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引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飲酒》

陶淵明,是蘇軾十分敬仰這位前輩,他發自內心的尊敬陶淵明的生活態度,也欣賞他的田園詩句,陶淵明便在文人圈子火起來。也是在宋朝後,更多的人知道陶淵明這個人和他的詩句,人們研究他的詩和生活,也有更多的人效仿他的迴歸田園的生活方式。“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是現代人所向往的慢生活,它雖然原始,卻是最純粹的,山東有一個26歲的男子就嚮往這種生活,於是在終南山選擇隱居,但最後被自己的父親打醒,讓他沒有積蓄就不要學先輩歸隱山林。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終南山的“仙人”

自從陶淵明被各代文人所推崇,似乎他淡泊名利,窮苦的生活,成了文人們的價值觀,大家都去終南山效仿先輩陶淵明,以為自己住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就能真的無慾無求,有陶淵明一樣的見識與氣度。但人和人的差距是巨大的,陶淵明那種無慾無求的厭世態度,是時代所迫。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年間,官吏統治黑暗,百姓們備受官府剝削。陶淵明只是一介小官,他很多事情都無法自己決定,看著百姓們生活悲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他感到非常疲憊。他深知東晉的朝堂腐敗之風爛到骨子中,是根本沒辦法改變的作風,而且他發自內心的厭惡官場追逐名利的事情,他也煩惱拉幫結派的事情,最後索性辭官,做個逍遙快活的酒鬼。陶淵明是被時代所逼迫才選擇歸隱山林,但現代很多人,只是為了老了有個養老之地,況且效仿文人之行為,聽起來十分高雅,於是終南山成為許多人的隱居之地。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可隨著終南山的人流量越來越大,它早已不是一個隱居於人世的仙境,它也早已被世間的汙濁所汙染的寶地,只留外表的安寧。每年終南山都有許多有錢人來租借房子,終南山的租金也越來越高,但這阻擋不住很多人的追求,還是堅持要在這裡居住休息。而26歲的山東小夥魏超,由於在社會家庭受到傷害,於是他決定離開喧鬧的城市,來到終南山,想做個無慾無求的仙人。但他非常的貧窮,很難在終南山找到適宜居住的房間,最後他和一個房東一直討價還價,租下一間月租150塊的破爛小房間。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隱居不是逃避的藉口

魏超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他掙不到工資,只能在家中啃老依賴父母。而家中的父母對這個沒有出息的兒子也是怨聲載道,魏超連考兩年公務員,一直落選,他放棄對生活的希望,選擇在這山野中消耗自己的下半生,但是他忘了沒有錢寸步難行的道理。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終南山的消費水平十分高,除開高額房租,吃飯也成問題,這山野之中需要自己種植蔬菜。這對於魏超是一大挑戰,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種地,所以他在山上過的日子並不如意,反倒是狀況百出。待父母找到魏超的時候,魏超全身上散發著流浪漢的惡臭味,而他的房間也是又髒又亂,像一個無親無故的流浪漢。他吃的食物也十分單一,自己變得營養不良,看到這樣的兒子,父母也不知道說什麼。

山東26歲男子在終南山隱居,被親爹踹了回去:沒錢就別學陶淵明

魏超的荒野之旅,只證明自己的無能,還有那無法獨立的能力。他以為先輩的生活是充滿著田園之美,現實和想象的落差是無法想象的。他想以隱居為藉口逃避現實的折磨,但生活就是一個日日受到捶打的過程,他的逃避不過是一時的,而現實不會因為他而善良,他依然要面對現實的殘酷,父母幼時的溺愛也讓他後半輩子都是個“殘疾人”。結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在許多詩作中都表達自己對權勢的不在乎,是真的不在乎,他也不在乎自己的生活條件,他只要能有酒喝,有充實的精神財富便可。而且陶淵明辭官後多是依靠兄妹的扶持,他的生活過的很苦,但是他的精神很富足。陶淵明的生活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效仿的,留戀俗世卻又想要淡泊名利的名號,讓人覺得十分可笑。這個26歲的小夥,想要證明自己的獨立,到最後只證明自己的無能。

參考資料:

《歸園田居》

《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