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人生就是一場跋涉,走過風雨、熬過嚴寒,才懂得幸福來之不易。每個人的一生都經歷豐富,只是有人喜歡沉醉於其中的精彩紛呈,而有人卻難忘那些痛苦和悲怨。禪,讓人們感悟人生,也可以令大家虔誠地感恩。同樣是竹林清泉和山間明月,有時也讓我們思念親人、無限感慨,有時會讓人們心靈平靜、濾除塵灰。下面介紹的是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和宿硤石寺下宋代:趙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趙(biàn)年少孤兒,生活貧苦,由長兄趙振

撫養

。他刻苦學習,在景祐元年登進士第,曾擔任歷知縣、通判以及殿中侍御史。宋神宗即位後,他官至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趙77歲那年逝世,他在朝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長厚清修。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作者宦海沉浮多年,也對世事滄桑無限感慨。硤石古寺在今天的鳳陽境內,雖然鮮為人知,但眼前的山水景物已足以引發詩人的靈感,並讓其頓悟而寄情其間。有一次詩人公差路過此處,遠遠看見寺院裡香火繚繞,雖然羈旅疲乏,此時卻忽然感到身心放鬆,於是決定走近參觀。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詩人沿淮河行舟,傍晚時分抵達硤石岸邊停泊,他抬頭仰望,山上佛塔高聳,直入雲霄。詩人先描寫在遠處看到的場景,然後表達自己的感想,“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這兩句的大意是,硤石寺坐落在淮河邊上,山上矗立的寶塔高與天齊,寺院裡的那些僧人應當早已拋棄世事、遠離紅塵。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半倚天,突出寺院的地勢之高;離塵緣,表達詩人心嚮往之。浮屠,意為佛塔。詩人似乎神遊山巔,也彷彿看見了那位苦苦修行、根絕塵緣的高僧,崇敬之情頓生。寺廟為實景,而寺院內的僧人不可能看見,作者虛實結合地進行描繪,亦有詩人心造之境的投影,正如韋應物詩中所寫,“佳士亦棲息,善身絕塵緣”。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天色漸暗,淮河上霧氣漸重,水面上的船隻慢慢減少,兩岸的燈火也逐漸點亮,寺院裡的鐘聲卻悠然鳴響。“松關暮鎖無人 跡,惟放鐘聲入畫船。”這兩句的大意是,天剛晚,山門已經緊緊地關閉;只有鐘聲悠揚,傳進河邊停泊的畫船裡。作者從剛才的視覺感受轉到聽覺描寫,鐘聲在船頭、水上盪漾傳送,直到消失,卻在詩人心中悠然不盡,並久久地牽動其情思。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沒有遇到高僧,詩人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但聽到了寺院的鐘聲,也感受到了濃濃的禪意,總算有些安慰,更覺得心馳神往。其實山僧本來就是他的懸想,也許根本就不存在。最後詩人身心全部融入鐘聲中,彷彿離塵脫俗、洗淨塵埃,體驗著時空的永恆。

作者水上盪舟,這首禪詩技法高超,充滿了濃厚的禪意

這首禪詩畫面充實,既有山巔古寺、又有水面畫船,同時又虛實結合、以聲寫靜。最後以景作結,側面烘托,似收而未收,令人遐想不盡。鐘聲寄託了詩人對佛國的嚮往,剎那間整個山林和古寺都顯得莊嚴和永恆。當他再次回到船上,也一定會暫時解脫重負,領悟到物我兩忘的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