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失敗的家教,是“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帶著我的兒子和女兒在小區散步的時候,和小區鄰里鄉親聊到孩子的話題,不少家長表示: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自己每天為了孩子累死累活的,孩子卻一點都沒體諒,還動不動頂嘴,不懂事,讓人操碎心。

“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有一種失敗的家教,是“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現在的中國式父母大多是典型的為孩子而活。偶爾和朋友小聚時候,用餐聊天之際,談到餘生的奮鬥,一朋友表示“餘生都為孩子而活”,引發大家的共鳴。

為了孩子,我們不惜放棄高薪去陪伴孩子,就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快樂的童年;

為了孩子,我們忍受著在大城市十幾年的蝸居生活,就希望能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為了孩子,我們節衣縮食幾十年,就希望在孩子需要金錢的時候幫上孩子一把……

所有的都是為了孩子,可是即便如此辛苦,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似乎根本就不體諒自己的付出,甚至頂嘴、吵架、對父母講的道理或建議不耐煩……

這讓一心為孩子的家長內心很是委屈:我為了孩子累死累活,為什麼孩子卻無動於衷,甚至越來越不聽話了?

其實,問題很可能並不在孩子身上,而恰恰在家長身上。

每個孩子生下來後就開始不斷在成長,在與家人、周邊的人接觸中摸索,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

孩子的認知正確與否,與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出現不體諒父母的辛勞,不懂事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身不當的言行和錯誤的教育方式有關。

那麼,父母什麼樣的言行和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呢?

有一種失敗的家教,是“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一、溺愛無度、有求必應

作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種父母,總是不顧實際地去滿足孩子的需求,結果養大一隻“白眼狼”。

溺愛無度、有求必應,累死累活、會傾盡所有

滿足孩子各種需求,只會讓孩子更加無理取鬧,更加認為自己得來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沒有滿足孩子某一種需求時候,孩子有可能就會採用極端的方式威脅父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一種失敗的家教,是“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二、默默付出、無經常性的親子溝通

很多做父母的,沒有意識到養育孩子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親子溝通的過程,潛意識中總是把孩子當成長不大的小屁孩,認為沒必要將自己為孩子的點滴付出和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瞭解。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現象:父母每天起早貪黑,孩子睡到日上三竿,孩子不知道父母在幹什麼,父母也無暇與孩子好好聊天。

說到這裡,有些父母會說:“和孩子說自己的工作,孩子怎麼聽得懂,孩子懂啥?”其實,這恰恰進入了一個思想誤區,要知道孩子在一天天成長,他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在探索他周圍的一切,如果孩子聽不懂,我們可以慢慢地解釋,讓孩子現場感受自己的工作緊張氛圍等等,這樣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並且透過看到父母的種種辛苦而理解父母對自己的苦心。

有一種失敗的家教,是“我們這麼辛苦,你卻不懂事!”

三、急於求成,不尊重、不理解孩子

在不少家長眼裡,所謂的懂事和聽話就是家長說啥,孩子能夠乖巧聽從執行。其實不然,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處於某個階段的孩子是有某個階段的特徵的,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我們應當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孩子的選擇不存在對與錯就可以。

再說,相信每個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絕對的乖乖仔或乖乖女之類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機靈、有領導力、有創造力,對不對?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就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與觀念,給孩子成長的時間,相信與孩子平等的溝通,孩子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作為父母,培養孩子任重而道遠,我是二胎媽媽,專注科學、愛心育兒,歡迎關注“小明和小小凡”,我們和寶寶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