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難題。電子音樂的應用場景有很多,但最直接的欣賞電子音樂演出的頻率最高的場景就是在夜店。因為根本不會有那麼多音樂節和倉庫派對的,音樂節和倉庫派對成本高、審批難並且很容易回不了本。

之所以用“夜店”而並沒有說“商業夜店”,是因為我們發現就算是Underground Club,欣賞電子音樂演出的氛圍也不一定就是那麼好的。很多人去Underground Club的目的也不是音樂。“這裡的酒便宜”、“這裡不用開卡座也能撩上妹子”等等等等。

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那麼在夜店欣賞電子音樂演出,到底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呢?這個話題太大,我不會一一例舉所有的尷尬。僅用一次最近觀看演出的經歷,來表達一下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Armada的三位Trance製作人Andrew Rayel、David Gravell和Ruben De Ronde正在進行他們在中國的巡演。Ruben De Ronde可能是三人中在中國知道的人最少的,但他所做的Progressive Trance質量還是很高的。人氣不高只是因為Pro Trance的性質介乎商業與地下之間,不算很流行,更不算“嗨”。

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然而,或許是看到舞池中的人群在Ruben的音樂薰陶下不是特別亢奮,在Ruben進行演出的時候,某些Club的MC出於“職業責任”的使然,他站了出來!是的,也許你覺得自己的喊麥特帶勁,也許舞池裡的確有不少不怎麼了解trance的蹦迪選手跳了起來,但對於喜歡Progressive Trance的電音愛好者來說,這簡直就是災難。Pro元素的音樂講究漸進和意境,加入喊麥實在是太違和了。

不過,比“土嗨”還要令人恐怖的,是“偽電音粉”。在Ruben演出的時候,我真正體驗了一把偽電音粉的可怕。在Pro Trance優美的旋律下,突然有一位帶著棉花糖頭套的小姐姐衝到了最前面,非常激動。不知道Ruben看到這個會作何感想?有的時候,像棉花糖一樣的流量DJ,其實電子音樂愛好者並不排斥,但這些偽粉利用流量DJ做一些搞笑的事情實在是令人恐怖。

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這位帶棉花糖頭套的朋友並沒有就此停止她的表演。在David Gravell進行演出的時候,她又衝到了前面,激動得給David看自己的手機。我不知道手機螢幕上是什麼,但肯定不是Trance相關,因為她嘴裡在朝David喊“Made in China”。Wtf!你對著一個Trance DJ喊你想聽《Made in China》?出於尊重個人隱私的考慮,此處就不放照片了,但是這種行為真的非常可笑。

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另外根據朋友介紹,在無錫站Armada Night進行過程中,Andrew Rayel演出時前排有大量人“艹欄杆”。儘管Andrew Rayel放的大多是Bigroom Trance甚至Bigroom House,但他也從來還沒放過Dubstep啊!而同樣的場景在Andrew Rayel今年上半年的北京演出現場也是一樣。

去夜店聽電子音樂,會有哪些尷尬的時刻?

作為Trance愛好者,我們很多人非常不喜歡Andrew現場大量放Bigroom。但是如果細心觀察一下夜店裡大家的反應,或許我們也就可以理解Andrew Rayel了?畢竟像Ruben一樣放著Pro Trance而發現臺下有人在艹欄杆的時候心裡得有多少隻草泥馬啊,當然我覺得Ruben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