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獸現身-近300年內第三次觀察到白狍

最近有新聞報道,4月5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興溝分局監測系統,野外拍攝到一段極為罕見的動物影片。影片中一隻全身白色的鹿科動物正在覓食。

瑞獸現身-近300年內第三次觀察到白狍

國家林草版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博士鑑定,這隻鹿科動物確認為狍。這是我國近40年以來在野外再次發現白色狍子。

白狍、白馬等在古代就被人們視為神獸、瑞獸,古代一直還有“白馬非馬”之說,一度把白馬當作龍的化身。看到白色狍子,對國家來說就意味著是國泰民安,對老百姓來說就意味著福祿壽喜降至,因此白狍的出現在歷史上一直被歷朝歷代視為祥瑞之兆。

實際上想看到白色狍子確實是很困難的,我們上一次觀察到白狍還是39年前。1981年3月16日,在內蒙呼倫貝爾盟,喜桂圖旗,蘇格河東北紅旗杆溝,發現全身白色狍子1只。但是根據資料記載,那隻狍子好像還不是那麼白,除背部毛稍稍呈乳白色外,肩、臀左側各有一小片毛梢略帶淡褐色毛皮。

而再上一次觀察到白狍是在269年之前的乾隆16年,也就是1951年。乾隆16年由蒙古的臺吉必力滾達賴獻給乾隆。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乾隆見到白狍後非常高興,因為當時正好皇太后要過60大壽,乾隆正在發愁給她準備什麼樣的壽禮。看到這個白狍之後,馬上找來郎世寧把白狍畫下來,郎世寧用了半個月時間,畫了一幅《瑞狍圖》,由乾隆獻給太后,太后也非常喜歡這幅畫。

瑞獸現身-近300年內第三次觀察到白狍

此後,乾隆將白狍子放在避暑山莊秘密圈養。而《瑞狍圖》卻在解放前夕隨著一大批國寶一起,被帶到了臺北故宮。所以現在想要親眼觀賞這幅畫就得坐飛機去海峽對岸了。

那麼白狍為什麼那麼受大家喜愛呢。首先,從感情上來說,它們是非常恩愛的動物。它們每次出現都是成雙成對,這次4月5日觀察到的白狍也是如此,白狍是一隻雌性,在監控畫面右側中間位置的那隻黃色的公狍子就是她的伴侶。

瑞獸現身-近300年內第三次觀察到白狍

一般狍子都是黃色,白色的出現是因為基因突變。很多白色的動物都是這種情況。比如白馬、白虎、白犀牛什麼的,都是因為基因突變。中國古代為什麼給白馬那麼高的地位,在特別重大的儀式,比如眾國立盟約要斬白馬,就是因為白色動物很多是基因突變的產物,自然界裡非常稀少,所以被賦予了神話般的地位。

雖然普通狍子身上的毛是黃色,但是當它遇到危險時,會把屁股上的毛張開,露出一大片白色,用來驚嚇敵人。

瑞獸現身-近300年內第三次觀察到白狍

第二個特點是,狍子生出後代很大機率是雙胞胎,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所以非常喜歡成雙成對的事物,比如鴛鴦啊、天鵝啊甚至雙黃蛋啊什麼的,因此這個特點在加深了白狍神秘感的同時,因此也加深了人們對於白狍的喜愛。

第三個特點是狍子的家庭觀念很強。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狍子夫婦加上雙胞胎,一家四口會擁抱在一起取暖。這種溫馨的家庭氛圍,讓人們對這種善良溫順的動物的喜愛之情更加強烈。

總的來說,瑞獸出現乃是祥瑞之兆,也祝大家2020年吉祥如意、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