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麼多“非必要”?

每到年末,人們習慣做個盤點,網上也有年度熱詞。今年,用到最多的,聽到最多的,恐怕就是“非必要”這個詞了。

有些地方,倡議非必要不出門,非不要不聚餐,非不要不取快遞,非必要不點外賣等等。聽那口氣,說是倡議,實際上呢?

時至今日,已經三年了,病毒的致病性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國家也三令五申,低風險區可以自由來往,不受什麼限制。但是,一些地區依然提出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讓人很不理解。有人擔心病毒未來的變異,可能還有不確定性。問題是,這個擔憂,只是猜測,眼前病毒起碼已是強弩之末,大致和流感差不多,這是事實。廣州公佈的權威統計資料,16萬多人,只有4例重症,無一例死亡。如果只是因為一個想象中的所謂風險,而裹足不前,這科學嗎?

在形勢危急的時刻,適當減少人員流動,可以接受。但是當病毒的毒性極弱的情況下,繼續發出非不要不返鄉的倡議,依然讓大家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豈不是太過無情和冷漠了嗎?

家是什麼?是避風的港灣,是精神的寄託,是有溫度的地方,是飽經滄桑的人最後的慰藉。你讓出門在外的人為家鄉考慮,那你有沒有為他們考慮?說到底不就是怕給自己添麻煩嗎?有網友說得好,你有沒有問過那些在外的務工者是怎麼想的,有沒有問過那些留守兒童和婦女是怎麼想的,那些學生的父母心裡是怎麼想的?他們願不願意自己的親人回家團聚?

這幾年,普通人所付出的犧牲,應該說夠多了,很多人早已經受夠了。很多人在物質方面,工作沒有保障,收入很不穩定,如果精神上再寒了心,有家不能回,沒有一個能夠感受到溫暖和愛的地方,這得是多麼大的打擊?

再者說,什麼叫“非必要”?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跟家人親友久別重逢,這就是必要!怎麼在外的遊子,都成了家鄉人眼中的病人、魔鬼?避之唯恐不及?咱們幾千年以來的淳樸友善的民風,怎麼一下子變得沒有一點人情味了呢?

有人勸大家要有大局觀,要多理解。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就是一個小老百姓,你讓我有大局觀?不怪群眾發牢騷,這過的什麼日子?咱們就是這麼為人民謀幸福的嗎?難道創造條件讓在外的遊子回家團圓,不是最起碼的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