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毅說人文與歷史”導語:

文化知識的提高加上精神意志的鍛鍊,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優秀的國家接班人和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正是推崇的這種精神。在這一點上,重視皇子教育的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的一個朝代。

按照常理說,清朝的皇子和格格們生在紫禁城的帝王之家,那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豪門貴胄,身家肯定是位高權重,且一輩子吃穿用度都是人間極品,一生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可是有的學者仔細審視過皇子和格格們的經歷後,卻得出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清朝的皇子和格格們太可憐了。他們認為出生在紫禁城的皇子和格格們相當得悲慘,倒不如生在普通的老百姓家裡。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清朝的皇子們

究其原因,一是他們出生就被抱到另外一個女人處哺育,和親額孃的關係倒像是無親無故的路人;二是皇子們讀書的“頭懸樑、錐刺股”拼勁比起民間的趕科舉的莘莘學子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三是如果作為格格被遠嫁塞外去和親, 那更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遠在塞外,看著大漠黃沙,餘生青燈作伴而香消玉損。所以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皇親貴胄們是非常的悲慘。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康熙王朝》中格格藍齊兒,被遠嫁塞外

“毅說人文與歷史”是不同意上述的觀點的,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說皇子慘的人的兩個論據:

第一慘:“出生就被抱離親生母親,親生母親被唯回奶藥”

清宮的皇子和格格們出生時就被抱離親生母親,不讓吃自己親額孃的母乳。他們會被抱到另外一個奶媽處哺養,在他們成年之前不準和自己的親額娘見面。而孩子的親額娘會更慘,她們剛剛誕下龍子龍孫,卻被御醫強行灌各種草藥配成的回奶湯藥,一朝分娩就意味著別離,更慘的是有的妃嬪一輩子也不能和自己的親骨肉相認——這恐怕是最慘的人間悲劇了。奶媽的選擇還有一定的講究:一是相貌周正的剛剛生育子女的八旗女子,二是必須是生二胎的女子。這裡面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一般認為第一胎後的母乳不健康,帶有一些“邪性”的物質。入關後的皇帝順治帝就是這樣一個不幸的皇子。剛出生就被抱給了奶媽李氏,跟自己的親媽孝莊太后的關係反成水火。順治信佛成性,性格乖張,倔強起來的時候一點也不聽諸位臣僚的話。甚至他的生母(孝莊太后)的勸告也是被他當成耳邊風。而對自己的奶媽李氏的勸解,順治帝是言聽計從。以至於後來順治皇帝想去出家做和尚時,孝莊太后氣得暴跳如雷,但是也束手無策,任憑順治去鬧騰。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毅說人文與歷史”認為這樣的好處有兩個,第一是防外戚專權。清朝仔細研究過以前朝代的興衰史,宦官、外戚專權等問題是會動搖一個朝代的根基的。而把皇子抱離生母,可以有效的杜絕這種條件的形成。且現在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清朝防外戚和宦官是做得最成功的一個朝代,所以說把出生的皇子抱給奶媽撫養的這一政策是“壯士斷腕”,功在千秋的。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雍正王朝》中的“冷麵王”胤禛

第二是清朝的滿族人崇尚武力,離開自己的生母就可以避免被生母嬌生慣養的問題,否則就會帶有一股“陰柔之氣”,這對於江山社稷的延續,富國安邦的執政理念沒有好處。

第二慘:“清朝皇子頭懸樑、錐刺股太辛苦”

關於清朝皇子們的讀書,歷史上有書這樣描述:“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餘內直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都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內府蘇拉往來。黑暗中殘睡未醒,時復依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吾輩窮措大專侍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末代皇帝》中的溥儀和溥傑在南書房

“卯入申出”指的是皇子們凌晨五點進入南書房,那時天還是漆黑的時候,下午三點再從南書房下課。我們設想一下,一個五週歲的娃娃,我們這個年代還是讀幼兒園中班的孩子,還在媽媽的懷裡撒嬌的年齡。而凌晨五點時,皇帝還沒上朝,小皇子們就去南書房開始了一天的“頭懸樑、錐刺股”苦行僧般的生活了。

皇子們上課的內容非常繁重,有語言課(滿、漢、蒙三種語言),歷史課(文史、典籍等),體育課(騎射、武藝等)等等。據《清史稿》記載,這些課程週而復始,且一年只放五天假,順治和康熙都曾經讀書累得“吐血”。

清朝皇子出生後就被抱離生母,得知真相後不覺得有多可憐

《還珠格格》中的乾隆

“毅說人文與歷史”認為這樣做是大有裨益的:文化知識的提高加上精神意志的鍛鍊,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優秀的國家接班人和國家未來的棟樑人才,“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正是推崇的這種精神。在這一點上,重視皇子教育的清朝的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的一個朝代。

【以上就是“毅說人文與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人文、歷史知識分享,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下反饋。】

(本文中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