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滿眼是佛;心中有魔,滿眼是魔

蘇東坡不僅是個大文豪,還是個非常風趣幽默的人。

一直以來,民間流傳著他的很多故事。

你知道嗎?據說,他和佛印和尚之間有過一次這樣的對話。

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和尚一起禪坐,下坐後兩個人聊得興起。

蘇東坡問佛印和尚:“你看我打坐的樣子像什麼?”

佛印和尚看了蘇東坡一眼,說:“像一尊佛。”

那天,佛印和尚穿了一件黃色的袈裟,蘇東坡看著他,打趣道:“我看你像一坨狗屎!”

佛印和尚聽了,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

蘇東坡很高興,回家後跟蘇小妹說:“妹妹,我跟佛印論禪,從未贏過,這次大勝而歸!”

當蘇小妹聽了事情的經過後,對蘇東坡說:“哥哥呀,你這次輸得更慘了!”

“為什麼?” 蘇東坡很不解。

蘇小妹說:“佛印看你像一尊佛,是因為他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什麼都是佛,而哥哥你的心中呢?”

這個故事反映了心理學裡的“投射”現象,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內心想法。

心中有佛,滿眼是佛;心中有魔,滿眼是魔

圖片來自網路

卡爾·榮格說:“向外看的人,夢遊;向內看的人,覺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我的上司是個不近情理的人。“

“在辦公室裡,同事打電話的聲音總是很響。”

“我婆婆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帶孩子,我很苦惱。“

“我的孩子總是不聽話。“

……

配偶希望改造對方,父母希望孩子改變,我們總是希望別人改變,而不是自己。

魯迅先生曾說過,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我們陷入痛苦之中,是因為我們弄錯了方向。

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句話也啟示我們,生命是相互影響的,而不是透過改造別人,讓自己獲得快樂。

怎樣看向內在,走向覺醒之路呢?

01.

誰痛苦誰改變

當問題發生,我們陷入痛苦的時候,正是提醒我們改變自己的時候。

有一次,一個朋友說,同事經常在朋友圈炫耀,她看到總是不舒服。

當時,我說:“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不喜歡的東西,當我們帶著看客的心理,不做評判,便不受影響。“

在生活中,每天會發生大大小小的事,絕大多數的事,只要改變我們內在的想法,就能減輕痛苦,甚至瞬間消失。

所以,我,就是一切的根源。

02.

以人為鏡,學會自省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照鏡子可以正衣冠,正品行必須以錚臣為鏡。

可見,外在的一切會影響著內在。

心中有佛,滿眼是佛;心中有魔,滿眼是魔

圖片來自網路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

當他們真誠地指出我們缺點的時候,當他們做錯事的時候,當他們行善的時候,在每個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教訓、智慧、品行,等等。

做到以人為鏡,每日三省吾身,不斷清理內心的雜亂,我們就會獲得有序、清明的內在。

03.

減少對外在的期待

人生的大事不多,大多是一些瑣碎的日常,如果我們減少對外在的期待,也許內在會變得平和和喜樂。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借糧食給困難的鄰居,後來,他有困難的時候,鄰居卻沒有幫助他,他後悔幫了一個白眼狼。

這個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當初是心甘情願幫助別人, 而不是想著回報,是否沒有怨悔?

因為幫助或不幫助別人,選擇權在自己手裡,而對方是否感恩,則是對方的選擇。

在待人處事上,如果我們遵從內心,心甘情願地付出,就是走在覺醒的路上。

孔子曾說,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忍受著別人無法忍受的貧苦,卻依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正是因為他是向內看的人,是覺醒的人。

心中有佛,滿眼是佛;心中有魔,滿眼是魔

圖片來自網路

任何事情發生,都是提升我們的時機,但我們必須要有內在的覺醒。

因為覺醒,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願我們一起走在覺醒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