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大家好,我是好色之圖。小夥伴們把亮度蒙版知識消化的怎麼樣了?學過了稍微複雜一點的教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些簡單的,講一下Camera Raw外掛中另一個工具的使用方法:“

徑向濾鏡

”,快捷鍵是J。

01

認識“徑向濾鏡”

徑向濾鏡

”的引數設定,與前面講過的“漸變濾鏡”、“調整畫筆”一樣,都是那些滑塊,區別是,這個工具的作用區域是圓形的,它與“漸變濾鏡”一樣,在照片調整中屬於神器級別,非常強大。今天我們就透過照片,來學習如何使用這個新工具。

先看一下“

徑向濾鏡

”工具的位置: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ACR介面上方工具欄中,那個橢圓形圖示就是了,點選之後,就會看到右側顯示了熟悉的介面,還是熟悉的那些引數。

同時大家也在截圖中看到了今天要使用的素材照片,這是一張5D Mark III拍攝的RAW格式街景婚紗照,拍攝時間是下午,夕陽西下的時候,人來人往的街口,一對戀人攜手從迎面走來。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看看照片中存在的問題:被攝主體位於中景部分,畫面中人物太多,元素雜亂,以至於不容易第一眼看到主體。畫面中光比過大,天空曝光過度。

找到了問題,就來想一想對應的調修思路:我想利用大光比情況下的暗部,去模仿一種膠片質感,同時使用“徑向濾鏡”,強化被攝主體,弱化周圍的干擾元素。

暫時先這樣,那就針對已經發現的這些問題,逐步進行調整,既然是RAW格式,那麼第一步還是到“鏡頭校正”面板中,將“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檔案校正”勾選,這是修整RAW格式照片的第一步,請大家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在這個步驟裡,我順便在面板下方,為照片四邊增加了一點暗角,就是向黑色方向調整“暈影”滑塊,現在雖然看不出效果,但是等到後面做“曲線”調整的時候,這些暗一些的陰影就會被加入灰色,這個到後面再看。

接下來就回到“基本”面板中,針對照片曝光引數進行調整: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我將色調向洋紅方向偏移了一些,這樣可以讓畫面顏色偏暖一點,因為是下午拍攝,太陽都要落山了,光線中應該多出一些紅色的。

其他曝光調整,主要目的就是減小照片光比,壓暗高光,讓天空層次出來一些,而提亮陰影,則可以讓畫面中的人物曝光亮一點。

然後就要進入曲線面板,去為照片增加點膠片那種灰濛濛的感覺了,這一步是這種膠片風格的關鍵: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暫時將曲線的暗部提亮一些,這樣照片中暗的地方就會變得灰濛濛的,先做個大概就行,我們繼續後面的顏色設定,最後如果感覺照片的膠片效果不理想,還可以返回曲線面板中去修正。

下面去做顏色調整,我們進入“HSL”面板,這張照片中各種顏色的色調,我感覺還可以,所以只去調整飽和度就行了: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因為照片中建築的主色調,是橙黃色,顏色有些過濃了,所以我把這兩個顏色的飽和度降低一些,同時增加淺綠色和藍色的飽和度,讓天空稍微有一點顏色。

接下來進入“分離色調”面板,為照片的陰影和高光定義顏色: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因為是夕陽下的拍攝,照片整體肯定偏暖,所以我在高光中加入了一些暖黃色,讓照片顏色更暖一些。同時在陰影中,加入一點藍色,稍微形成一下色彩上的冷暖反差。

02

使用“徑向濾鏡”

好了, 曝光和顏色調整到這裡,暫時就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介紹今天新工具的用法了。在工具欄中選擇,或者按快捷鍵J,切換成“

徑向濾鏡

”工具。

之前說了,引數滑塊還是那些,大家都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這裡就不多講了。我教大家一種很好用的“徑向濾鏡正反搭配方法”。

首先,我們要想辦法突出被攝主體,按住滑鼠左鍵,在畫面上拖動,就會拖出一個圓圈: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滑鼠按住圓心中點,就可以移動圓圈位置,而拖動圓圈上的四個點中的任意一點,可以改變圓圈形狀,或正圓,或橢圓,這就根據照片需求來決定了。比如畫面中的被攝主體,兩個人物大致呈橢圓形,所以,我就去調整圓圈形狀,讓它將人物大致框起來就行: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現在人物就被框在其中了,這時候彆著急去調整引數滑塊,還要留心看一下設定。用滑鼠滾輪將引數滑塊面板向下滾動,在面板最下方,還有個引數需要設定一下: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大家注意看紅框內,有個“效果”,裡面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外部”,一個是“內部”。這個功能是在問你,接下來做出的各種調整,你是想針對圓圈外部,還是針對圓圈內部。

比如我剛才畫的圓圈,我是想調整人物,是位於圓圈內部,所以,我就要勾選“內部”,這樣接下來的調整,就只發生在圓圈內,而圈外則不受影響了。其實它的道理與我們PS中所使用的選區,是一樣的。

選擇好調整範圍了,接下來就可以去設定各種引數滑塊了: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在人物位置,我只調整了兩個引數,降低了一點對比度,提亮了陰影,先讓人物單獨亮起來,這個步驟就做完了。現在整體看起來,主體與人群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沒關係,不要著急,我們再來畫一個“

徑向濾鏡

”的圓圈,同樣是將人物框在裡面。不過,這時候需要注意,要在引數面板上方,勾選“新建”,因為我們是重新又建立一個徑向濾鏡,所以一定要勾選這裡: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因為前面一步,我們是圈選了主體人物,做了提亮處理,那麼在這一步中,我們要將“徑向濾鏡”反過來使用,要針對圓圈的外部,之前是提亮主體,現在要壓暗周圍,這樣不就能形成一個簡單的明暗對比了嘛!

先將之前設定的引數歸零,剛才不是調整了對比度和陰影嘛,滑鼠直接雙擊三角形滑塊,就可以將引數歸零了,然後開始新的設定: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在這個步驟裡面,我分別微調了色溫和色調,壓暗了曝光,讓周圍環境和被攝主體形成明暗反差。同時還減少了紋理和清晰度,這樣做可以虛化一些周圍的人物和建築,造成小小的虛實對比。曝光引數我壓暗的比較多,因為大家用手機看教程,如果我做的效果太小,怕大家看不出來變化: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現在周圍暗處那種灰濛濛的感覺也出來了。接下來稍微渲染一下天空,將工具切換成“漸變濾鏡”,斜向的在天空範圍內拖動滑鼠,然後調整色溫和色調,讓天空偏藍一點: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右側建築上也受到影響,加入了藍色,沒關係,咱們之前講過,勾選下面的“蒙版”,然後使用畫筆將多餘的被覆蓋區域擦掉就行了: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擦好了以後,再將“蒙版”前面的勾去掉就行了,這時候天空就被加入藍色了: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做到這裡,我感覺照片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了,人物處於背光狀態,而光線正好從後面建築照射到人物身上,一種從光線中走出來的感覺,蠻好的,為了加強一下光線效果,點選ACR面板下方的“開啟影象”,回到PS中,去為太陽的位置增加一個衝光效果。

這裡推薦使用之前提供大家下載的DR4外掛,上面直接就有一鍵衝光效果,所以我在面板上點選“衝光B”,畫面上就出現一個像太陽一樣的光斑: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接下來就簡單了,使用自由變換(快捷鍵CTRL+T),放大光斑到合適的大小,使用左側工具欄中的移動工具(快捷鍵V),拖動到原片中太陽的位置上,就行了: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這樣,模仿陽光的感覺就做好了,點選回車,完成自由變換。最後看看照片調整前後的效果對比:

學習ACR的徑向濾鏡 在照片雜亂背景中突出被攝主體 模仿膠片質感

因為照片拍攝就是這樣一個結果,如果直接使用各種模糊工具去虛化周圍的人群,會讓照片看著很假,因為這些元素與主體幾乎處在同一個焦平面中,所以就採取這種明暗和冷暖的對比,去強化一下主體。

03

課後總結

透過這一節小例項,我們學習了“

徑向濾鏡

”的使用方法,你完全可以把它理解成PS中的選區,它所調整的,只有兩個範圍:你畫好的圈內或圈外。看似簡單的一個小工具,其實可以用在很多照片中。比如你拍攝一組花卉,你想突出主體的一朵,那就完全可以使用這種一正一反的徑向濾鏡搭配方法,圈內突出主體,圈外壓暗虛化環境,總是能幫助你做到攝影中強調的一些對比,比如明暗,比如虛實。我一直強調,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明白了原理,你會發現很多種新的使用方法,其中的關鍵,在於用心。

04

本人所編寫的大白話教程:《讓PS走下神壇》、《PS進階之路》、《極簡PS教程》、《調色之王:曲線》、《從零開始學習Lightroom》、《非專業攝影》等專欄教程已經整理完稿,入門級和進階級教程都有,喜歡學習的朋友可以私信諮詢購買,感謝大家支援!

好了,本節內容就是這些,感謝大家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