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推敲!九歲孩子改古詩

推敲推敲!九歲孩子改古詩

攝影:楊柳

我為外公改詩

張一方(9歲)

清明節,外公寫了一首名為《清明》的詩,我把這首詩改了幾個字,自己覺得很滿意。

上週五,我放學回家,腦袋裡想象著明天去祭祖的情景。突然,外婆告訴我,“外公今天正好寫了一首關於清明的詩,你去看看吧。”我拿起外公的手機一看,上面有這麼幾行字:

每到清明特思親,儘管路遠且難行。必在墳前三叩首,方知腦海見親人!

我讀了一遍,大概明白了外公的心意,原來外公也在想念他的親人呀。我又讀了幾遍,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我把第一句改成了“每到清明更思親”,這就代表著平時思親,到了清明節更加思親,比原來的“特思親”情緒更濃烈。而第三句“必在墳前三叩首”中,“必”字語音太重了,讀起來感覺有點壓迫。我想祖先是仁慈的,肯定不會命令我們,所以我把“必”改為了“須”,語氣就變得緩和了。第四句“方知腦海見親人”,知道腦海裡會有親人,說明你還沒有看到親人,而“方遇腦海見親人”,就是你已經在腦海裡遇到了親人,已經有和親人相見的畫面了。

改過之後的詩:

每到清明更思親,儘管路遠且難行。須在墳前三叩首,方遇腦海見親人!

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誇我改得很好,我自己也非常得意,我改過的詩甚至也不比杜甫的那首《清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