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在後漢三國年間,論起嘴上功夫,諸葛亮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江東群儒被他駁得啞口無言,曹魏大司徒、樂平侯王朗,硬是活生生被他在兩軍陣前罵死了。

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時候,很多人都為他捏著一把冷汗:王朗武藝高強,有打贏五子良將、戰平五虎上將的實力,如果他惱羞成怒拍馬掄刀殺將過來,坐小推車的諸葛亮還有機會逃跑嗎?

說王朗能打贏五子良將戰平五虎上將,可能很多人都要發笑:王朗就是個文官,估計連陳式、雷銅、吳蘭都打不過,趙雲伸出一根手指頭就能把他捺死!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當然,也有讀者會提出反駁:在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如果不會舞刀弄劍策馬彎弓,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大儒,王朗不但文武雙全,還曾拜漢朝三軍總司令為師,其武功自然要比臥龍崗農夫高強許多。

諸葛亮的師父是誰,《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沒有明說,只是說他

“躬耕於南陽,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

諸葛亮的師承不明,估計是家學淵源,而王朗的師父,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王朗字景興,東海郯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人也。以通經,拜郎中,除菑丘長。師太尉楊賜,賜薨,棄官行服。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師父去世,王朗棄官守孝,這人品,能羞死一半說相聲的。他的第一份官職,也是大有前途的:只要別被粉絲實錘,也別幫公子哥袁紹選秀,踏踏實實熬資歷,就有可能位列三公(事實上王朗做到了)。

漢朝的郎中不是醫生,一直到明朝清朝都不是,但是漢朝的郎中跟明朝清朝的郎中是有區別的:幫戚繼光擺佈鴛鴦陣的兵部職方司郎中

唐順之,相當於明朝參謀總長;

雍正年間名臣李衛也曾當過戶部郎中,那是一個正五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司局長。

在漢朝,當郎中就跟清朝入翰林一樣,區別就是翰林是文學士,而郎中則是文武兼修:站在皇帝的廊簷之下(據說郎中之名由此而來),既當護衛,也學習治國方略——

“郎中,為郎居中,則君之左右之人也。掌管門戶、車騎等事,內充侍衛,外從作戰。”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這樣看來,王朗的第一份職業,就是大內侍衛,基本相當於曹操身邊的典韋魏延、劉備身邊的趙雲魏延。

王朗的武功,在《三國演義》中有具體描寫,這位被諸葛亮罵死的老先生,年輕的時候也豪橫過,而且在江東小霸王孫策面前,也是一點都不示弱:

“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報仇!’”

孫策被王朗罵得惱羞成怒,拍馬挺槍就要玩兒命,卻被太史慈搶了先:

“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能跟太史慈鏖戰,說明王朗的武功,足可躋身當世一流高手行列,要不是東吳不講武德一擁齊上,王朗和太史慈誰勝誰負還真是難以預料:

“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

王朗之敗,有點虎牢關前呂布被劉關張打跑的意思,所以他並不服輸,還想跟孫策一決高下:

“王朗在城中見孫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決一死戰。”

讀者諸君都知道太史慈、周瑜、程普有多厲害,在他們三人圍攻之下,也就是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有突圍的可能,黃忠都未必能跑得掉,至於五子良將,那就不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武功,應該跟程普黃蓋周泰一個檔次,單打獨鬥,沒有一個人是孫策的對手。

王朗跟太史慈單挑沒有輸了氣勢,然後又在東吳排名前三的名將夾攻時突圍,難怪他信心滿滿地要跟孫策死磕。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三國演義》這段記載,在《三國志》中還真能得到驗證,只不過那兩次戰鬥,王朗都打輸了:

“孫策渡江略地。朗

(王朗時為會稽太守)

功曹虞翻

(後來投降了孫策,也被諸葛亮罵過)

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浮海至東冶。策又追擊,大破之。”

王朗雖然被孫策擊敗,但一直沒有屈服:

“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恤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著。”

前面咱們說過,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儒生在學習文化的同時,還要學習擊劍、射擊、駕車和演奏樂器,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缺一門,都不算合格畢業生。

王朗之所以敢在正史和演義中跟孫策太史慈等猛將單挑,說明他的師父沒白教,從師父薨逝王朗辭官守制這件事來看,王朗應該是楊賜的得意門生嫡傳弟子,大漢太尉楊賜把壓箱子底兒的本事都傳給了王朗。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王朗的師門很厲害,其家族勢力龐大,甚至超過了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

東京楊氏、袁氏,累世宰相,為漢名族。然袁氏車馬衣服極為奢僭;能守家風,為世所貴,不及楊氏也。楊氏載德,仍世柱國。震

(楊震,漢安帝劉祜時期任司徒、太尉)

畏四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秉

(楊秉,漢桓帝劉志時期太尉)

去三惑

(酒、色、財)

。賜

(王朗的師父楊賜)

亦無諱,彪

(楊彪,曹丕封其為太尉,被拒絕)

誠匪忒

(一點都不差)

。修

(楊修,不用介紹)

雖才子,渝我淳則。”

袁家四世三公,楊家四代太尉——太尉是漢朝三公唯一的武職(司徒管

民政,司空管工程,分別開府治事

):

“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

《漢書·

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太尉,公一人。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而行賞罰。

《後漢書·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楊賜的文才武功,全部出自家傳:

少傳家學,篤志博聞。常退居隱約,教授門徒,不答州郡禮命,公車徵不至,連辭三公之命。後以司空高第,再遷侍中、越騎校尉。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很多人都以為“越騎校尉”是主管“內附越人”的中級武官,但是查閱史料我們得知,在越人出現前和消失後,一直都有“越騎校尉”這個建制:

“掌越騎,秩比二千石。越騎者,言其勁勇能超越也。”

從隱居授徒到出山為將,楊賜直接當上了禁衛軍精銳部隊軍事主官,後來又在

光和五年(182年,漢靈帝劉宏年號),

晉升為太尉——在後漢亂世,沒有兩把刷子,別說當太尉,就是當西園校尉,也可能會被弄死(蹇碩、袁紹、淳于瓊),而楊賜卻活到了

中平二年(185年),薨逝後漢

靈帝劉宏(也算楊賜弟子、王朗師兄)身穿喪服,三天不上朝。

楊賜文武雙全,王朗是他嫡傳弟子,文采武功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所以我們有理由替破口大罵的諸葛亮擔心:王朗雖然年邁,但能騎馬出陣,應該還有一戰之力,如果他像當年的馬超一樣搞一次斬首行動,諸葛亮豈不是初出祁山就犧牲了?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不懼孫策太史慈能贏五子良將,他師父更厲害

當然,也有人說身長八尺還當過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的諸葛亮也不是好惹的,他坐四輪車是耍帥,王朗要是敢衝過來,諸葛亮一排扶手,暗藏的諸葛連弩就會把他射成刺蝟——這是把諸葛亮當成四大名捕中的老大無情了。

說諸葛亮會武功,也不是毫無依據,易中天先生說諸葛亮的“

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

”,實際是一種吐納功夫,要是打起來,會“獅子吼”的諸葛亮也未必會輸給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