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這條是我在旅行路上見過的最不商業化的千年老街,除了兩側飄搖的招幌是嶄新的,一切都是舊舊的、未加雕琢的味道。我見過的城市的商業街無不是精緻的店鋪外加炫酷的招牌,帶來我們的滿滿都是時尚感。古樸的街讓我莫名有種親切感,感慨原來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於電視劇中的客棧被我在現實中找尋到,讓我不由得有些欣喜,無奈缺了小二和掌櫃的點綴,不免有點小小的遺憾。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1】-【又見紫陽街】

臨海紫陽街,它是這座千年小城中最古老的一條街,也是儲存最完好的一條古街。源自宋代的街道格局、明清的建築體系以及沾滿歲月痕跡的青石板路,使這一條全長1km的老街看起來舊跡斑斑,又獨有一番江南古城溼潤溫柔的味道。物還是那些物,人早已不是那些人。不禁傷感起來,千年後的我們的建築是不是也是這樣被人參觀和評論?只不過那時的我們早已化為飛煙,消散於世了吧。舊如千年前的百姓一樣,在歷史的書卷下留不下幾筆痕跡。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一代又一代的老臨海人在這裡過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日子。那些鋪子裡售賣的,都是老街坊的日常,人們爬上高高的石階、扶著佈滿層層青苔的牆,去到老街後面的巾山上。古樸的街配上現代化的商品以及現代化的店家,給我的感覺竟沒有違和感,反而如果是穿著古代漢服反而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捏麵人的、剪紙的、賣手工菜刀的、賣木杆秤的……這些日漸式微的老手藝依然活躍在這裡。傳統藝能是一個民族的傳承,往往現今的我們都忽視了這些老一輩留下的財富。這些守著文明的藝術家都應該值得被歌頌,而不是簡單的用金錢去衡量。物慾橫流的社會多了太多的煙火氣息,少了太多的寧靜致遠。浮躁是這個社會大體的表現,多少人被迫掙扎在生活的大山下,得不到那屬於真正的自由。靜下心來,多去外面走走,是一種釋放。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看到一個賣捏麵人的老奶奶,用我聽不懂的臨海話介紹著她手中五顏六色的小玩偶。她的眼神蘊含著明亮的光,她不知道我是否為這個小玩偶動心,會不會購買,僅僅是來詢問就讓她顯得開心,她的手藝彷彿得到了肯定。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2】-【被忽略的“寶貝”:幾十年不曾開啟的老保險箱】

紫陽街249號,是中國人民銀行臺州支行舊址,就在大廳木樓梯下方的角落裡,擺著一隻鏽跡斑斑的老式保險箱,很大很重,一副不可動搖的樣子。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據說自從民國時期設立這間銀行的時候,它就被安置在這裡,若干年來,從未被開啟過。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臨海,在上千年的時間裡都曾是台州府城所在地,而這間銀行,也曾經是台州的“金融中心”。歲月和風雨,早已磨損了這座中西合璧的二層老建築那往日的風采,如今老臨海人穿梭忙碌依舊,只是世事滄海桑田,紫陽街前塵如煙,誰也不知道這隻沉重的老箱子裡,存著什麼寶貝、藏著多少故事。

在紫陽街被開發成景點之後,這一間老銀行也重新進行了修繕,設定了木櫃臺、金屬圍欄、穿著制服的人物蠟像,模擬出一幅幅建國初期的歷史畫面。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那些繁體字書寫的牌匾和帶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重現了上個世紀中葉銀行業務大廳的舊日場景。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3】-【千佛塔】

紫陽街南端的龍興寺裡,有一座始建於唐朝的寶塔,是臨海最古老,最高大的塔。不僅臨海,它對於整個浙江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歷史文物。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這座塔是由磚石搭建,磚石上雕刻著上千尊的佛像,尊尊精美、栩栩如生,是臨海眾多古蹟中難得的高水準藝術品。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龍興寺的位置很是顯眼,就在紫陽街入口處的台州府城牆一側,在歷史上,它是一座意義深遠的寺院,由台州府官家創立。千年風雲中,它曾拆了建、建了拆數次,也因發大火被燒燬過,因發大水被淹沒過,還在戰爭中被炸燬過。它也曾數度更名,至於到底有多少個名字,已經數不清了。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台州是天台宗的發源地,日本佛教的“根”在這裡,唐朝時期,這龍興寺曾有著相當輝煌的宗教交流史。在寺中慢慢行走,隱約竟覺得有一種“小國清寺”的意境,莊嚴而親切,隨處可見修行師傅們的日常。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1998年,龍興寺正名,千佛塔也成為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我總感覺台州的佛家寺院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這裡的僧人簡單樸素,是真的修行。寧靜致遠。環境的幽深,矗立於山峰中的寺廟,給我一種外界的感覺,在這裡你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囂,能獲得來自靈魂深處的寧靜。偶爾傳來的木魚聲在靜悄悄的山裡迴盪,空曠自然,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4】-【遊千佛塔,必遊千佛井】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遊了千佛塔,瞭解了千佛塔的故事,才真正注意到了這口井,在前面我們提過,古時因隔壁巾山上的龍興寺命運多舛,被火燒燬過多次,所以明萬曆年間就在這紫陽街上開了好多口水井,其中以內壁雕刻著千尊佛像的“千佛井”最為有名。水火素來不相容,以水克火,以求陰陽平衡。說來也是比較神奇,自從有了這些水井,紫陽街上的人民生活就越來越平和祥康。

如今在紫陽街上,依然保留著有多口古老的水井,前次我住在紫陽客棧裡,一進門就看到一口。它們除了用於防火,在夏天的時候還可以冰鎮食物,它們每一口,都有著500年甚至近千年的歷史。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5】-【非遺老手藝】

紫陽街上有一個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剪紙博物館,上次來的時候它正在裝修,遺憾地錯過了,這次終於得以一觀。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張秀娟剪紙博物館,是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海剪紙”的傳承人張秀娟老師創辦,館內展示著各樣精湛的剪紙作品。十二生肖、福喜壽字、人物、植物、動物……其中堪稱神奇的是用剪紙拼成的古詩文章。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一個一個的小字鑲在框中,遠瞧以為是印刷的,近了看才發現它是一個一個用剪刀“雕刻”而成的剪紙作品。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張秀娟老師身後懸掛的那一幅,便是她的剪紙作品《沁園春 雪》。藝術大家的氣息引起我的深思,我是否能靜下心來,花幾個小時來寫字呢?我想我應該是做不到的。我不得不佩服那些熱愛藝術併為之獻身的人。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在臨海紫陽街上有很多這樣的老手藝人,前次遊覽的時候,我就曾拜見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嶺根草編”的第四代傳承人,以及160多年曆史的“永利木杆秤”第五代傳承人。永利木杆秤在臨海當地小有名氣,他們家店鋪一側的亭子裡,安置著一隻巨大的木杆秤,是純手工打造的,可以把一個成年男子稱起來。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這些老手藝能夠傳承下來極其不易,有很多已無“家傳”的繼承人,為了保護非遺技術,這裡經常舉辦一些教學和競賽的交流活動,在寒暑假的時候,臨海紫陽街,也成了當地小學生們的一個“隱形”少年宮。住在周邊的孩子無疑是快樂的,他們沒有很早的進入單一的科技時代,至少還有些許的娛樂節目,不像現在的小孩,手裡拿著的不再是課本,玩的不再是彈珠,不再跳繩,不再抓蛐蛐等等,取代的是手機和電腦。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離開的時候,路過“紫陽九九”海苔餅,依舊排長隊。海苔餅是紫陽街上的孩子們從小吃到大的“童年味道”,這次我又買了一包,還是那個味。但是回不到過去了,只剩下滿嘴的回味。時光不能倒流,活在當下,儘可能的走遍各個地方,讓自己的人生多幾抹豔麗的色彩,未嘗不是一種精彩的過活。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

“舊”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