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導語: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

,就有著很深刻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不做中

中,自然就是中間人,一般人們需要找人幫忙的時候,要是自己不認識對方,就會找一箇中間人來牽線搭橋引薦一下,要是事情辦成了,中間人就會受到兩方的感謝,但是要是有一點做不好,很可能就是兩邊都不討好,找人幫忙的這邊嫌棄你不靠譜,而另一邊又會嫌棄你給人家找麻煩。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還有一種情況做中間人就是當矛盾的調解人,雙方有個矛盾,找個中間人從中調和,要是萬一那句話沒帶到,或者理解有誤差,很容易導致吃力不討好,而且還把兩邊的人都得罪了。

尤其是家庭矛盾、夫妻矛盾,更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人家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了,你卻做了壞人,所以說輕易不要當中間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倒不如讓當事人自己的解決的好。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不做保

保,指的是擔保人,一般擔保人都是出現在債務問題上,比如說一個人要做生意,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就會想要找同鄉的人借錢,但是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同鄉人也不敢把錢借給別人呀,這個時候就需要找一個擔保人,給借款人證明將來一定會把錢還上,要是這個人生意成功了,賺錢了,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是出現點什麼債務糾紛,很可能兩邊不是人,更嚴重的這個人生意失敗了跑路了,擔保人很可能就要承擔給借款人償還欠款的責任,還要被人們罵,所以說,不是啥保都能去擔的呀。

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好心幫人是沒錯,但是涉及到金錢利益方面的幫助,還是要仔細權衡一下,不然最後吃虧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不做媒人

在古代,人們就講究明媒正娶,如果結婚不經過媒人的從中前線,就是於理不合。在古代女子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男女之間還授受不親,所以婚前兩人還有兩方家庭或許都不熟悉,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媒婆去了解雙方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再進行說親,而且要準確的向雙方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但是有要做到揚長避短,是雙方能夠樂於達成婚約,所以媒婆的作用就是未來消除資訊的部隊稱。而且就算是兩個人兩情相悅,男方也會先假借媒人之後登門說媒,女方父母同意了,才會將婚事定下來。從提親其,一直到訂婚,完成婚禮,中間的任何步驟都需要媒人做聯絡,調解。正是因為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所以說做媒人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假如婚事說得好,夫妻兩個幸福美滿一生,假如說得不好,傷害的不僅僅是夫妻兩人,還是兩個家庭。所以說輕易不要當媒人。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到現在大家都講究自由戀愛,所以專門靠做媒為生的媒婆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的相親情況,一般媒人都是雙方的親戚,算是介紹人,算不上媒人,除了家中的親友,人們也在儘量避免為別人說親,雖然是好心,但是本身承擔的責任就比較大,所以不做媒人是有道理的。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綜上所述,這個“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心,去做那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小編有話說:

現在還有一個最常見的相信就是朋友、同學之間介紹物件的,因為現代人工作都比較忙,社交圈子也小,所以很多人也就接受了相親這個事情,但是父母畢竟和我們有代溝,很多時候我們也會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擇偶標準告訴父母和親戚,並且父母親戚看人的眼光和我們也不一樣,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找身邊的朋友或者同學介紹物件,這樣知根知底,但是還是會有各種問題,首先是彼此的條件,萬一條件不好,你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你看不起他,所以這樣。還有就是雙方要是比較滿意,交往中出現的任何問題也會找你,所以你就要一直操心,要是將來兩個人結婚了,有個什麼夫妻矛盾,你個朋友甚至還可能怨恨你,所以這個給朋友或者同學介紹物件也要慎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呢?結果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