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導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我們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計劃,為了防止自己忘記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我們會設定一個東西來提醒我們,有的時候我們會記錄在備忘錄上,有的時候是讓同行的人提醒我們。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可以支配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提醒自己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高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快捷。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可以藉助這麼多外物來提醒自己,那古時候的人如何來提醒自己?

俗語就是人們提醒自己的一種方式,通俗易懂,而且還方便傳承。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

在古代人們能讓人們關心的事情其實並不多,當然這只是針對平民百姓而言,

他們最多關注的還是能不能吃飽,今年的收成好不好。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為了能有一個好收成,人們就要把控好播種的時間,每個時間段都有我們自己要做的事情,錯過了這個時間段,就會對收成造成影響,

對於完全依賴土地生存的人來講,這關乎到他們的生命。

所以歷史上就出現了很多指導百姓生產耕種的東西,比如

二十四節氣之類

的。而今天所說的俗語,和耕種有很大的關係。

三月怕三七,說的是三月初七,三月十七以及三月二十七這三天。

如果這三天沒有降雨的話,可能莊稼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古代的生產方式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播種的時候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機器以及藥物幫助農作物更好地生長。天氣如果實在乾旱的話,我們可以自助引水用來澆灌,祈禱老天給面子,古代遇到乾旱的話,大部分人只能去找所謂的“仙神”祈禱。

3月份的幼苗正處於生長最快速的階段,需要充足的水,但不能過量。

如果在這三天有兩場雨的話是最好的,一場雨的話也能接受,但是不能一場都沒有或者三天全有雨,過旱和過澇對植物都不好。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三月農民是想要下雨,但到了四月份人們又很怕下雨。到了農曆四月份之後,

農作物已經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花也開了,需要充足的光照,

下雨天陰沉晦暗,對於這個階段的植物來講十分不友好,人們“怕”是正常的。

而且四月份後就算正式進入到夏季了,

我們常說春雨綿綿,溫和的毛雨滋養萬物,但夏季的雨都是瓢潑大雨,不光農作物會受到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都受到巨大的威脅,這層“怕”可能還要加上這一方面。

【結語】

這句俗語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總結,依託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才創造出這樣的俗語,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俗語對我們的幫助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沒有向以前那麼大,這對於這文化俗語來講可能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對於農民來講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證明著我們對自然環境依賴的少了,文明進步了。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月已經來臨,我們要注意什麼?

時代的發展肯定會讓我們捨棄掉很多東西,但有舍才有得,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