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春分時節來臨,氣溫上升,春雨綿綿,在郊外田野之上,隨處可見春耕播種的忙碌場景。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在春意盎然的田野上,各色的花朵爭相開放,蝴蝶蜜蜂繞花翩翩起舞。偶爾能見黑羽的燕子飛上飛下,甚是活潑。玄鳥至,春分而來。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在大地復甦,春暖花開之時,另一個重要卻不惹眼的春水下面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溫和的水溫喚醒了越冬的海產河鮮,水裡的生物又恢復了生命力。春分之後,正是魚、蝦、蚌、蛤等水產肥美之時。

郁達夫在《飲食男女在福州》裡曾寫道:“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

海蚌是福州的特產,而在福州各合區各縣當中,又以長樂漳港的海蚌為佳。漳港的海蚌相較於其他產地的海蚌,個大殼薄,肉質更為脆嫩、甘甜。

福州名菜“雞湯汆海蚌”尤為出名,是閩菜中著名的湯菜,素有“閩菜之後”之稱。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在傳統技法之中,這道菜需要用老母雞、鹹牛肉和豬裡脊吊出淡黃清澈的三茸湯,然後將沸湯淋在處理好的蚌肉之上,其味鮮美無比,讓人唇齒留香。

說完海蚌,當然就得提福州人餐桌上的牡蠣了。牡蠣,又稱蠣房、生蠔,在我國養殖歷史悠久,自漢代起就有“插竹養蠣”的傳統。優質的牡蠣肉質肥美,汁水飽滿,帶著濃濃大海的味道。春分時節,牡蠣開始肥美,是食用牡蠣的好時節。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而對於福州人而言,牡蠣是一種親切而又離不開的食物。福州人習慣把小的牡蠣稱為海蠣,把大的牡蠣稱為生蠔。小海蠣適合煎蛋、撈化以及製作海蠣餅。有人說福州的清晨是從一碗鍋邊糊和海蠣餅開始的,鍋邊糊和海蠣餅的搭配是絕佳的春日美食。路過熱鬧的早點攤位,讓人不由得上前點上一份。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近年來,碳烤生蠔、生食生蠔之風逐漸盛行。深夜走進大街小巷,約上三五好友,不來個一打半打生蠔,這頓宵夜不算完整。而吃生蠔關鍵在於一個鮮字,因此選取的生蠔一定要新鮮。生蠔又稱“海里的牛奶”,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人體所需要的鋅。食用牡蠣可防止面板乾燥,促進面板新陳代謝,分解黑色素,是難得的美容聖品。而蒜蓉生蠔又是燒烤攤上很受歡迎的一種做法,做法很簡單,只需將大蒜用油煸炒,加上生抽調味,鋪在碳烤的生蠔上,稱之為黃金蒜,經過碳火的烤制,香氣撲鼻,讓人慾罷不能。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春分過後,天氣逐漸熱了起來。而在這個時候,農村的水田裡又有一種野味可以吃了。那就是田螺,三四月起,經常能看見在河塘水田彎腰摸尋的身影,為的就是這二兩肉、一口鮮。田螺在農村非常常見,魚塘、小河裡、稻田裡,一般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老話說“清明螺,賽肥鵝”,認為清明前後的田螺最為肥美。因為福州的春季較為炎熱,因而田螺生長得也快,春分時節逐漸肥美。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春分前後正是田螺孕育的時節,不宜食用。不過雖然小田螺肉少,但勝在口感彈牙清脆,且螺肉尚未孕育出小螺,吃起來更加利索彈牙,因而也頗受歡迎。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吃田螺向來屬於大排檔的特色,猛火快炒,辣椒調味,香辣撲鼻,讓你食指大動,生津允指,停不下來。愛好喝酒的,來上那麼一盤,妥了。

作為山多、水多的福州,河蝦也是很多人心中無法忘懷的春日美味。儘管現在的大街小巷已然成了小龍蝦的天下,但河蝦憑藉其細嫩鮮甜的味道,仍然成為福州人餐桌上的寵兒。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河蝦又被稱為草蝦,春分後水草豐美,這時河蝦進入生長旺季,肆意生長。和大多數時令食材一樣,河蝦只要經過簡單的水煮,就能得不凡的風味。但因河蝦無法人工養殖,如今市面上出售的河蝦少之又少,菜市場能遇上算是運氣,遇上了可千萬別猶豫,買它就對了。

河蝦體型偏小,吃起來頗為麻煩,因而油爆河蝦也成為最常見的一種做法。韭菜花炒河蝦,蝦殼經過炒制可以連蝦肉一起食用,甚是美味。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進入春季,尤其清明節之後,本地的蝦菇大量上市,價格也隨之穩定。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最佳。蝦菇營養豐富,汁鮮味美,也頗受福州餐桌的歡迎。

春分,這些海鮮河鮮正當時

蝦菇是福建和潮汕的叫法,有的地方叫蝦爬子、琵琶蝦、皮皮蝦、賴尿蝦,總之每個地方叫法都不一樣。早先年蝦菇的價格還是比較低的,比螃蟹的價格還便宜。這幾年蝦菇的價格一路高升,甚至比螃蟹還要貴。尤其春節前後,福州市場上價格大都在一百多。要想吃到肉肥膏滿的蝦菇挑選很重要,一是取個頭比較大的,顏色深的;二是要懂得辨別蝦菇的膏是否豐盈。母蝦菇是有黃的,將蝦菇的背部背對著光線,如果能清晰的看見一條黑痕縱慣頭尾,即是母蝦菇中比較肥美的上品。不過,我們現實挑選中很難去一隻只去辨別,還是要靠平常的經驗來判斷。蝦菇的做法很多,可以清蒸、白灼、椒鹽、煮湯,味道各有千秋。尤其是椒鹽蝦菇受到大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