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接上一章

從亞間冰期向亞冰期過渡時,氣候常呈漸變形式,其中沒有清楚的界線。從亞冰期向亞間冰期過渡時,氣候常呈突變形式,兩者之間有明確的分界線。科學家們稱為終止線。在距今1。1萬年前後出現了一條終止線,氣候由冷增暖。亞冰期平均氣溫比現在要低8~12;亞間冰期的低緯度地區氣溫比現在要高5。5。變冷是緩慢的,而升溫是急速的。

在第四紀大冰期中,為什麼會有亞冰期和亞間冰期的更替呢?

按照南斯拉夫氣候學家來蘭柯維奇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理論,是由於地球軌道三要素的自然小波動造成的。地球軌道三要素是指:地球軌道的偏心率、地軸的傾斜度和春分點的位置。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地球處在軌道的不同位置,距離太陽的遠近就不相同,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就有差異,如冬季在遠日點,夏季在近日點,冬季就寒冷而漫長,夏季炎熱而短促。地球軌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範圍內變動。它的變動週期約為96000年。偏心率的變化影響日地距離,從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導致地球上的氣候發生變化。

地球在春分點處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的什麼位置,將影響季節的起止時間,也會使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時間發生變化。地球在春分點的位置沿著地球公轉軌道向西緩慢地移動,大約每21000年,春分點的位置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移動一週。春分節氣的時間,每隔70年就要推遲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遠日,夏季比冬季長8天。大約10000年後,就會變成冬季遠日,冬季反而會比夏季長8天。就是說,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將會變成寒冷而漫長的冬季。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地軌傾斜又稱黃赤交角,是地球上產生四季的原因。地軌傾斜度的變化,會導致迴歸線和極圈的緯度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地球上的季節。地軌傾斜使迴歸線在緯度22。1°-24。4°之間變化,使極圈在67。9°-65。76°之間變化。變動的時間週期41000年。地軌傾斜度增大時,迴歸線緯度升高,極圈緯度降低,高緯度的年太陽輻射總量增加,冬寒夏熱、氣溫年較差增大,低緯度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減少。地軌傾斜度減少時,高緯度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減少,夏季溫度低更有利於冰川發展。

冰期對全球的影響是顯著的。

大面積冰蓋的存在改變了地表水體的分佈。晚新生代大冰期時,水圈水分大量聚集於陸地而使全球海平面大約下降了100米。如果現今地表冰體全部融化,則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80~90米,世界上眾多大城市和低地將被淹沒。

冰期時的大冰蓋厚達數千米,使地殼的區域性承受著巨大壓力而緩慢下降,有的被壓降100~200米,南極大陸的基底就被降於海平面以下。北歐隨著第四紀冰蓋的消失,地殼則緩慢在上升。這種地殼均衡運動至今仍在繼續著。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冰期改變了全球氣候帶的分佈,大量喜暖性動植物種滅絕。

高等陸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紀中期以後已與現代基本一致。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變化,逐漸形成今天的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植物群。

第四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小型有孔蟲、六射珊瑚等佔主要地位。陸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為主。

其它脊椎動物中真骨魚類和鳥類繼續繁盛,兩棲類和爬行類變化不大。哺乳動物的進化在此階段最為明顯,而人類的出現與進化則更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第四紀是鳥類極繁盛的時期。

哺乳動物已經成為陸地上佔支配地位的動物。

哺乳動物在第四紀期間的進化主要表現在屬種而不是大的類別更新上。

第四紀前一階段——更新世早期哺乳類仍以偶蹄類、長鼻類與新食肉類等的繁盛、發展為特徵,與第三紀的區別在於出現了真象、真馬、真牛。

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的一些類別和不少屬種相繼衰亡或滅絕。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三眼族人在大陸分裂後並沒有全部消亡,其倖存者後來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在南極洲、印度次大陸和新生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上生活。

在三眼族大陸分裂後,身在南極洲的殖民地的三眼族人為了說明自身統治的合法性,於是先知(巫師,最早信仰神的人)聲稱自己預見到災難的降臨,所以提早帶領人們逃離了災難之地,並且聲稱原來大陸上的人遭難是因為褻瀆了神靈。這樣一代代地傳說流傳下來,也就成了“真相”。

當時南極洲並不像今天的冰天雪地,而是一個溫暖宜居的地方,當然兇猛的猛獸也不少,所以遷居的三眼族人也不多。隨著與周圍動物的抗爭,人們逐漸發現冥想和超能力這些對與動物的抗爭作用不大,於是開始強化武器,超能力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動植物的烹飪方式以及其對人的身體的強化作用。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印度大陸的倖存者們在撞擊之前就已經開始搬離印度大陸,相信這次撤離損失不大,因為這種板塊衝撞不會損失太大,因為往往時間跨度很大,有足夠的時間撤離。主要的麻煩在於如何找到合適的新家。

更新世早期,劫後餘生的人們選擇了最年輕的大洲位於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猛獸等不多,便於初期的安頓。到後來板塊活動不那麼劇烈的時候,人們又回遷了部分居民到平靜下來的新抬升的印度次大陸上。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亞特蘭蒂斯文明是對遠古文明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他們發明了能夠聚合陽光和磁能的晶體系統,這種系統作用類似於鐳射或者可控磁能武器。初期它們被用來改善自身的健康以及精神修養或修煉,但是後期它們被應用於戰爭。

亞特蘭蒂斯的科技很發達,他們在全世界設定自己的天文觀測站以及地磁和陽光能量收集器(金字塔)。所有金字塔的磁場能量又被傳導到主島上,用來給晶體系統提供能量。在埃及、瑪雅、百慕大、復活節島都發現有亞特蘭蒂斯人金字塔的身影。今天傳說的瑪雅人相傳就是亞特蘭蒂斯人在美洲設立的金字塔守衛部隊的後裔。後期瑪雅人的消失,也是因為人口數量嚴重不足,無法延續種族的存在。

第016章,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之南極洲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