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我們應該怎麼看

最近,《奇葩說》的一期辯題引發了網路熱議:“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奇葩說》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我們應該怎麼看

正方認為,應該告訴讓孩子知道真實的家庭狀況,反方則認為不需要告訴孩子真相。

雙方激烈辯論,金句頻出:

反方“鐵嶺石油公主”張踩鈴認為:“當你跟孩子說不富裕的時候,十有八九不是純粹的教育,而是帶著對人生負能量的宣洩。”

而正方傅首爾則認為:“真實的自卑好過虛假的自信,石頭裡長得出頑強的草,但是肥皂泡裡開不出自信的花。”

但其實,說父母能給孩子虛構一個肥皂泡般夢幻的童年,未免過於理想化。實際上,我們很難在孩子面前隱瞞家境不富裕的事實。

01

在《童年的消逝》中,尼爾·波茲曼寫到:

過去兒童跟成年人的世界是隔絕的,而在影像時代,成年人的所有資訊都在向兒童傳來,夢想一個不被打擾的童年是一個幻覺。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他童年時印象最深刻的事。

我從小被放到奶奶家長大,一直到7歲要上學了,才被接到父母身邊。也許是為了補償我,他們對我特別好,但是我從來不敢主動向他們要什麼。

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家裡不富裕。

我爸當時在外面擺小攤賣東西,每天傍晚他拉著車回來,我都會飛奔出去看他的臉色,如果他臉上帶笑,那麼今天賺的錢就多,如果他黑著一張臉,肯定就是今天生意不好。

晚上,有時候我爸媽會關著門在臥室裡小聲說話,我經常會把耳朵貼在門上偷聽,因為我擔心家裡沒錢了,養不起我了。

黃執中說:

中國的家庭關係最擰巴的一點是,當面拒絕溝通,背後默默奉獻。並且把一方被矇在鼓裡的情況當作感動。

在我朋友的童年裡,他永遠為家庭的經濟情況懸著一顆心。關於“我們家很窮,可能承擔不起這樣的支出”的猜測,就像拴在他心中的一根繩子,永遠不曾放鬆。

在任何一段屬於孩子的單純的快樂裡,這根繩都可能會一揪,讓他感受到一種生存的憂患。

他跟任何一個孩子一樣,會喜歡上一個玩具,一本書,或者期待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擁有一次旅遊,但這些期待,他永遠無法對父母說出口。

我們之前寫過個一篇文章,一個7歲的女孩偷偷拿了商場的扭蛋玩具,在詢問她偷拿原因的時候,小女孩說,因為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

這個女孩其實跟我的朋友一樣,只不過他們一個選擇了剋制慾望,一個選擇了用另一種不太好的方式來滿足慾望。

但從他們的家庭條件來說,真的不能給孩子買幾個扭蛋,買幾本書幾塊糖嗎?並非如此。

但孩子對家庭的經濟底線一無所知,這種“未知”讓他們時時感到恐懼,在每一個需要用金錢滿足慾望的時候,都變得拘謹。

“沒關係。”

“不會啊。”

“真的,我不想要。”

在拿到人生第一筆工資之前,朋友說得最多就是這幾句。

他的父母也經常會遺憾地提到,孩子太懂事了,總感覺跟他們不親。

但他父母最希望給他的,明明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他這麼多年盡力在做的,則是讓父母輕鬆一些。

這是他們對彼此的體貼,但雙方誰也未曾說出口,所以,他們的願望,誰也沒能實現。

02

然而,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咱家窮,為了供你上學,爸媽起早貪黑,連件衣服都不捨得買。”

“咱家窮,你可不能跟別人比吃比穿。”

“你花了家裡這麼多錢,還考這麼點分,對得起我嗎?”

這樣說的父母,對不起,其實你們是在有意無意地將“不富裕”作為一種控制孩子的手段。

父母的本意也許是讓孩子對錯誤的行為產生愧疚感,從而珍惜父母的付出,更好地實現父母的期待,但實際上,這樣的話說多了,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壓力。

就像《奇葩說》裡席瑞所說的那樣,“

一來二去,親情裡沒了親密,留下的都是計算的壓力。

網路上曾有一個問題:

為何“窮人家”孩子一眼就能認出?

有人總結了“窮人家”孩子的三個典型特徵:

1。內心自卑,表面要強;

2。生活的過度節約,心胸易變得狹窄;

3。眼光低、格局小,很難抓住機會。

這個描述其實並不太準確。貧窮本身並不是導致孩子自卑封閉的原因,真正限制了孩子眼界的,其實是來自貧窮的壓力。

《奇葩說》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我們應該怎麼看

由於童年期對錢的匱乏感,孩子內心缺少安全感,會變得焦慮、恐慌,甚至為了滿足內心的慾望走上歧路。

《人民的名義》裡趙德漢貪汙兩億人民幣的原因竟是: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實在是窮怕了。

《奇葩說》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我們應該怎麼看

03

歸根結底,“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並不是難題,真正的難題是:

“如何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需求和個性,我們需要在他們真正認為需要幫助的地方提供幫助,而不是僅僅侷限於“物質”或者“精神”單一的一個方面。

只有“窮”或“富”這兩個維度,遠遠不足以涵蓋人生寬廣的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上了初中以後,忽然注重打扮了,開始請求父母給他買名牌衣服,名牌鞋子。

一些父母以為這是孩子變“物質”了,開始學會攀比了,而另一些父母則開始沮喪,覺得自己沒能夠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

其實我們不妨深入去想一想,孩子想要名牌的背後,真正的需求的什麼呢?

是不是他希望自己變得更酷,更有個性一點?是不是他想融入某個群體,這個群體裡有些人穿這個牌子的衣服鞋子?是不是他希望能跟同齡人有更多的話題,更多的共同點?

你看,這個時候,他購買名牌的背後,其實是社交需求。你需要告訴他的不是“我們家窮,跟別人比不起”,這對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他怎麼會不自卑呢?

你需要告訴他,吸引別人的注意,讓自己變得有魅力的方法,並非只有穿著打扮,如果你有突出的特長,博學的知識,風趣的談吐……大家同樣會非常喜歡你。

同樣,如果孩子要求一次昂貴的旅行,是不是他們只是希望能有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的機會呢?

如果孩子想要一個貴重的禮物,是不是他覺得你忽視了他很久,希望能夠確認你對他的愛呢?

對於父母,我們反而需要反思:

為什麼在孩子觸及家庭狀況的時候,我們會如此敏感呢?

究竟是孩子在攀比,還是大人在攀比呢?

也許這其實是成年人的一個誤區:

我們把經濟上的收入來源,當做了家庭、孩子的唯一滋養方式。

當我們想明白這個問題,關於“如何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簡單了。

我們只需要坦誠地告訴孩子真實的家庭狀況,然後告訴他:

孩子,雖然我們給予不了你所要的一切,但在能力範圍內,我們希望能給到你最好的。

如果有一些要求,以我們目前的經濟實力確實無法達到,那麼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看是不是有其他的方式能實現你的要求?

父母足夠坦誠,孩子才能足夠坦然。