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交易所是怎麼存幣的?

說一說交易所是怎麼存幣的?

無論是大交易所還是小交易所,其實都有許多儲存幣的錢包,而基本上這些錢包就組成了交易所的充幣提幣系統,很多人比較關心交易所的幣是怎麼儲存的,我們的幣又是透過什麼途徑進行提出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我們一般看到的交易所,比如前三大交易所,當我們在充值幣種的時候,主要分為這幾大類:

1、每人分配單個地址

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幣種都是這種形式,一般來說,我們的這類充值地址一般屬於單獨給我們充值用的,並不會與其他人的地址重合。

2、瑞波、eos等地址+memo

像瑞波幣和eos等幣種,一般來說,生成錢包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交易所無法為我們負擔太多生成的錢包,因此這種幣一般需要我們充值的時候加上附加資訊,而這些附加資訊我們一般稱為memo,這就是我們個人的識別碼,在充值的過程中,這個識別碼非常重要,如果不寫,那麼很可能交易所不認。

一般交易所會有專門的區塊資訊查詢伺服器,用於交易所底下所有充值地址的轉賬查詢,當我們衝完幣的時候,一般等到交易所查詢到交易資訊,然後等待若干個區塊確認之後,就可以入賬了。

這裡我們介紹一下一般交易所錢包的管理

對於大型交易所來說,錢包的管理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交給專業機構進行託管,這裡比如我們熟知的bakkt就是使用了著名錢包託管商的託管方案,也就是說,只要bakkt的幣存入,那麼錢包託管方就可以儲存幣,託管方一般都是信譽比較好的機構,因此,這時候的幣是安全的。

第二種就是我們常說的,交易所自己保管幣,當然這裡交易所就相當於一個錢包託管商,只不過是專業為自己服務而已。

無論是託管方還是交易所自己,我們一般來說交易所的錢包分為冷錢包和熱錢包並用的形式,而且交易所的錢包系統基本上是自己做的,當然也有一些硬體錢包廠商外包,比如我們知道的比較知名的庫神,就有一套應對於交易所數字貨幣保管的解決方案,這裡主要應用了他們家的硬體錢包相關技術,因此也是有一定的優勢,庫神的錢包之所以賣那麼貴,就是因為他們的解決方案中用到這些硬體裝置,交易所一般也不會吝嗇到搭建錢包系統也摳門的境地,自然就乖乖掏錢了。

一般這種錢包方式,基本上就是一種專用伺服器的模式進行,再加上相應的授權系統,比如我現在要處理一段時間內所有的比特幣提幣請求,那麼選擇動用錢包的時候,需要經過三到四個人的確認,確認之後,我再輸入密碼,然後生成交易資訊,最後,將交易資訊發透過掃描二維碼或者專用裝置掃描的方式傳送到外網,這樣就避免了內外網相接觸的情況發生。

當然這只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模式,畢竟要處理自家系統內的提幣請求,至少這些請求得和外網相連,因此有時候需要外網和內網交換資訊的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利用手動的方式進行傳輸,比如剛剛說的二維碼掃描,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隨身碟或者其他防火牆閘道器。在某些關鍵過程步驟,基本上都是專機專用,並不會出現一臺電腦處理多個不同任務的情況。

對於交易所來說,幣肯定不是都儲存在一個地址裡,因此需要用到多個硬體錢包來儲存數字貨幣,比如okex說的他們500個比特幣一個錢包,而且還是冷錢包,就算萬一哪天被盜,那麼損失也可以降到最低,而不會出現幣安那種七千多個幣被盜的情況,換句話說就是交易所的熱錢包裡的幣一般數量不會太大。交易所也要定期將使用者衝的幣歸集在一起,這裡一般都是選擇一次性歸集,當我們看到很多零散幣的錢包地址將很多幣傳送到一個錢包時,基本上很可能就是錢包的歸集過程,這種歸集過程也有助於交易所算清自己的帳,防止出現駭客悄悄偷幣的現象。

另外對於幣種而言,其實交易所上幣並不像我們想象的很簡單,上幣確實需要成本的,這裡的成本主要包括:交易對的建立、伺服器增加成本、錢包建立成本、相關充提幣程式開發成本,對於像公鏈上的一些代幣來說,其實比較簡單的, 比如以太坊公鏈上的各種erc20代幣,基本上不用做太多變動即可,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假幣情況,交易所只需要注意代幣合約地址即可判別。

對於新的公鏈的來說,支援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比如eos剛上線,我們關注到,其實交易所基本只開放充值,而不開放提幣,就是錢包系統其實還未完善,這裡交易所一般會和專案方直接聯絡,專案方一般也會配合做一個錢包生成方案,這樣交易所整合到自己的系統之內,就可以了。

最後這裡講的是一個完善的交易所錢包解決方案,其實很多時候,由於幣圈交易所過多,因此各家方案參差不同,有的交易所可能還只是買幾個硬體錢包來用,甚至有交易所就直接把專案方的錢包下載下來透過api介面開發一下就用,更有交易所直接使用網上釋出的錢包來使用,當然不同方式,成本也不一樣,但是對於負責的交易所來說,其實一整套解決方案還是比較不錯的。

轉自:cn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