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孩子遭遇社會的黑暗,你該怎麼辦?(深度乾貨)

時間:2006——2009

地點:***學院

人物:本人

2008年國家開始對高等院校發放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當時我們繫有兩個班,一個旅遊管理班40多人,一個行政管理班30人。那一年,系裡邊有一個國家獎學金名額,三個勵志獎學金名額。正常從分配體系來講,學院是根據每個系的學生人數佔比進行分配,每個系在根據自己系裡面每個專業班的學生數量佔比進行分配吧?可是最終結果是所有的名額最終都給了旅遊管理班的同學。而我是行政管理辦那個綜合成績最好的那個。

還有一個事情,當時在預備黨員投票選舉中,我記得很清楚我是唯一獲得半數投票21票的,其他報名同學沒有一個投票過半的,但是我是那個沒有入圈的幸運兒。

當你的孩子遭遇社會的黑暗,你該怎麼辦?(深度乾貨)

還有一個案例,前幾天某個學校的家長和我說他兒子一年級了,最近小孩子入選少年先鋒隊,班級裡面有70多個同學,有20多個名額,但是公佈的名單裡面沒有他的兒子?他問我為什麼?說他兒子平時變現各方面也都不錯。為什麼入不了老師的法眼?

我有個同學是某個小學班主任,有一次在一起吃飯時,他說到很多家長都送禮,沒法特別照顧他們的孩子,但是不送禮的家長肯定不會照顧。所以你發現沒有?我們的孩子一進學校,他就是權利資源導向。如果在這種邏輯的情況下,你不想讓我們孩子變成權利的奴才他也會變。第二個是想要摧毀某個家長的心理,不搭理他就可以,三次打招呼都不理他,他一輩子都會有陰影。所以我從小教育我的兒子,你爹說的不一定都對,你老師說的也不一定都對。其實我是在提高他的免疫力。假如老師收拾他的時候,他不至於受傷害,所以經歷很多事我們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儘讓自己的孩子少受傷害。第三點,他說想懲罰哪個孩子也很簡單,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的訓他一頓,讓他一生自閉。

外部的大環境我們都改變不了的。

但是我們可以讓她

認識到環境,

讓孩子認識到她怎麼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古語說的好,言傳不如身教,比起陪伴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要成為

孩子的榜樣,讓他對外界有免疫能力。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要是他的榜樣或者偶像,我們就比他的老師對他的影響大,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家長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就在這,你的影響力大,別人不就影響力減弱了嗎?

當你的孩子遭遇社會的黑暗,你該怎麼辦?(深度乾貨)

從人性本質去分析:

每個人都是為了他的基因可以存在下去,她必須有一個她必須有一個表現形式,叫支援就是他的人性——一定是自私(趨利避害)。有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你們一定要把他看明白。就如此簡單,這是最最底層的邏輯。

從利益角度去分析:

任何關係本質上都是利益交換,越早知道越受用。唯有不斷提升自我價值,你才有被利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