺知和洞察才能讓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確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為真正長久的人生意義和幸福只能從他人的反饋中獲得。

其實

我們每個人心中早就埋下了人生目標的種子,只是成年後被生活壓力所迫

理性思維開始權衡各種利弊,不願承認或刻意忽略自己原有的夢想

而感性力量卻始終在幫我們守護和珍藏那些理想。如果你現在還沒有人生目標,不妨用上述方法嘗試一下,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歸納起來,我們可以發現,理性思維雖然很高階,但在判斷與選擇方面可能並不具有優勢,它那蹩腳的效能實在無法與靈敏快速的感性媲美。

所以,先用感性選擇,再用理性思考,或許是一個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選擇時。

誠如洪蘭教授的建議:小事聽從你的腦,大事聽從你的心。

感效能力雖然很厲害,但它看起來虛無縹緲,我們該如何捕捉它呢?以下做法不妨參考一下。

1

)“最”字法。

關注那些最觸動自己的點:讓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瀾的人和事,腦中靈光乍現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學會捕捉它們,並深入分析挖掘,往往會有豐厚的收穫。

2

)“總”字法。

平時腦子裡總是不自覺地跳出來的某些重複念頭,或是心裡總是揮之不去的事,這些通常都是我們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緒波動的源頭。當我們有意識地去審視並消除它時,自己會變得更加平和。

3

)無意識的第一反應。

關注自己第一次見到某個人、第一次走進某個房間、第一次做某件事時,心中出現的瞬間反應或第一個念頭。心理醫生在瞭解患者時往往也會說:不要思考,告訴我你腦中出現的第一個想法。因為第一個念頭往往是來自潛意識的真實資訊。不過,產生第一個念頭的過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練習可能感知不到,因為理性思考很快就會接替潛意識發揮作用。

4

)夢境。

夢境是潛意識傳遞資訊的一種方式,它可能是內心真實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靈感的啟發。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就是在非常疲勞的情況下做夢夢到一條首尾相咬的蛇,這條蛇成了他發現苯分子結構的線索。聰明的潛意識早已找到答案,然後藉助夢境去提示他,幸運的是,凱庫勒捕捉到了。

5

)身體。

《美好人生運營指南》一書的作者一稼曾經喜歡高強度運動,因為理性告訴她

“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然而,她每過

4

個月就會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場,直至一位中醫醫師告訴她:“這是你的身體在罷工,告訴你它不喜歡你的運動方式,你要學會多傾聽身體的反饋。”她恍然大悟,從此選擇了更柔和的運動,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體不會說話,卻是最誠實的。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的不適,都會透過身體如實地反映出來,記得多關注這些反饋。

6

)直覺。

給一些來路不明、無法解釋的資訊開綠燈,就像林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