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01

前天有個讀者留言說自己在糾結婚姻大事:

“我有情感問題想諮詢您:我和現在的男朋友在一起兩年半左右了,他想和我結婚,但我爸媽不同意,一方面是覺得他家遠,另一方面是覺得他經濟能力不強,反正就是不滿意。我自己現在也不確定,也不是很想和他結婚,因為我覺得他有點兇,我有時候好像會怕他,還有就是,我覺得他經常出去應酬我不喜歡,我看見他抽菸喝酒就很討厭。他可能也是直男吧!不會什麼甜言蜜語,但我有時候又覺得他還不錯,在大事情面前又會替我考慮,所以我現在很矛盾,覺得他還可以,但是叫我結婚我又不是很想,我不懂怎麼辦,您能幫我分析一下嗎?”

這種感情問題很常見,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跟生活中其他事一樣,無外乎是關於“選擇”的問題。選擇結婚對應一種結果,選擇不結婚也對應一種結果。

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婚姻之事大抵如此,選擇結婚或者選擇不結婚,選擇和哪個人結婚,雖然未來不可知,但結果肯定不一樣。在糾結這種問題的時候,說白了就是要綜合考慮,主要是自己內心要有個確定的方向,如果利大於弊,就可以結婚;如果弊大於利,還是不要結婚為好。

至於怎樣分析利弊,除了自己考慮之外,參考下父母的意見也不是壞事,不能只是停留在“我既想結婚又不想結婚”的層面,這樣的狀態是一種利弊參半的狀態,利弊參半的話,往往就不會有結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進一步分析,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就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他選擇跟林黛玉結婚,和選擇和薛寶釵結婚,抑或是選擇跟其他人結婚,都會對應不同的結果。評論家們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寶玉跟誰結合更適合,這放在當時的時代或許需要權衡很多因素,但是放到現在,只需要權衡一點:是否真的會幸福。

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02

朋友麗麗也曾糾結過結婚問題,她的遭遇就跟上面那位讀者的遭遇如出一轍,本來從她自身的角度來說,在父母對她的婚姻不滿意之前,她雖然對當時的男朋友阿哲也有意見,但綜合考量之下,她感覺利大於弊,決定結婚。

問題是,她的婚姻大事繞不開父母,她是決定結婚了,但是當父母為她的婚姻把關的時候,就提出了很多“弊大於利”的問題,比如男人沒有錢,沒房沒車,又不是本地人之類的問題。

內心不堅定的人,很容易因為別人的建議而動搖,麗麗也不例外,父母的話動搖了她的心,她開始犯愁,不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嫁。雖然她最終選擇了不嫁,但這種決定不是她自己做的,而是在實在煩心的狀態下隨便做出的決定。

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不同的選擇對應不同的結果,她沒有選擇嫁給阿哲,而是嫁給了一個相親認識的男人,就出現了另外一種結果:結了婚又

離婚

出現了結果之後,人們往往會去回想過去:“如果我當初選擇另一條路就好了。”

不僅麗麗這樣想,當初被她放棄的阿哲更是這麼想,聽說麗麗結了婚又離婚,他發出了這樣的吐槽:“

活該!她那麼差勁,不可能婚姻幸福!我不是自認為自己很優秀,而是,以她的條件,她只配嫁給我這種鳳凰男,只適合跟我一起共患難,我們在一起不離不棄,才會有好日子過!

本身就已經後悔的麗麗,從朋友口中聽到了阿哲對她的吐槽以後,更是心痛:“可能我當時真的做錯了決定,如果我不受父母的影響,堅定選擇自己確定的婚姻,或許就不會結了婚又離婚了!”

緣分到頭,學會“隨緣”,就通透了

03

從現實角度來說,麗麗心生悔意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事實也並非是她說的那樣。人生中很多事都有變數,尤其是感情之事更是如此。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即便你一直按自己的意願做選擇,依然難逃變數,依然會有煩惱。

《紅樓夢》中賈寶玉若是真的和林黛玉結婚了,風花雪月是會有,但吵架拌嘴的時候會更多,當他的生活中純粹到只剩林黛玉一個人的時候,他難免會厭煩;他若是和薛寶釵結婚了,生悶氣的時候會比較多,因為寶釵總是會給他上課,要求他不可貪玩,要上進,要如何如何。

天下間所有的戀人和夫妻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十全十美,正所謂“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幸福的婚姻都是在相對確定的基礎上磨合出來的,不存在說把兩個人丟到一起就自然而然幸福了,這不現實。

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隨緣”,

不管是你自己主動結束了一段感情,還是受了別人的影響結束了一段感情,抑或是被別人拋棄,緣分到頭了,就不要再想再念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你沒有選擇讓原有的愛情升級為婚姻,就說明你已經做出了其他的選擇,堅定在其他選擇的基礎上往前走,就通透了,即便結局不太好也沒關係,只要當初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就行,不要總想什麼對錯,無愧於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