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要加班?是行業的內卷,還是老闆的慾望?

本文我們來分析一下,導致我們工作量增加的因素有哪些。換句話說,為什麼我們必然會加班。

一、工作真的做不完嗎?

如我之前所說,

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的工作負荷超過75%,那麼將進入一個惡性迴圈:他沒有時間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沒有時間提升自己。那麼,他的工作會進行得很差,沒有計劃性,思路不明確,效率低下,出現疏漏。

然後,他就必須花時間去處理那些之前沒有完成的事,導致負荷進一步提升,就更沒有時間學習和規劃工作。

“黑天鵝”風險來了,如何應對?——未雨綢繆的冗餘很重要

這樣的團隊,是一支疲憊之師,士氣低下,鬥志不強。

此時,老闆會說,你每天工作8小時,工作負荷超過75%;那麼,你每天工作12小時,負荷不就不高了嗎?

那麼,我們的工作真的這麼多嗎?真的需要每天工作12小時嗎?

二、內耗

不能夠產生價值的工作量,就是內耗。

例如,在內部會議中給領導彙報工作,要寫PPT,而這些PPT唯一的作用,是讓領導瞭解工作的進展、成果、問題,所以,只要思路清晰就好。但是,對於下屬而言,為了體現對彙報工作的重視,用在彙報材料上的時間,往往比真正用於工作的時間還多。這個的彙報材料、PPT,對於工作的好處不大,幾乎不產生價值。這樣的工作量,也是內耗。

嚴重的時候,甚至每週要花3天的時間來寫本週的週報,導致實際的工作時間縮水。

於是,在很多單位,會有這樣一個說法,“會幹活的不如會寫PPT的”。

同理,還有開不完的內部會議,各種評比、比賽,部門間或同事間的勾心鬥角,只為了完成KPI而進行的各種小動作,等等。

還有就是加班文化。我們的先烈透過長期不懈的奮鬥,與資本家抗爭,為工人階級爭取權利,終於換來了8小時工作制。但是,前輩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卻被資本破壞了。並且,資本還堂而皇之地打著“奮鬥者”、“福報”、“狼性”的幌子,來剝削工人階級。

有一篇文章,總結地更細緻。

社會內卷的真正原因:華為內部論壇的這篇雄文火了

那麼,沒有內耗,找個好老闆,就可以不用加班了嗎?。我們來看一下不可避免的因素。

三、競爭和壓力的傳遞

舉個例子。手機經銷商A,想要在1個月內推出大量新款式的手機,因為1個月之後手機經銷商B的新款手機這要上市了,只有比對手提前上市,才能佔領手機市場。經銷商A找到了2家生產廠C和D,但是,兩家手機組裝工廠的都沒有這大的生產能力,無法單獨在1個月內生產如此大量的手機。

為什麼總是要加班?是行業的內卷,還是老闆的慾望?

但是,C、D兩家組裝生產廠的老闆都想拿到這個生產訂單,而經銷商A、B也傾向說把訂單交給同一個廠家,以節省成本。

組裝生產廠C和D一時卻都招不到有經驗的工人。所以,想要如期完成訂單,唯一的辦法是讓原有工人加班。

D工作要求原來每天在生產線上工作8小時的工人,現在每天工作12小時,週六也要上班。

C工廠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4小時,周天也上班,全月不休息。

C工廠的加班時間更長,報價更低,於是拿到訂單,完成生產。

這樣,A和C在競爭中勝過了B和D。而B和D甚至可能面臨關門倒閉的風險。

這樣,生存壓力從市場傳遞到經銷商,再傳遞到生產廠家;從老闆傳遞到車間,再傳遞到組長、工人。

要麼關門大吉,要麼拼命加班。

四、生產力的提升和內卷

生產廠也可以購買或研發更高效的手機生產線,來提高生產效率。這樣,工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且不用加班。而對新技術的研究也促進了整個社會生產率的提升。例如,從原來的手工織布,發展到大型織布機;從原來的手工播種收割,發展到後來的機械化農場。

這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為什麼總是要加班?是行業的內卷,還是老闆的慾望?

但是,生產效率提升,就不用加班了嗎?假設生產效率提升1倍,那麼,組裝生產廠C和D就都有可能在2周之內生產出大量新手機,而不是之前的1個月。然而,為贏利市場,經銷商A也會要求生產廠在1周之內生產出手機,而不再是1個月,也不是2周。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於是,生產廠的工人又開始加班。競爭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也導致了加班。

而且,無論生產力到達哪一個水平,競爭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所謂內卷。競爭不可避免,也就意味著,加班也不可避免。

為什麼會有內卷?內卷之後,會發生什麼?

所以,比起100年前,我們單位土地的糧食產量增加了幾倍,但是農民仍然辛勞;從之前的手工生產,到現在的大規模生產線,生產能力提升了幾百倍,工人們還是在加班。

生產效率的提升只能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卻無法減少人們勞動的時間。

所以說,眾生皆苦。

五、加班的好處

透過第三、四節的內家,大家看到,有競爭,就會有加班。那麼,如果服裝經銷商A、B和生產廠家C、D都主動避免競爭呢?

例如,手機經銷商A和B就新手機上市的時間達成協議,大家不要搶時間了,而是從容地進行排期、生產。這樣,組裝生產廠的工人們就有2個月的時間來生產手機,每天工作8小時就足夠了,不用加班。而C和D也達成協議,大家都有訂單,都不用加班。

但是,這樣一來,多出1個月的時間,組裝生產商C和D就要多付出成本,例如,多付給工人1個月的工資,多支付1個月租賃廠房的費用,以及水電等日常開支。當然,這些成本會轉移到經銷商A和B身上——加班時代花100萬可以完成的訂單,現在要200萬了。然後,這些成本最終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本來可以2000塊買到的手機,現在花4000塊才能買到。

這可能牽扯到複雜的經濟學原理,我孤陋寡聞,無法進一步分析了。

看起來,如果不加班,消費者就沒法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我們的生活水平會下降。

也就是說,加班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人們的生活。

不得不說,加班還是有好處的。晚上22點終於下班,網上叫輛車回家,在車上還可以拿出先進的智慧手機,在購物網站選購便宜的商品,到家時,外賣小哥剛好把美味的食物送到門口,然後刷一會短影片,在對明天快遞小哥的期待中入睡。我們會想,這樣的生活也很幸福,我們已經習慣這樣,單身很好,我們不需要結婚。

然而,如果不加班,正如我在第四節中提到的,

我們可能會有更多時間來學習和思考,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思考如何能提升生產效率,

有更多的靈感來研發高效的生產線。那麼,本來2個月的訂單,可能真的可以在不加班的情況下,用2周時間完成。

畢竟,先有文藝復興,才有工業革命。能夠進行創造性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打工機器”。

六、你是自願加班的嗎?

我是一個80後。我的父輩堅苦奮鬥,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他們加班加點地工作,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換來的改革開放後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換來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很多長輩都說,今天這樣的生活,在他們那時候是不敢想象的。

那時,我相信他們很多人是自願加班工作的。

正如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一段話。

誰都知道,朝鮮戰場是艱苦些。但戰士們是怎樣想的呢?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送往嘴裡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說:“怎麼能不覺得?我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裡。”他把小勺兒乾脆放下,興奮地說,“就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裡,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麼就做點什麼。”他又指了指狹小潮溼的防空洞說,“再比如蹲防熔洞吧,多憋悶得慌哩,眼看著外面好好的太陽不能曬,光光的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這裡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們就可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遛達邊說話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裡,像總結似的說“我在這裡流點血不算什麼,吃這點苦又算什麼哩!”

為什麼總是要加班?是行業的內卷,還是老闆的慾望?

現在,我們也來問“打工人”幾個問題

我們的加班,可以讓祖國更強大、大類更進步嗎?

我們的加班,可以讓我們的家人生活得更幸福嗎?

我們的加班,可以讓自己更優秀嗎?可以升職加薪嗎?

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光榮的嗎?

為什麼總是要加班?是行業的內卷,還是老闆的慾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加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