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說出來的是理,腳下走出來的是道。

嘴裡說出來的是理,腳下走出來的是道。

一、註解。

清江一曲:萬物為我;

抱村而流:神來之筆。

江村事事:此時杜甫人到中年,剛剛48歲,將知天命——即將窺得一星半點天地之間的奧秘。

他說生命如長河,自有各曲彎,而他的這一彎,彎在了岷江邊。

堂演江鷗:長夏的江村,草堂的妻兒,身邊的鷗燕,人生的抱負,奮鬥的信念,一件件一樁樁,浮上心頭,一個新的開始,已經到來。

嘴裡說出來的是理,腳下走出來的是道。

二、翻譯。

清澈的江河曲直之間,環抱處孕育出一座綠洲;江村到了夏天,新安置下來的家,已經完全安定了下來,各項事宜皆成條理,生產生活,總算是到了一個新的開始。

比如:燕子在新建的草堂中安了家,水鳥也在房左江畔處自由嬉戲;

比如:老妻在門口的葡萄架下繪製棋盤,午後十分就能下上一盤解悶,小兒子已經在把細針砸彎,想做個魚鉤準備去釣魚玩。

而作者本人呢,則去尋到些草藥什麼的,熬出來將補身體,相信,很快就能把身體調節好,再開上幾畝田園,確保生活無憂之後,終於可以做些事情了。

嘴裡說出來的是理,腳下走出來的是道。

三、賞析。

從李白與杜甫在山東相遇,屈指一算,時光已經過去差不多30年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半生漂泊,兩人早已不再是當初的少年,各種經歷,在杜甫的心中依然燃燒著最初的夢想。

生存與生活,生產與理念,報國和安家,文筆與情感,思想和現實,都趨於成熟之際,作為一名唐代的新媒體、自媒體大V,從政府僱員到自由職業者的身份的變遷,杜甫其實是在這首詩裡展示著,他所想要的幸福的模樣。

後來,費孝通先生把自己的社會調研冊子取名為江村,可見,他也是讀懂了這首詩的讀者之一。

嘴裡說出來的是理,腳下走出來的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