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鬱!為何抑鬱症仍普遍被大眾誤解?

本文章節:

01、一名抑鬱症高中生的自述

02、對抑鬱症的常見誤解

03、精神障礙的科普知識應該高效

今年“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即將到來。上個月國家衛健委公佈,

今年我國的節日主題是“青春之心靈 青春之少年”,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並要求各地開展相關宣教工作。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鬱!為何抑鬱症仍普遍被大眾誤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最新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我國青少年的抑鬱症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17。2%,重度抑鬱7。4%。

換言之,大約4到5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出現抑鬱症狀。

而國內兒童的抑鬱檢出率目前仍缺乏大樣本資料。根據抑鬱檢出率隨年級升高而升高的規律,兒童的抑鬱比例應該會略低一些。

這麼嚴峻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早就引發了國內各界人士的關注,包括這個青少年群體本身。

01、一名抑鬱症高中生的自述

最近,一則關於青少年抑鬱症的短片火了。短片名為《燈火之下》,是由3名人大附中的高中生製作完成。

短片採訪了一名正患有抑鬱症的高中女生純子,她面對鏡頭說出了患病經過、感受,以及不被父母、老師和同學所理解的痛苦。

採訪者問,你是怎麼患上抑鬱症的?

純子的表情有點迷茫,說不出具體的節點,只想起來一開始是學習壓力和人際關係壓力都比較大,家庭裡的氛圍也不是很好,遇到很多問題,所以心情不好。

但後來她心情不好的時間越來越長,壓抑越來越難排解,有時會因為一件小事心情低落1、2周,會因為丟了一支筆大發脾氣。

接著她還出現了軀體症狀,消化不良、頭暈;到後來,“已經不是說生活中心情好不好了,而是心情不好就是全部的生活了”。

隨著病情越來越重,到臨近她去醫院求助前的1個月,純子出現了嚴重的失眠,每天凌晨4點半才迷糊地睡著,6點又得爬起來上學,在學校裡精神非常差,上課就趴在桌子上半夢半醒地發呆。

即使下午5點放學回家,純子也睡不著,躺在床上發呆5、6個小時,有時中間會哭1、2個小時,晚上繼續失眠的迴圈。

在長期睡眠不足、情緒壓抑的狀態下,純子出現了精神渙散、注意力嚴重下降的症狀,走在路上容易摔跤、崴腳,過馬路還來不及躲車,什麼事都不想做,腦子裡也會蹦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而且會認真地去思考那些想法,“很可怕”。

眼看撐不下去了,她終於去醫院確診了抑鬱症,醫生開了一袋子藥,其中就有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用藥舍曲林。

採訪者又問,患上抑鬱症後,有沒有受到過周圍人的不理解?

這次純子非常確切地說,“有啊!”

比如她向老師傾訴,說自己很難受,活不下去了。老師回答:“小姑娘花樣年華,有什麼活不下去的,操場跑兩圈就好了。”

比如她告訴父母確診的訊息,父母也不是很能理解,“他們不能理解我為什麼得這樣的病”。

比如她因病在家休息時,班級的流言蜚語也傳到她耳朵裡,有些同學說她就是想躲避考試、想偷懶、戲多,“還挺傷人的”。

純子說,她作為抑鬱症患者,深深地發現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和科學知識還不夠。而且相比之下,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等其它精神心理障礙的患者承受的誤解和歧視更多。

“精神疾病更多的是一個無形的較量,在這個艱辛的過程中,患者、醫生、親人、同事、朋友,都可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希望大家可以給予這個群體更多的關注,同時少一點質疑,多一分陪伴……同時,呼籲媒體多宣傳和普及相關的科學知識,少一些營銷”。

02、對抑鬱症的常見誤解

雖然這個12分鐘的短片算不上製作精良,內容不算詳實,但考慮這是4名高中生製作完成的,關注的又是重大社會話題,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尤其是受訪者純子。很少有青少年抑鬱症患者願意直接面對鏡頭;即使有,大多也是康復者,精神心理已經恢復了基本健康。

可純子接受拍攝採訪時仍在服藥,甚至可能處於休學時期;她願意站出來分享自己的患病經歷和真實狀態,願意承擔短片可能會帶來的、更多的流言蜚語和心理壓力,這已經不是勇氣可嘉那麼簡單。

純子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能讓抑鬱症群體的心聲被更多人聽到,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家人、老師和同學。這是她願意直面鏡頭的動力,也是3名高中生製作短片者的初衷。

確實,如他們所發現的,大眾對精神心理障礙的瞭解仍然很少、很膚淺。就像純子所說的,“感覺他們更多的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不太瞭解這個東西”。

正因為大眾不瞭解,就很容易會在無知中、不知不覺中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這會加大患者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及時就醫和康復,病患群體就會越來越多,構成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大,影響社會的發展和安定,這會對每一個人都產生負面影響。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鬱!為何抑鬱症仍普遍被大眾誤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就從初衷和立意來說,這個短片的拍攝和傳播是非常有意義的。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關心重大社會話題,也很高興看到有抑鬱症患者願意站出來發聲。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出我們國內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和意識的進步。

不過,從專業角度來看,短片傳遞出來的一些資訊並不那麼科學,有一些甚至可能有誤導性。當然,這不是短片製作者和純子本人的不足,而是他們在瞭解抑鬱症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一些不科學的資訊。

比如純子說自己曾對父母說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狀態,但父母難以理解。她認為這是因為當時被病控制了,那些想法都是病態的,所以別人很難理解。就像有個比喻“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一些病態的想法就像感冒打噴嚏一樣,是症狀。

這個關於抑鬱症的比喻確實非常普遍,網上搜一下隨處可見,純子可能就是在這過程中接觸到的。但我們之前的文章和影片分析過,這個比喻並不恰當。

將抑鬱症比喻為感冒,雖然可以減輕部分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壓力,也可能可以減少外界的歧視眼光,令更多人用平常心對待。

但感冒和抑鬱症的嚴重程度相差甚遠,普通的感冒人體可以自愈、抵抗。但大部分抑鬱症則不能,如果任由其發展還會嚴重危及生命。

所以這個比喻反而會讓大眾輕視了抑鬱症的嚴重性,以為這個病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容易治癒。

遇到抑鬱症患者久治不愈時,身邊人可能還會疑惑、急躁,“不是說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嗎?怎麼還治不好呢?你怎麼就是好不起來呢?”這不一定是指責,但抑鬱症患者聽了,很可能會深深地自責。

另外,還有一個很常見的比喻“抑鬱症是心靈的癌症”也非常不恰當,這誇大了抑鬱症的嚴重性,將其等同於不治之症,令人談抑鬱症色變,這也是不科學的。更何況,現在很多癌症已經不是不治之症了。

還有,短片最後部分應用了一名心理諮詢師的話,她說,“其實精神疾病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患者不是因為自身的缺陷,比如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不夠堅強等等,才會患上疾病的,並不是他們自身的問題。所以不能因為他們得病,而去責怪他們”。

這段話的初衷是好的,是呼籲大家客觀、理性地看待這類障礙,不要指責、歧視精神心理障礙患者。但這段話的內容不夠科學,而且可能令人難以信服。

大眾理解的“普通的疾病”一般指常見的軀體疾病,比如上文說的感冒,還有呼吸、消化、內分泌、骨骼等方面的疾病。病因一般很明確,就是生物學層面的因素導致。

而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鬱症,其實是一種精神心理障礙。主流精神醫學認為它的病因不明,雖然有相應的診療體系和經驗,但對比起普通的軀體疾病來說,抑鬱症的診療有效率仍很低。這也是很多抑鬱症患者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說抑鬱症是一種普通疾病,這也很可能令人輕視了抑鬱症的危害,對主流精神醫學的治療效率過於樂觀。

而且這種說法容易令人認為抑鬱症的病因就是生物學層面的因素,跟患者本人的特點完全無關。但現在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抑鬱症的形成更多地受到後天環境、成長經歷和慢性應激的影響。

而且,很多患者家長也會反問:很多孩子遇到一樣的現實難題,他們都挺過來了,可為什麼我的孩子就精神崩潰了?這不就是個人承受能力、抗壓能力的區別嗎?

所以,短片中心理諮詢師的那段話說得並不科學。更準確的說法是,抑鬱症患者的心理彈性、抗壓能力確實有可能弱一些,遇事容易災難化思維,缺乏積極、健康、有效的解壓方式,這正是我們需積極引導的地方。

但我們不能因此指責他們,因為他們的這個特點是有更深層次原因的,是外界很多因素造成的,他們也是受害者。

根據多學科診療模式(MDT)下的臨床深度心理干預發現,抑鬱症的主要根源是遭受了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及個體不斷的自我否定所導致的。

而疊加性心理創傷來自於家庭、學校、網際網路、社會等方面,是多因素的結果。所以這當然不能說是患者的錯,主要是後天成長環境的問題。

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外歸因,也要引導患者看到自己目前的不足,加強自我反省意識和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改變。只不過要用科學、合理、尊重患者的方式去引導,而不是好心辦壞事,造成了二次傷害。

純子在最後說,“更多的時候,精神疾病患者不需要解決方案,而需要你靜靜地守著,告訴他們,我還在”。

她的意思可能是,對於精神心理障礙患者來說,當他們難過、哭泣、傾訴的時候,其實是想得到別人的陪伴、支援和理解,而不一定是能解決現實難題的具體辦法。

對於普通人來說,比如患者的朋友、同學來說,確實是這樣,我們無法提供專業、深入的實際建議,能提供的最好的就是陪伴和傾聽,暫時緩解患者的壓力。

但對於患者的家人來說,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千萬不要以為陪伴和守候就夠了。我們一定要反思孩子遭受過哪些疊加性心理創傷,想盡辦法去修復,尤其是要反省自身對孩子造成過的傷害,彌補這部分創傷。

待孩子的負性情緒明顯緩解,認知恢復一定的理性後,父母還可以作出積極的引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有哪些錯誤的認知,加強自我覺察能力。

03、精神障礙的科普知識應該高效

綜上可以看出,短片裡的純子、心理諮詢師,還有負責製作的3名高中生,雖然他們呼籲加大對精神心理障礙的科普力度,但其實他們也有一些不科學的認知。

這些認知可能來自於網路資訊,或者來自於相關的培訓,甚至來自於精神科大夫。作為大眾,很難分辨這些資訊是否科學。

那麼問題來了,精神心理障礙的科普工作的確很重要,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群體及其父母的科普,可是

由誰來科普?科普的知識是否科學?提供的建議是否高效?

從科學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從精神心理障礙涉及到的學科領域來說,

最好的科普者是至少同時有精神醫學、心理學雙重背景的精神科大夫,如果還有教育學的知識背景,自然更佳

,也就是採取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大夫。

每5名青少年就有1名抑鬱!為何抑鬱症仍普遍被大眾誤解?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且這些大夫學習的心理學知識也必須是科學的,比如

認知行為心理學

認知神經心理學

,而不是難以被科學證實的、逐漸被摒棄的精神分析流派。

而且科普時,

要儘量提供高效的建議和資訊

,而不是照搬教科書、研究文獻上的資料。

現在網上很多科普知識就是如此,雖然說不上不科學,但非常低效,不能讓大眾對精神心理障礙有深入的理解,也不能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復。總的來說,目前高效的、針對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仍然非常稀缺。

如果以上要點做不到的話,那可能就是打著科學的名義來科普不科學的知識,這反而會加深大眾對抑鬱症的誤解,不利於國內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所以,換個角度看,我們大眾去了解科學精神心理學的知識時,也要注意看清楚知識的出處,到底是誰在科普,他們說的話應該怎麼看待。而且,我們要具備宏觀、大局的思維,不要只看某一個因素或方面。

比如抑鬱症病因裡的遺傳因素和神經遞質學說,大量研究認為這確實對疾病的發生有影響。這些結果都是經過驗證的、是科學的。

但如果我們多看看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慢性應激假說、病理性記憶、心理創傷的研究,就會發現遺傳因素的影響其實很微弱,而神經遞質學說只是中間環節,不是根源。

我們就容易對抑鬱症得出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和概念,有利於免於恐懼,找到正確的康復路線。

如果國家衛生健康部門能注重上面幾個要點,用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去科普精神心理障礙知識;

如果有更多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精神科大夫加入科普行列,更重視心理社會因素的臨床實踐和科普;

相信大眾對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誤解和歧視會越來越少,精神醫學臨床診療會得到快速發展,從而幫助罹患了抑鬱症等精神障礙的兒童、青少年早日康復,迴歸校園;真正有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