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2021年11月9 日

農曆十月初五

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在《續高僧傳》、《五燈會元》等典籍中記載,達摩祖師原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於南天竺,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中國禪宗初祖。

有一天,達摩祖師向他的師父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後,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尊者說:“你應該去震旦(今中國)。”達摩祖師遵照師父的囑咐,準備好行李,駕起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飄洋過海,用了三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

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或許是沿著當時的“海上絲綢之路”,達摩祖師在當時的“南越”(現今海南島對岸區域)登陸,到如今的廣東境內。崇佛的梁武帝得知有這麼一位天竺僧達摩的到來,就遣使持詔將他迎至當時的國都建康(今南京)。

梁武帝自得地問道:“我自即位以來,寫經、造寺、度僧無數,功德如何?”

達摩祖師卻淡淡回答:“沒有功德可言!”

梁武帝被澆了一盆冷水:“怎麼會沒有功德呢?”

達摩祖師說:“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梁武帝追問:“什麼是真功德?”

達摩祖師答:“真正功德是淨智妙圓,體自空寂。這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

梁武帝又問了:“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祖師答:“廓然無聖!”

梁武帝再問:“坐在我對面的是誰?”

達摩祖師答:“不識!”

幾番對答下來,梁武帝難免有些惱怒,而不能領悟達摩祖師之意。

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兩人機緣不契,這場見面不歡而散。後來,梁武帝結識了志公大師,談起了與達摩祖師的這番對話。志公大師從旁點撥:“這是觀世音菩薩傳佛心印。”梁武帝這才有所悔悟,急忙遣人追趕,但此時達摩祖師已經一葦渡江,飄然離去。

達摩祖師渡江後,到浦口定山寺修行,後來遊歷中土,曾在嵩洛地區雲遊參訪。不知哪一日起,在少室山後山的五乳峰上,達摩祖師擇洞禪居,經年累月的面壁修行起來,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

當時有一位高僧神光知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遂去參拜。然而祖師端坐,面壁不語。神光思忖:“古人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佈施,古人尚須如是,何況我輩!”是年十二月九號晚,天降大雪,神光立於雪中,堅持不動。

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翌晨,雪埋過膝,祖師憫問道:“汝久立雪中,有何所求?”神光垂淚:“唯願和尚慈悲,為我開甘露門,廣度群品。”祖師回言:“諸佛無上之妙道,於長劫中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豈可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而希求無上乘?此唯徒勞而已。”神光聞此教誨,遂取利刀,斬斷左臂,置於師前。祖師知是法器,遂言:“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軀,汝今斷臂與我求法亦可。”如是為其取名“慧可”。

慧可問師:“諸佛之法印可聞否?”祖師言:“諸佛法印,非從人得。”慧可說:“吾心不安,請師安之。”祖師言:“將心來,與汝安。”慧可良久方言:“覓心了不可得。”祖師言:“與汝安心竟。”慧可聞言當下即悟。

後世佛教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經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代代衣缽傳承,得遇六祖惠能現世後,禪宗一脈高僧輩出。最終,一花開五葉,形成了溈仰宗、臨濟宗、雲門宗、曹洞宗、法眼宗這五大宗派。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後來經由數代大德的不懈努力,直至達摩祖師之後的六百多年的南宋,禪宗終成主流,幾乎達到無寺不禪的地步,杭州靈隱寺即是禪門臨濟宗的寺院之一。

達摩祖師學問淵博,既為有部宗匠,又精通大乘兩派宗義,三藏五明無不博通。但是,他傳授的禪法卻極為樸實簡練,由他開始的禪法堪稱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不過由於資料殘缺,他所傳授的禪法主要由其弟子曇林所著“二入四行說”為其主要理論,簡要言之,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所謂的入,就是“入道”,即趣入大乘菩提道。

理入,是“藉教悟宗”,即“壁觀”,“宗”是《楞伽經》說的“自宗通”,自證聖教,但是要“悟宗”,需要“藉教”。“藉教”,依曇林的說法,是“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由信仰如來藏,發起“舍妄歸真”的信心,而由“凝住壁觀”下手參究。但在悟入之後,還要發行,以四行在人世間克己利他。達摩的禪法,簡明深入,展現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真面目,開展了中國禪宗的先聲。

達摩祖師晚年的事蹟,各傳都未明確記載。後人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又傳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蔥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又有“只履西歸”的傳說。

殊勝節日丨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誕辰日

有事在心,忍俊不禁。

十萬西來,誰是知音。

一語不投,九年面壁。

不是神光,幾乎狼籍。

苦海無涯,掀天波浪。

擬之即墮,蹈之即喪。

五葉浮空,一花不改。

是知我師,至今如在。

——憨山大師贊

文: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