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只要是關於太空、宇宙的科幻電影就少不了飛船,而且是巨型飛船。《星際迷航》、《星球大戰》、《星河戰隊》、《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等等哪一部電影裡沒有這些巨型宇宙飛船的身影。這些飛船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體積大、速度快、續航能力強、可容納數量龐大船員。那以我們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否建造一艘巨型的宇宙飛船馳騁於星空嗎?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既然是巨型的超大型的飛船,怎麼說也得跟我們人類最大的船隻差不多大吧。現今世界上最大的船隻是諾克·耐維斯號,一艘遠洋巨型油輪長達458米。所以我們的問題又變成了“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否建造出一艘比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還要大三分之一的宇宙嗎”。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飛船還得有容納1000人以上的空間及人工生態系統,1000人以上的生活、呼吸、吃飯問題總的解決的吧。除此以外對飛船主體的機械強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太空中飛船表面要承受很大的溫度差。溫差巨大的環境會對金屬產生區域性永久性累積損傷,這就是金屬疲勞。第三就是燃料,燃料除了給飛船提供動力之外,還要為飛船內其他必要系統提供電力保障,比如溫溼度調節、空氣迴圈、照明、食物等等。但是外太空與地面不一樣,飛船在持續執行的時候接受補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一艘長458。0米,寬68。0,體積為65萬立方米的太空船上養活1000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的問題沒說這艘巨型飛船必須是載人飛船。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其實筆者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可以。取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我們人類現在還沒有推力達到數萬噸的火箭,但是我們可以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將飛船的元件分次分批得送上太空。在太空中我們可以使用極其原始的方式組裝,那就是對接。現在的宇宙空間站不都是採用這種方法的嗎?成千上萬的太空元件在太空中組裝完成。接下來是動力系統,怎麼辦呢?也採用這種方式將發動機元件及燃料慢慢運送至太空,當然飛船得裝幾個反向推進器,在關鍵時刻便於減速。接下來就是補給,及可迴圈的生態系統。按照人類現在的技術,如此建設如此大型的的可迴圈生態系統難以保證穩定性,那就多增加點補給。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很多朋友都發現了似乎建造一艘大型的航天飛船,人類完全是由能力的。確實是這樣的,不過需要極其大量的資金投入,可以說是不計成本。而假設的標準也跟我們之前想象的不一樣。飛船送不上天,那就分批送在太空中組裝,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就多帶點補給,動力差那就勉強用用,慢點就慢點能懂就行,諸如此類的似乎毫無意義。的確毫無意義。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建造一艘巨型航天飛船但是這是一艘沒有靈魂的航天飛船,跟我們在科幻片裡見到的那簡直是千差萬別。要想建造那種航天飛行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具體要多久,估計跟人類第一次建造船隻進行航海到人類建造航空母艦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2000年以上。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

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從我們人類的祖先第一次仰望星空開始,便深深刻在了我們的鬧中,人類與與生俱來的冒險、探索精神在上世紀50年代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現以來表現得淋漓盡致。敢想敢做畢竟成就全人類的夢想。

人類什麼時候能建造出科幻片裡的巨型航天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