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來自“新浪教育”的文字,算是權威訊息了——

3月5日,在美國埃默裡大學讀大一的中國留學生小張去世,儘管目前,校方和家屬都沒有說明他的死因,但在一封張父寫給兒子同學的信中,大家猜出了一二。張父在信裡說:“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張父曾是一名企業高管,兒子一歲時妻子離開後,辭職賣房,搬到郊區,全職帶娃。這樣一個無可挑剔的爸爸也培養出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兒子,小張高中就拿20萬一年的獎學金,後來還以幾乎滿分的託福成績考進了素有“美國南部哈佛”之稱的埃默裡大學。

在張先生的文章中,不難找到這樣的字眼:

“作為保姆般24小時陪讀”;

“24小時關注著你(兒子)的生活”;

“每天不分日夜地跟著你的作息需求”;

“在你童年期裡,十年每天給你做的菜永不重複”

……

不想就此事說太多,只想說一句:

不懂索取,不是好的教育。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01

愛會因為付出而更多

有一對夫妻,有了女兒之後,妻子再次懷孕,即將迎來新寶寶。

女兒十分擔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一個傍晚,媽媽把家裡所有的燈關掉,拿出一根蠟燭,點上,對女兒說:

“這根蠟燭,代表你的爸爸。”

她用“爸爸蠟燭”點燃了另一根蠟燭,說:

“爸爸遇見了媽媽,把他的愛給了媽媽,可是,他自己的愛並沒有減少,對不對?”

然後,她用“媽媽蠟燭”點燃了一根小蠟燭,說:

“這根蠟燭代表你,媽媽把愛傳遞給你,可是,媽媽的愛、爸爸的愛都沒有減少,對不對?”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最後,她拿出一根更小的蠟燭,用“媽媽蠟燭”點上……

她會說什麼,我想你懂,小女孩也懂:

“媽媽蠟燭”點燃了更小的蠟燭(未來的寶寶),可她自己的愛、她對女兒、她對爸爸的愛,並未減少。

相反,房間卻被全家人的愛充滿。

這就是愛。它每每流動起來,只會更多、更充盈;它從來不會因為付出而減少。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那麼,成功的教育,又是什麼呢?

首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愛,以及其他善良的品質,從來不會因為付出而減少,只會因為付出而增加,讓自己更有愛、更善良。

這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道理,也是父母之愛能打動人的根本力量。

02

為什麼要愛別人呢

如果不懂索取呢?

用自己全部的愛寵溺著孩子,卻從不想讓孩子的愛照亮別人,會是什麼後果?

從不付出,孩子的愛,一定會幹癟。

也可以這麼說:愛是因為付出才增多;沒有了付出,愛會越來越匱乏。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多年前,我寫了一本書,叫《人生是一場修行》。其中有一章,寫感恩,寫傳統文化中的“行善積德”。

那時候,多少有點底氣不足:你憑什麼讓人感恩、讓人行善?

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今天,我突然通透了。

愛或者善良、感恩,這類品質,從來都是因為付出而增厚,從來沒有人因為索取而增厚。

好比鍛鍊身體,你不斷地消耗能量、不斷地運動,手掌磨起老繭,身體素質卻一步步增強。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付出能量,付出辛苦,付出汗水,換來強壯。

這都是付出。

如果只是索取——索取養分,索取飲料,索取美食,索取口感,索取快感,你只會越來越肥,身體越來越差,營養過剩,免疫力下降。

付出,讓自己更強壯;索取,讓自己徒悲傷。

這是身體的道理,更是心靈的道理,自然也是教育的真諦。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03

過度給予,扼殺孩子的付出

父母過度給予,會扼殺孩子付出的機會。

父母“百分之百”的付出,意味著孩子幾乎“零付出”。他不付出愛,心裡就沒有愛;他不去感恩,心中就難有恩。

放棄自我,堪稱對孩子的“百分百”付出,卻忘了孩子成長的根本目的——讓孩子有愛地成長。

有愛的標準,是他可以付出愛,而不只是接納愛。

父母不能成為“超人”,不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操持。你的愛太多,太氾濫,孩子的愛就會被淹沒,根本沒有機會付出。

很多時候,你要向孩子索取,尤其感情上的索取。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國外有位家長,經常利用這種辦法,解決父子之間的衝突。

有一次和孩子吵架了,孩子怒氣衝衝。他蹲下身,對兒子說:“爸爸需要一個擁抱。”

孩子沒理他。他重複了一遍,還是沒反應。

直到第三遍,孩子才勉為其難地擁抱了他。

然而,這一刻,所有不快,在父子之間,煙消雲散。

這就是愛的索取,以及愛的付出。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還有一次,他接到一個電話,竟然哭了起來。電話那頭告訴了他一個悲傷的訊息:他的好朋友去世了。

妻子走進來,輕輕地擁抱他、安慰他。他在妻子懷裡,哭泣不止。

兒子聽見聲音,走了進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知道,爸爸現在很傷心,需要安慰。

於是,他走近爸爸,輕輕地擁抱了爸爸媽媽。三個人相擁,無聲哭泣。

那一刻,全家感到了無限溫暖。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我”,會是好的教育嗎?

愛的付出,讓愛更多。

孩子懂愛,懂付出,父母懂索取、懂接納,才是真正有愛的教育。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階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讀史記故事·秦漢霸業》《少年讀史記故事·列國春秋》《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